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名醫,才發現我不是神...」第一名心臟外科醫師的生死告白:要救,就要救到底
photos放大顯示
攝影:張家毓「只有忘了是活生生的人,外科醫生才能下刀為人動手術。總想著對方是個『人』的話,是無法下刀的。」這是日劇《醫龍》中,心臟外科醫師朝田龍太郎所說的一段經典台詞。
「你看過殺人現場嗎?胸脯是打開的、心臟砰砰砰砰、鮮血直接噴......心臟就要砰出去了,血10秒鐘馬上淹起來!」這個場景,不僅僅發生在電視劇,而是活生生地在急診室裡不斷上演。面對這樣危急的景況,只見一雙鎮定的手按壓著病患心臟、清晰指揮著醫護人員處理急救流程,他不敢多想,只盼望幸運之神能眷顧眼前這位病人。
「高明的醫術、無私的奉獻,非常感謝陳醫師,吾兒又能健康存活這世間,家庭重燃幸福……心中有千萬般的謝謝,還是謝謝!」一名網友這麼說道。
他是陳益祥,現任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曾擔任英國劍橋帕普沃斯醫院移植研究員、美國密西根大學小兒心臟外科研究員,並在《良醫健康網》近4萬筆網友票選中,獲得「心臟外科」第一名好醫師的評價。
但陳益祥更為外人所知的,是十多年前和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聯手,讓救命體外維生系統「葉克膜」在台灣被廣泛運用,成功救活多條人命。他也是國內第一位使用葉克膜無心跳器捐手術者,當年台大使用葉克膜保護捐贈者器官,更是全球首例。
在現今醫療糾紛猖狂的台灣,身為「五大皆空」之一的心臟外科醫師、又是台大外科主任權威,陳益祥如何面對接踵而至的挑戰?
50歲心臟破裂男子,竟奇蹟被救活 除了醫術,背後功臣是「它」!
問起從醫23年印象最深刻的診間案例,陳益祥回憶,是15年前原以為救不活、病患卻意外重生的一場手術......
陳益祥描述,那年他還是年輕主治醫師,幫一名要換心臟瓣膜的50多歲男性開刀,那位男病患在加護病房時,心臟卻突然破裂,「心臟破了當然會馬上死,我就趕快用手壓著......等(資深)主治醫師到了後,團隊馬上衝進去裝葉克膜,破了要馬上補啊!」於是整個外科團隊開始進行急救SOP流程。
當時壓著男病患心臟的陳益祥,認為可能沒救了,「你看過殺人現場嗎?胸脯是打開的、心臟砰砰砰砰、鮮血直接噴......心臟就要砰出去了,血10秒鐘馬上淹起來!」他形容當時緊急的場景,「因為心臟在心包膜裡,裡面大概能存5、600到1,000c.c.(血液)的空間,他的血馬上從100多c.c.掉到變2、30c.c.!」
「依照過去的案例,基本上都補不起來......沒想到勉勉強強(心臟)還是補起來了!」「照顧3個月後,病患竟然也存活下來,還意識清楚地出院,在當年以前都沒有人活過來,這種救回來的案例,大概100個中只有一個能存活吧!」問起為什麼這名病患能順利存活下來?陳益祥笑笑說應該是幸運之神的眷顧。
但真的只是「幸運」這麼簡單嗎?其實背後功臣「葉克膜」功不可沒。
早在2000年,陳益祥便與當時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及研究團隊,發展出以「葉克膜」來協助器官移植進行的技術,其成果也成功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上。
photos放大顯示
攝影:張家毓一開始沒人看好...卻讓11個月嬰兒多活4個月 他用「葉克膜」改變生死界定
「我跟老柯非常熟啦,算是當年的戰友。」陳益祥描述,一開始葉克膜機器進到台大時,因為大家都不知道怎麼用,所以被閒置許久,「後來有一次要急救,大家想說好吧試試看,但院內許多人都不看好,因為第一個病人其實是失敗的。」他提到,葉克膜最初是用在肝臟移植,第一名使用的病患當時已被急救2個多小時,存活機率本來就不高,「但(葉克膜)既然來了,我們想說就用看看、幫病人裝上去...什麼東西都要跨出第一步!」
陳益祥與柯文哲團隊抱著不放棄的決心,希望透過新的嘗試改變生死界定,讓台灣醫療往下一個里程邁進。「慢慢做到一定程度後,也救活一些人了。第二年開始裝10個(葉克膜)、活1個(人).....等開始裝20個、活5個的時候,雖然15個死掉,可是對那5個病人結果就不一樣了!」雖然當時陳益祥團隊,也被外界抨擊沒有足夠數據就嘗試過多案例,甚至被批為「濫用」,「可是我們濫用是為了要救人!」
「老實講,雖然亞洲第一個引進葉克膜的是台大,但當年做葉克膜急救時,根本沒有證據。到2008年paper出來,人家才知道這是可以做的、其他醫院也開始進來做。台大很早就參加全世界登錄系統、進入這個領域,一個小小台灣、小小台大醫院做到這樣。」陳益祥驕傲地分享當年全亞洲首先引進葉克膜的創舉。
而目前葉克膜在台大的存活率,心臟大約是20~30%左右,肺臟則是50%;延長最久的是一名11個月大的嬰兒,延續了4個月生命。
photos放大顯示
攝影:張家毓「只有忘了是活生生的人,外科醫生才能下刀為人動手術。總想著對方是個『人』的話,是無法下刀的。」這是日劇《醫龍》中,心臟外科醫師朝田龍太郎所說的一段經典台詞。
「你看過殺人現場嗎?胸脯是打開的、心臟砰砰砰砰、鮮血直接噴......心臟就要砰出去了,血10秒鐘馬上淹起來!」這個場景,不僅僅發生在電視劇,而是活生生地在急診室裡不斷上演。面對這樣危急的景況,只見一雙鎮定的手按壓著病患心臟、清晰指揮著醫護人員處理急救流程,他不敢多想,只盼望幸運之神能眷顧眼前這位病人。
「高明的醫術、無私的奉獻,非常感謝陳醫師,吾兒又能健康存活這世間,家庭重燃幸福……心中有千萬般的謝謝,還是謝謝!」一名網友這麼說道。
他是陳益祥,現任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曾擔任英國劍橋帕普沃斯醫院移植研究員、美國密西根大學小兒心臟外科研究員,並在《良醫健康網》近4萬筆網友票選中,獲得「心臟外科」第一名好醫師的評價。
但陳益祥更為外人所知的,是十多年前和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聯手,讓救命體外維生系統「葉克膜」在台灣被廣泛運用,成功救活多條人命。他也是國內第一位使用葉克膜無心跳器捐手術者,當年台大使用葉克膜保護捐贈者器官,更是全球首例。
在現今醫療糾紛猖狂的台灣,身為「五大皆空」之一的心臟外科醫師、又是台大外科主任權威,陳益祥如何面對接踵而至的挑戰?
50歲心臟破裂男子,竟奇蹟被救活 除了醫術,背後功臣是「它」!
問起從醫23年印象最深刻的診間案例,陳益祥回憶,是15年前原以為救不活、病患卻意外重生的一場手術......
陳益祥描述,那年他還是年輕主治醫師,幫一名要換心臟瓣膜的50多歲男性開刀,那位男病患在加護病房時,心臟卻突然破裂,「心臟破了當然會馬上死,我就趕快用手壓著......等(資深)主治醫師到了後,團隊馬上衝進去裝葉克膜,破了要馬上補啊!」於是整個外科團隊開始進行急救SOP流程。
當時壓著男病患心臟的陳益祥,認為可能沒救了,「你看過殺人現場嗎?胸脯是打開的、心臟砰砰砰砰、鮮血直接噴......心臟就要砰出去了,血10秒鐘馬上淹起來!」他形容當時緊急的場景,「因為心臟在心包膜裡,裡面大概能存5、600到1,000c.c.(血液)的空間,他的血馬上從100多c.c.掉到變2、30c.c.!」
「依照過去的案例,基本上都補不起來......沒想到勉勉強強(心臟)還是補起來了!」「照顧3個月後,病患竟然也存活下來,還意識清楚地出院,在當年以前都沒有人活過來,這種救回來的案例,大概100個中只有一個能存活吧!」問起為什麼這名病患能順利存活下來?陳益祥笑笑說應該是幸運之神的眷顧。
但真的只是「幸運」這麼簡單嗎?其實背後功臣「葉克膜」功不可沒。
早在2000年,陳益祥便與當時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及研究團隊,發展出以「葉克膜」來協助器官移植進行的技術,其成果也成功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上。
photos放大顯示
攝影:張家毓一開始沒人看好...卻讓11個月嬰兒多活4個月 他用「葉克膜」改變生死界定
「我跟老柯非常熟啦,算是當年的戰友。」陳益祥描述,一開始葉克膜機器進到台大時,因為大家都不知道怎麼用,所以被閒置許久,「後來有一次要急救,大家想說好吧試試看,但院內許多人都不看好,因為第一個病人其實是失敗的。」他提到,葉克膜最初是用在肝臟移植,第一名使用的病患當時已被急救2個多小時,存活機率本來就不高,「但(葉克膜)既然來了,我們想說就用看看、幫病人裝上去...什麼東西都要跨出第一步!」
陳益祥與柯文哲團隊抱著不放棄的決心,希望透過新的嘗試改變生死界定,讓台灣醫療往下一個里程邁進。「慢慢做到一定程度後,也救活一些人了。第二年開始裝10個(葉克膜)、活1個(人).....等開始裝20個、活5個的時候,雖然15個死掉,可是對那5個病人結果就不一樣了!」雖然當時陳益祥團隊,也被外界抨擊沒有足夠數據就嘗試過多案例,甚至被批為「濫用」,「可是我們濫用是為了要救人!」
「老實講,雖然亞洲第一個引進葉克膜的是台大,但當年做葉克膜急救時,根本沒有證據。到2008年paper出來,人家才知道這是可以做的、其他醫院也開始進來做。台大很早就參加全世界登錄系統、進入這個領域,一個小小台灣、小小台大醫院做到這樣。」陳益祥驕傲地分享當年全亞洲首先引進葉克膜的創舉。
而目前葉克膜在台大的存活率,心臟大約是20~30%左右,肺臟則是50%;延長最久的是一名11個月大的嬰兒,延續了4個月生命。
photos放大顯示
攝影:張家毓「只有忘了是活生生的人,外科醫生才能下刀為人動手術。總想著對方是個『人』的話,是無法下刀的。」這是日劇《醫龍》中,心臟外科醫師朝田龍太郎所說的一段經典台詞。
「你看過殺人現場嗎?胸脯是打開的、心臟砰砰砰砰、鮮血直接噴......心臟就要砰出去了,血10秒鐘馬上淹起來!」這個場景,不僅僅發生在電視劇,而是活生生地在急診室裡不斷上演。面對這樣危急的景況,只見一雙鎮定的手按壓著病患心臟、清晰指揮著醫護人員處理急救流程,他不敢多想,只盼望幸運之神能眷顧眼前這位病人。
「高明的醫術、無私的奉獻,非常感謝陳醫師,吾兒又能健康存活這世間,家庭重燃幸福……心中有千萬般的謝謝,還是謝謝!」一名網友這麼說道。
他是陳益祥,現任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曾擔任英國劍橋帕普沃斯醫院移植研究員、美國密西根大學小兒心臟外科研究員,並在《良醫健康網》近4萬筆網友票選中,獲得「心臟外科」第一名好醫師的評價。
但陳益祥更為外人所知的,是十多年前和現任台北市長柯文哲聯手,讓救命體外維生系統「葉克膜」在台灣被廣泛運用,成功救活多條人命。他也是國內第一位使用葉克膜無心跳器捐手術者,當年台大使用葉克膜保護捐贈者器官,更是全球首例。
在現今醫療糾紛猖狂的台灣,身為「五大皆空」之一的心臟外科醫師、又是台大外科主任權威,陳益祥如何面對接踵而至的挑戰?
50歲心臟破裂男子,竟奇蹟被救活 除了醫術,背後功臣是「它」!
問起從醫23年印象最深刻的診間案例,陳益祥回憶,是15年前原以為救不活、病患卻意外重生的一場手術......
陳益祥描述,那年他還是年輕主治醫師,幫一名要換心臟瓣膜的50多歲男性開刀,那位男病患在加護病房時,心臟卻突然破裂,「心臟破了當然會馬上死,我就趕快用手壓著......等(資深)主治醫師到了後,團隊馬上衝進去裝葉克膜,破了要馬上補啊!」於是整個外科團隊開始進行急救SOP流程。
當時壓著男病患心臟的陳益祥,認為可能沒救了,「你看過殺人現場嗎?胸脯是打開的、心臟砰砰砰砰、鮮血直接噴......心臟就要砰出去了,血10秒鐘馬上淹起來!」他形容當時緊急的場景,「因為心臟在心包膜裡,裡面大概能存5、600到1,000c.c.(血液)的空間,他的血馬上從100多c.c.掉到變2、30c.c.!」
「依照過去的案例,基本上都補不起來......沒想到勉勉強強(心臟)還是補起來了!」「照顧3個月後,病患竟然也存活下來,還意識清楚地出院,在當年以前都沒有人活過來,這種救回來的案例,大概100個中只有一個能存活吧!」問起為什麼這名病患能順利存活下來?陳益祥笑笑說應該是幸運之神的眷顧。
但真的只是「幸運」這麼簡單嗎?其實背後功臣「葉克膜」功不可沒。
早在2000年,陳益祥便與當時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及研究團隊,發展出以「葉克膜」來協助器官移植進行的技術,其成果也成功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上。
photos放大顯示
攝影:張家毓一開始沒人看好...卻讓11個月嬰兒多活4個月 他用「葉克膜」改變生死界定
「我跟老柯非常熟啦,算是當年的戰友。」陳益祥描述,一開始葉克膜機器進到台大時,因為大家都不知道怎麼用,所以被閒置許久,「後來有一次要急救,大家想說好吧試試看,但院內許多人都不看好,因為第一個病人其實是失敗的。」他提到,葉克膜最初是用在肝臟移植,第一名使用的病患當時已被急救2個多小時,存活機率本來就不高,「但(葉克膜)既然來了,我們想說就用看看、幫病人裝上去...什麼東西都要跨出第一步!」
陳益祥與柯文哲團隊抱著不放棄的決心,希望透過新的嘗試改變生死界定,讓台灣醫療往下一個里程邁進。「慢慢做到一定程度後,也救活一些人了。第二年開始裝10個(葉克膜)、活1個(人).....等開始裝20個、活5個的時候,雖然15個死掉,可是對那5個病人結果就不一樣了!」雖然當時陳益祥團隊,也被外界抨擊沒有足夠數據就嘗試過多案例,甚至被批為「濫用」,「可是我們濫用是為了要救人!」
「老實講,雖然亞洲第一個引進葉克膜的是台大,但當年做葉克膜急救時,根本沒有證據。到2008年paper出來,人家才知道這是可以做的、其他醫院也開始進來做。台大很早就參加全世界登錄系統、進入這個領域,一個小小台灣、小小台大醫院做到這樣。」陳益祥驕傲地分享當年全亞洲首先引進葉克膜的創舉。
而目前葉克膜在台大的存活率,心臟大約是20~30%左右,肺臟則是50%;延長最久的是一名11個月大的嬰兒,延續了4個月生命。
陳益祥,台大醫院心臟外科主任,他在《良醫健康網》近4萬筆網友票選中,獲得「心臟外科」第一名好醫師的評價,更是國內第一位使用葉克膜無心跳器 ...
只有忘了是活生生的人,外科醫生才能下刀為人動手術。總想著對方是個『人』的話,是無法下刀的。」這是日劇《醫龍》中,心臟外科醫師朝田龍太郎所 ...
心臟血管外科推薦醫師,商周推薦百大良醫. ... 關鍵字:. 包含心臟血管外科搜尋結果,共13筆符合條件. 排序 ... 邱肇基(財團法人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學歷:; 美國紐約大學心臟微創中心研究; 臺灣大學生醫電子及資訊研究所博士班; 臺灣大學醫學系; 經歷:; 雙和醫院心臟外科主任胡珀元; 臺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 ...
1994年9月,魏崢醫師領軍的心臟團隊進駐振興醫院,担任外科部的部主任。 ... 魏崢教授換心的病例至今已超400多個,這樣一個享譽國際的名醫,從早晨到凌晨,在 ...
行醫40多年,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縫縫補補無數心臟,手術 ... 每天6-7點起床至凌晨2-3點才闔眼,身為心臟外科醫師的魏崢即使68歲仍在 ...
台大心臟外科推薦台北榮總心臟外科權威小兒心臟外科榮總心臟外科醫師推薦陳益祥柯文哲心臟外科醫師推薦心臟血管外科推薦台北心臟科診所推薦台大心臟內科推薦2016亞東心臟內科推薦 陳怡youtuber起底花蓮縣政府 logo去澎湖疫苗要打幾劑
為什麼減肥總是失敗?先搞清楚「體重、體態、體能」的差別!減重×婦科名醫破解減...
photos放大顯示在豔陽高照的夏天,大家都想穿少一點、涼快一點。但衣服的布料一少,也就特別在意身材好看與否,「減肥」因此...
以前不會過敏,一盤海鮮卻害她快窒息...醫師告訴你:遇到蕁麻疹或急性過敏,要怎...
photos放大顯示急性過敏或蕁麻疹常見的原因:病毒感染、藥物過敏、海鮮、堅果、花粉、昆蟲叮咬、黴菌等等……遇過最奇妙的案例...
舌頭動一動,睡覺從此不打呼!耳鼻喉科醫師教你:「睡前10分鐘」4步驟止鼾
photos放大顯示閉上嘴巴經鼻腔呼吸,可改善睡覺打呼五到六成。打鼾是一種很常見的症狀,尤其在老年人更是常見。傳統上很多人...
說到青春痘,網友大力推薦的「A酸」真的這麼厲害嗎?醫師為小資族完整解析贊助
photos放大顯示青春痘好發於青春期,但其實就算已過青春期,不青春也會長青春痘。大家時常遇到的痘痘危機,除了發炎處的脹痛...
發炎、退化...可能因為關節「歪掉了」!醫師教你「滾筒按摩法」幫關節回正
photos放大顯示關節緊緊、卡卡,要按摩上下連結的肌群除了放鬆肌肉、幫助肌肉恢復和緩解疼痛之外,按摩還有一個隱藏版的好處...
除了奪命食道癌,這6種癌症也是「無聲癌」!一次整理醫師群防癌建議
photos放大顯示藝人安迪和裕隆集團執行長嚴凱泰相繼因罹食道癌病逝,醫師表示,食道癌近年比例逐年提高且年輕化,初期幾乎沒...
他70歲,看起來像50歲!腸胃科醫師4招逆齡:不吃炒菜,蔬菜用「蒸」的更保留營養
年輕時,納祖德外表看起來,比同年齡的同學還「臭老」;才剛邁入致事之年(70歲)的他,外表比實際年齡至少年輕10歲。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