為什麼東方人要「坐月子」,西方人卻不用?
photos放大顯示
來源:Flying Pterodactyl@flickr,CC BY-NC-SA 2.0中醫和西醫最大的不同,即前者非常強調處方時必須兼顧個人體質,以調整治療的方向和藥量比例,尋求徹底根治。因此,即使完全一樣的疾病,不同患者的用藥也不盡相同。為什麼「體質」這麼重要呢?中醫認為「症狀」只是疾病的警訊,「體質」才是疾病的源頭,體質若不調整,治病只能治標而已。治療時考量體質是中醫最大的特點,例如陰虛體質者的頭痛,治法絕對不同於氣虛體質者。
「體質」是飲食、生活習慣、遺傳、居住地、人種,甚至是文化差異所共同形成的一種身體傾向。一樣的疾病和症狀,A適合的治療或處理方式,B卻不一定能適用。舉例來說,西方女性很少在生產後坐月子,也沒有進補的習慣,但是東方婦女則講究坐月子,認為這段期間要每天進補才能養好身體。
這是因為歐美國家物資充沛、營養充足,生活步調輕鬆,所以不須進補;然而東方女性自古以來大多營養不良,又有層層壓力,體質容易弱化,生產後氣血更是大虛,當然必須坐月子進補。這就是飲食和生活環境的不同,所產生的體質差異。
當身體出現小毛病時,就是生病的警訊
我看病的經驗中,發現很多人搞不清楚什麼是體質?什麼算疾病?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先形成體質,後形成疾病」。真正健康的人,身體會呈現陰陽平衡且氣血運行順暢的狀態,並不會特別屬於哪一種體質,整體來說四平八穩。但是,人難免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有所偏頗或錯誤,身體為了因應這些偏差會啟動弭平機制,這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改變。
剛開始時身體調適能力還很強,並不會有任何不舒服,但是長期下來,身體會不堪負荷。體質形成時,人已經處在亞健康(也就是介於健康與疾病間)的狀態,此時容易有不適感,雖不至於影響生活,但若不及時調整,時間一長,就會發展成疾病。
不同體質者出現的狀況會不太一樣,這時候,如果不能解讀這些小警訊或忽略,最後就會慢慢發展成真正的疾病。這也是為什麼中醫能「從體質預測疾病」的原因,即預先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展與發生。就算疾病已經形成,在了解體質之後,我們也能夠輕易掌握矯正和治療方向,只要不嫌太晚,都能克服疾病。
photos放大顯示
來源:Flying Pterodactyl@flickr,CC BY-NC-SA 2.0中醫和西醫最大的不同,即前者非常強調處方時必須兼顧個人體質,以調整治療的方向和藥量比例,尋求徹底根治。因此,即使完全一樣的疾病,不同患者的用藥也不盡相同。為什麼「體質」這麼重要呢?中醫認為「症狀」只是疾病的警訊,「體質」才是疾病的源頭,體質若不調整,治病只能治標而已。治療時考量體質是中醫最大的特點,例如陰虛體質者的頭痛,治法絕對不同於氣虛體質者。
「體質」是飲食、生活習慣、遺傳、居住地、人種,甚至是文化差異所共同形成的一種身體傾向。一樣的疾病和症狀,A適合的治療或處理方式,B卻不一定能適用。舉例來說,西方女性很少在生產後坐月子,也沒有進補的習慣,但是東方婦女則講究坐月子,認為這段期間要每天進補才能養好身體。
這是因為歐美國家物資充沛、營養充足,生活步調輕鬆,所以不須進補;然而東方女性自古以來大多營養不良,又有層層壓力,體質容易弱化,生產後氣血更是大虛,當然必須坐月子進補。這就是飲食和生活環境的不同,所產生的體質差異。
當身體出現小毛病時,就是生病的警訊
我看病的經驗中,發現很多人搞不清楚什麼是體質?什麼算疾病?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先形成體質,後形成疾病」。真正健康的人,身體會呈現陰陽平衡且氣血運行順暢的狀態,並不會特別屬於哪一種體質,整體來說四平八穩。但是,人難免在飲食和生活習慣上有所偏頗或錯誤,身體為了因應這些偏差會啟動弭平機制,這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改變。
剛開始時身體調適能力還很強,並不會有任何不舒服,但是長期下來,身體會不堪負荷。體質形成時,人已經處在亞健康(也就是介於健康與疾病間)的狀態,此時容易有不適感,雖不至於影響生活,但若不及時調整,時間一長,就會發展成疾病。
不同體質者出現的狀況會不太一樣,這時候,如果不能解讀這些小警訊或忽略,最後就會慢慢發展成真正的疾病。這也是為什麼中醫能「從體質預測疾病」的原因,即預先採取措施,防止疾病的發展與發生。就算疾病已經形成,在了解體質之後,我們也能夠輕易掌握矯正和治療方向,只要不嫌太晚,都能克服疾病。
網路上因為凱特王妃出院又意外引起筆戰台灣某位網友(公的)因為老婆想要去月子中心嫌女人做月子是公主病外國女人都不用做台灣人為什麼要?
西方人眼中的獨特東方文化:坐月子當然,我坐月子的時候也是遇到兩難的事…… 坐月子是東方人延續幾千年的文化,自古以來,我們的老祖先以高 ...
中醫和西醫最大的不同,即前者非常強調處方時必須兼顧個人體質,以調整治療的方向和藥量比例,尋求徹底根治。因此,即使完全一樣的疾病,不同 ...
2016年7月15日 — 不過東西方人因生活習慣,體質不同,對於坐月子的看法不一,西方人重視戶外活動,從小養成習慣,多以肉食為主,喜冷飲,大多偏陽盛;而東方人飲食以 ...
2013年11月14日 — 一樣的疾病和症狀,A適合的治療或處理方式,B卻不一定能適用。舉例來說,西方女性很少在生產後坐月子,也沒有進補的習慣,但是東方婦女則講究坐月子, ...
2022年2月23日 — 每次一提到產後到底該不該坐月子,就會引發正反論戰,東方人傳統坐月子有諸多禁忌,有些人認為在月子中心能得到更好的休息,有些則以「外國人都不坐月 ...
2021年10月13日 — 許多人認為西方人都不用坐月子,其實這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她們產後同樣需要調理身體及充分休息。只是每個國家重視的點不一樣,東方人比較注重食補,一些 ...
2021年6月10日 — ... 但中西方文化差異大,產後東方女性著重於坐月子,趁機好好調養身體, ... 抑或是該學習西方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即便剛生完也能夠行動自如呢?
西方女生總體來説,她們的結構跟我們還是不太一樣的,骨盆比較寬大,所以生孩子相對來説順產可能會比較容易一些,另外西方女性在懷孕期間,對於體重管理和孕期運動的 ...
2020年11月24日 — 坐月子是中國傳統習俗,由於在生產過程中,媽媽會耗盡大量的體力與失血,傳統觀念裡必須要倚靠坐月子這段黃金期,來恢復元氣;相對的,國外卻較少 ...
2015年8月3日 — 其實,東方人與西方人生活習慣不同、飲食、社會環境,甚至是體質也不一樣,所以傳統中國社會流傳下來的坐月子不一定適用於西方人。就連中醫的典籍《黃帝 ...
2021年10月7日 — 許多人認為西方人都不用坐月子,其實這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她們產後同樣需要調理身體及充分休息。只是每個國家重視的點不一樣,東方人比較注重食補,一些 ...
2023年7月26日 — ... 東方人寬大,所以生產上也會順利很多,再加上西方人對於孕婦管理上是採取鼓勵運動,有別於東方人的觀念是孕期期間盡量就是安胎休養,可以適當地走動但 ...
2015年8月3日 — 西方人不坐月子,看起來也是好好的?其實,東方人與西方人生活習慣不同、飲食、社會環境,甚至是體質也不一樣,所以傳統中國社會流傳下來的坐月子不一定 ...
2021年10月7日 — 許多人認為西方人都不用坐月子,其實這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她們產後同樣需要調理身體及充分休息。只是每個國家重視的點不一樣,東方人比較注重食補 ...
2016年7月15日 — 不過東西方人因生活習慣,體質不同,對於坐月子的看法不一,西方人重視戶外活動,從小養成習慣,多以肉食為主,喜冷飲,大多偏陽盛;而東方人飲食以 ...
德國男人喜歡類型落地國籍月子中心價格台中為什麼要坐月子福原愛月子中心一定要做月子嗎日本月子餐美國嬰兒用品2018坐月子可以吃什麼青菜月子沒做好頭痛怎麼辦
坐月子餵母奶嘴破可以吃B群嗎?寶寶太嗨不睡覺?營養師揭時機是重點"
產婦坐月子,除了自身的修養護理之外,如果還要哺餵母奶,睡眠和作息必須配合寶寶,休息和睡眠的時間不穩定,太累容易「火氣...
港大醫學院發現本港後天血友病患者人數高西方人兩倍-信報
疾病患者的存活率。研究團隊根據2012年至2021年間本港公立醫院的數據,分析165名確診為後天血友病患者的醫療紀錄,全面分析...
婆媳問題難解!婚後該住婆家?婆婆幫帶孩子要給保母費?「這件事」千萬別指望老公
大家常說「婆媳問題」是千古難解的習題,現在很多報章雜誌會教如何做一個乖媳婦,或者怎麼樣跟婆婆來過招,但是現在當婆婆也...
女離婚後懷孕「父不詳」回娘家坐月子捲款潛逃!家人輪流請假育嬰
更多適合您的內容;嬰幼兒視力發展,如何提供良好的視覺發育環境.媽媽寶寶.13;彰化首座青年住宅座落員林預計114年底完工·CNA....
坐月子禁忌多,不能洗頭、喝水、閱讀?4篇好文帶一次破解迷思-華人健康網
4篇好文帶一次破解迷思.By華人健康網編輯部/台北報導2024年3月15日14:00.關鍵字:肥胖坐月子腰痠背痛喝水產後瘦身洗頭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