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大不出來就是便秘!大腸直腸外科醫師:6個徵兆從便便看出腸道健康
photos放大顯示
除了肚子痛外,最能夠瞭解腸道健不健康的方法就是:觀察你的便便!或許覺得難為情,但無論從便便的形狀、多寡、顏色,甚至排便時間點與時間長短、排便時的感覺等,都是判斷腸道健康的指標!
1.形狀
從含水量少到含水量多,形狀大致上有三種類型,分別代表腸道不同狀態:
糊糊水水狀(可能情形:腹瀉或腸躁症) 長條狀(可能情形:腸道健康) 顆粒狀(可能情形:便祕)
photos放大顯示
2.顏色
photos放大顯示
3.氣味
健康正常的便便帶點微臭味,那是身體代謝胺基酸類食物後的殘餘。如果之前吃了洋蔥、大蒜、韭菜、牛奶與肉類食物,則味道可能會比平常要重,甚至達到惡臭等級。不過如果之前並沒有吃過這些食物,排便或排氣時卻有惡臭或腐敗味時,可能就是腸道生病的警訊。
4.排便耗時
如果有便意而進洗手間排便,從坐下開始排便到完全排空,大約只要2~3分鐘即可。如果太久有可能是便祕,同時,一再試圖「用力」也可能加重肛門附近的壓力,可能造成或惡化痔瘡,或升高血壓,不利高血壓患者。同理,北醫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郭立人也不建議大家在沒有便意的時候進洗手間「培養便意」,可能升高肛門口的壓力。
5.排便時間點
食物進入胃後,身體原本會開始刺激腸道蠕動,進而想要排便,不過由於人們並不見得能隨時排便,郭立人建議,只要是在一個對自己來說是舒適放鬆的環境,且養成固定的排便時間就可以,至於是在幾點鐘就不重要了。
6.排便量
排便量與食量其實並沒有一定關連,而是跟吃下去的食物種類有關。古早時代人們的每日排便量較多,現代社會飲食西化,排便量已經減少。日本外科兼中醫師田中保郎建議,每天排便量約200克較為理想。
200克便便是多少?請勿擔憂自己是否真的要「撈出來稱重」,已經有人先稱過了。大致上,一根香蕉大小接近100克,因此每天排便量以2~3根香蕉大小為宜。
延伸閱讀:2週解決便秘!膳食纖維比牛蒡還多的整腸好食物是...
專欄簡介_早安健康
《早安健康》相信,健康的方式不只是治療疾病,更多的是快樂的心境、好好生活,做得到的健康,才會在每一天產生新力量。我們相信,尊敬大自然、呼應身體的訊息,才能找到正確的療禦方式。世界上最好的治療,都是不花錢的。睡覺、大笑、動一動、曬太陽。健康,無價!《早安健康》的英文Everyday Health,睡眠、刷牙、洗臉、抬頭挺胸收小腹、吃在地當令食物,建立在天天的生活裡,才會是隨手就可做到的健康。
外科部目前選取 · 單位簡介 · 醫師介紹 ... 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當出現下列症狀時,一定要來找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看診: ... 發炎性腸道病變, 大便失禁. 大腸直腸息肉症 ...
聖馬爾定醫院外科部副主任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葉重宏表示,一如其他 ... 雖然造成糞便變細的原因很多,可能是腸道結核、慢性大腸炎等,但大 ...
除了肚子痛外,最能夠瞭解腸道健不健康的方法就是:觀察你的便便!或許覺得難為情,但無論從便便的形狀、多寡、顏色,甚至排便時間點與時間 ...
3分鐘大不出來就是便秘!大腸直腸外科醫師:6個徵兆從便便看出腸道健康___ 早安健康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任陳樞鴻醫師表示,醫學上確實有腸道 ... 而所謂的腸道下垂則多半發生於橫結腸與直腸2區塊,且兩者成因也大不相同 ...
聖馬爾定醫院外科部副主任暨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葉重宏提醒,許多人 ... 這可能是腸道腫瘤引起狹窄、不正常分泌,或是生活習慣的改變、情緒 ...
大腸直腸癌的初期少有症狀,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饒樹文表示,大腸直腸 ... 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腸直腸癌的預後是所有消化道癌症中最好的一種。 ... 自行購買成藥來吃,建議有這些症狀,應找專業醫師進行檢查,來確定病因。 ..... 近日天氣明顯轉涼,早晚溫差大,醫院診間出現許多氣喘、感冒、腸胃道疾病 ...
2020年7月1日 — 一般病人會有大便出血、腹痛、大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等症狀。左右側大腸症狀會有不同的症狀,如右側大腸較容易有腹部腫塊、體重減輕、貧血等症狀, ...
直腸外科. 內容. 1. 肛門症狀:如疼痛、出血、腫脹、搔癢、長異物或突出…等。最常見的問題為痔瘡、肛門廔管、膿瘍及肛裂。 2. 腸道症狀異常:如腹瀉、便秘、大便習慣 ...
2017年8月7日 — 除了肚子痛外,最能夠瞭解腸道健不健康的方法就是:觀察你的便便!或許覺得難為情,但無論從便便的形狀、多寡、顏色,甚至排便時間點與時間長短、排便 ...
2020年7月2日 — 一、排便習慣改變. 排便習慣改變持續超過兩週(例如間歇性便秘或腹瀉,糞便細如鉛筆等 ),應就醫檢查瞭解病因。 · 二、血便、黏液便. 一般痔瘡或腸胃道的 ...
腸道老化便秘要看什麼科別便祕大腸癌大腸癌原因如何讓腸道健康下腸胃道出血英文便秘門診腸道病變腸齡檢測量表腸子發炎多久會好 大愛真健康主持人行人路權大遊行ptt顯示卡是幹嘛的
沒搞清楚這件事,中風機率5年成長13倍!神經科醫師教你揪出中風元凶
photos放大顯示70多歲何先生,除了有高血壓長期用藥控制中,其他狀況都還不錯。一次例行性身體檢查,透過頸動脈超音波發現,...
快速失智檢測》紅色、眼鏡、誠實...這些名詞你可以記多久?神經科醫師教你「2招」...
photos放大顯示失智症的成因有很多,有退化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可逆性失智症和假性失智症(憂鬱)等,必...
吃減肥藥必看!體重管理醫師:停藥的那一天,做這件事逃離「復胖地獄」
photos放大顯示之前提到肥胖是許多致命疾病的禍源,因此,減重減脂便是預防甚至治療這些疾病的最佳方法。但是減重這件事,說...
為什麼70歲還不退休?林靜芸醫師的「不老哲學」:無齡的人,無論多老,都不叫做老
photos放大顯示身為台灣第一位女外科醫師,她堅持的信念是:「做自己擅長的事,隨時挑戰自己,不必是別人眼中的『我』。」編...
40歲後就得面對老花!不適應老花眼鏡怎麼辦?眼科醫師有2個建議
photos放大顯示同樣是看近物吃力、同樣是戴凸透鏡來矯正……,看似相似的老花眼與遠視,究竟該如何判別?是一樣的問題嗎? 事實...
神經內分泌瘤症狀千奇百怪?好發5大部位曝光!4大類食物修復內分泌系統
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死於神經內分泌瘤,到底什麼是神經內分泌瘤?又會有哪些症狀?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瘤很難診斷,症狀也...
臉部5徵兆是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中醫:舌上有瘀斑要警覺恐有心臟病-健康2.0
天氣冷容易刺激心血管疾病發作,怎麼知道心臟健康不健康?《黃帝內經》提到「心其華在面」,意思是說心臟的好壞,全寫在臉上...
深蹲、跑步、爬山會讓膝蓋壞掉?復健科醫師:錯!膝蓋退化更該做這6種運動
重量訓練固然有很多好處,但百利總有一害,運動傷害是最常見也最惱人的副作用。 身體各大關節中,膝蓋是最常出狀況的關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