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前泡澡較好入睡?小孩好動是因為睡太飽?睡眠中心醫師破除10大迷思
photos放大顯示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活力充沛、思路清晰!那麼,有些時候我們會全身緊繃、提不起勁,甚至工作或開會時無法專注、有些焦躁,很想思考卻腦袋罷工,這些是怎麼回事?睡眠品質是我們改善上述狀況的關鍵,也是個人健康與否的鎖鑰。原本該放鬆身心的時刻,有些人卻因障礙困擾,累了不知如何放鬆、倦了不知休息、睡了不知如何成眠、醒了仍舊昏沉,變成煩惱的開端。
一般人常認為,能夠睡著就是睡了好覺,甚至在聽到家人打呼時感到開心,以為他們正在享受香甜美夢。還有,許多上班族喜歡在睡前運動,或是喝酒助眠。其實,這些都是迷思。
由於睡眠伴隨人的一生,它包含多重基本且重要的功能,提升了免疫力、減少生病機率,統合了大腦、強化記憶力與創造力,因此也是切身養生的基礎。我們除了應該注意睡眠本身的質與量之外,還需要講究飲食、運動與規律的作息等等。
讓自己和家人都能健康睡好覺,不要被睡眠債擊垮,需要正確學習這門課題,並且釐清相關的迷思。
●迷思一:能夠睡得著,就是睡得好?
正解:
睡著後的睡眠品質一般人不一定會知道,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出版的國際睡眠障礙分類標準(ICSD),將睡眠障礙分成83種,只有一種睡不著是自己知道的,其他82種都是睡著之後才會發生,因此睡得著不表示睡得好,睡著之後,還有80餘種疾病有可能發生,我們要確認沒有睡眠相關疾病才是真的睡得好。
●迷思二:人為什麼會打呼,打呼就是睡得香?
正解:
打呼,是上呼吸道空間不夠的表現,持續下去可能會導致呼吸的阻力提高,造成上呼吸道阻力症候群,造成呼吸障礙,更進一步容易導致通氣量不足,也就是所謂阻塞性睡眠通氣量不足,嚴重者會導致睡眠時長期的缺氧,而影響到白天的精神狀況及後續的慢性病產生,例如:高血壓、心臟病,最嚴重的是中風,所以,打呼如同咳嗽一般須經檢查,沒有檢查就不確定是什麼狀態,也難以了解對身體的影響有多少。
●迷思三:每晚一定要睡滿八小時才正常?
正解:
根據研究,每個人一天的睡眠需求量是不一樣的,影響每個人基本睡眠需求量是由基因以及環境交互作用所共同呈現的。睡眠時間長短會以常態曲線分佈來呈現,就像身高也是一樣,是基因表現所產生的結果,常態曲線的分佈,亞洲人身高較高的約180、190公分,矮的很少矮於150公分,睡眠時間也有類似的狀況。
●迷思四:失眠者是幾乎整晚都沒有睡?
正解:
其實大部分的失眠者都認為自己整個晚上都沒睡,但是經過睡眠檢測發現,就算是嚴重的失眠者,每個晚上仍舊可以睡好幾個小時,只是一般人在熟睡的情況下,無法體驗時間的消逝,因此,對於自己睡了多久,判斷並不準確。
●迷思五:失眠者簡單來說都是「睡不著」?
正解:
根據國際睡眠障礙分類標準(ICSD),失眠可分成11種不同的亞型,因此雖然都有共通的症狀失眠,但其致病機轉不盡相同,臨床表現與治療的方式也就不同。
●迷思六:睡前運動、泡澡較好入睡?
正解:
睡前運動、泡熱水澡會讓身體的核心體溫上升,以及血液循環與代謝變快,這三種狀況會讓人的生理時鐘運行往後延遲,不利於睡眠的進行,一般要等到運動過後幾個小時,身體的代謝恢復到正常、核心體溫下降,才有利於入眠。
●迷思七:喝酒可以助眠?
正解:
喝酒會讓人感到放鬆,對某些人來講比較容易入睡,但是全身肌肉放鬆的同時也會讓上呼吸道的肌肉更放鬆,因此睡眠中的打呼會更大聲,使得原本沒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可能因此導致睡眠呼吸中止,而原本已經有此症狀的患者,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
另外,酒精的代謝物乙醛不利於睡眠的維持,因此,即便是剛喝完酒的人會想要睡覺,但是,睡到半夜會因為乙醛發生作用,導致睡眠的結構不穩定,而影響睡眠狀態。
●迷思八:平日睡不夠,假日補眠就好?
正解:
平日睡不夠會形成睡眠債,假日補眠到底是否足以還債,這是一個問題,但確定的是,假日補眠會比較晚起,反而會讓生理時鐘的規律性打亂,長此以往,其實對睡眠生理時鐘的維持是不好的。我們要改善睡眠,還不如早起,睡眠作息越規律越好 。
●迷思九:小孩好動,是睡太飽、活力充沛?
正解:
睡眠品質不好的小孩,白天表現的方式和大人不同,因為疲憊所以會以好動來支撐體力,白天比較難靜下來,甚至會以過動來表現,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就常被認定是過動兒。
臨床上有兩成的過動兒確認是因為睡眠障礙所導致的症狀,因此小孩好動,應該要先排除是否有睡眠障礙。
●迷思十: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吃藥一輩子也不會好?
正解:
高血壓吃藥一輩子不會好嗎?我們可能要先了解是否因睡眠障礙引起高血壓、心臟病。
根據過去20年來的科學研究,以及世界知名醫學期刊如: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刺胳針》(The Lancet)等等,均有非常多的研究指出,因為交感神經長期的亢奮,會引起高血壓、心臟病,甚至中風。這些實證醫學的研究基礎非常扎實,研究設計嚴謹,很難被推翻。
如果高血壓的患者,沒有先確認是否因睡眠呼吸中止而導致的長期缺氧、血壓上升,只有用降壓藥治療,如此只治標不治本,是無法根治的。而臨床證據顯示,治癒睡眠呼吸中止相關疾病之後,血壓不藥而癒的例子也非常多。
書籍簡介
自己的睡眠自己救:運用醫療新科技,擺脫睡眠困擾
作者:江秉穎,陳旻苹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8/08/28
作者簡介
江秉穎
2013年起在台北榮總擔任副執行長,共同建構世界一流的睡眠醫學中心;2016年起擔任康寧醫院副院長,組織該院「睡眠醫學與養生中心」,引進先端睡眠診療方法與儀器,達到多元專業又有效率的治療方法。
經歷:
台北榮總睡眠醫學中心副執行長暨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歐盟先驅睡眠醫學專科醫師(Grandparent Somnologist)
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耳鼻喉部客座教授
美國史丹佛大學睡眠醫學中心研究員
台灣大學智慧生活中心(INSIGHT)睡眠科技研究群主席
台灣 國家發展委員會 國際智慧養生園區 總召集人
台灣科技部 睡眠科技產學聯盟(STC) 主持人
現任:
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ISSTA) 德國總會 暨 台灣分會 理事長
美國創新醫療與健康科技研發中心(IMHTC) 共同創辦人
衛福部 醫療新南向基礎架構計畫 總主持人
國立陽明大學 睡眠研究中心 執行長
美國史丹佛大學台灣校友會監事
台北康寧醫院、中山醫院、IMHTC 亞太營運中心門診部『思維診所』耳鼻喉科暨睡眠中心 主治醫師
陳旻苹/採訪撰述
中國時報系特約撰述。曾任中國時報教科文組撰述委員、醫藥健康版主編,及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人,內容多與身心健康相關,期望藉著傳媒與出版的力量,散播健康知識的種子與傳遞身心健康的觀念。
長輩認為他們幫小孩盛飯像聖母峰一樣高的飯餵完才有吃飽,但小孩的胃只有拳頭大小,小孩常常被餵的肚子大大的,之前小孩吃太脹肚子痛送醫..............! 請問 ...
而關於「吃飯」這件事,家長有太多的迷思了,因此讓大人小孩都不快樂。 ... 請問醫生 · 長庚兒童醫學中心 · 請問專家 · 駐站專家群 .... 這位超會做飯的醫師媽咪還說:「如果讓他們自己吃,他們都會只吃一點點就說『飽了』,但看看 ... 方法,而且「讓孩子吃得完」、「不用讓孩子吃到太飽」,才是飲食早期教育的超級重要原則!
缺乏睡眠會阻礙小孩的成長,因為身體多數的生長激素是在熟睡期間分泌,睡不 ... 台大睡眠中心醫師商志雍指出,根據研究,在青少年的三種睡眠型態中,晚睡 ... 也禁食油膩的食物或吃太飽,否則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反不利於入睡。
擁有二十年臨床經驗的小兒科醫師周怡宏強調,台灣的父母似乎尤其辛苦。 .... 控制白天的睡眠時間:台大睡眠中心醫師商志雍指出,不同階段的孩子,合理的睡眠 ... 但睡前最好禁止孩子吃油膩的食物或吃太飽,以免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反而不好睡。
王宏哲小一勇闖eq神秘島ptt吃太飽背痛幫助消化的飲料王宏哲說謊貓式排氣太飽穴位王宏哲簡介飯後運動減肥運動飲食建議 軍事新聞台灣美國 感恩節 電商小北百貨防潮箱
睡少又夜尿,老了代謝症候群找上你!台大醫師教你做一件事,預防老後疾病
photos放大顯示諮詢/蘇大成(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採訪整理/葉語容預防代謝症候群,除了控制體重、做好飲食管理外,睡...
離開人體,感冒病毒還能在空中飄浮30分鐘!醫師:戴口罩沒注意這3件事,跟沒戴一樣
photos放大顯示危險地帶:感冒病毒的巢穴這些地方請止步接下來,我要教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預防感冒。感冒病毒的體積非常小...
罹患這「無法根治疾病」攻擊全身器官....醫師:長期藥誤治療控制........-YouTube
...疾病發作。東京大學新創科學博士候選人廖誼青表示肥胖可能導致自體免疫相關疾病,因此許多自體免疫疾病,是可以透過良好...
每個人體內都有「癌基因」!第一名癌症醫師教你5招,不讓癌細胞被開啟
photos放大顯示攝影:張家毓癌症病友應該學習與癌細胞「和平共存」嗎?對於癌友來說,這是最切身的問題;對於癌友家屬,這也...
「異位性皮膚炎」最癢的時候,為何總在下班後?皮膚科醫師:你的過敏,其實是「自...
photos放大顯示壓力會讓皮膚癢一發不可收拾「心情一煩躁,皮膚就跟著癢!」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經驗?也有些人的狀況是:「忙了...
會賺錢、又能包辦家事小孩的「200分老公」,為什麼老婆卻要離婚?
photos放大顯示家緯是一家上市公司顧問,結緍18年了,雖然工作忙碌,但私底下無論家事、小孩都是由他一手包辦,老婆都稱他是...
孩子全身紅疹...這種疹叫「阿嬤覺得你冷」!皮膚科醫師:4種汗疹症狀及治療全解析
photos放大顯示photos放大顯示兒童皮膚門診中,可見各式各樣的疹子,常常遇到爸媽神色緊張前來求診:「醫師,我的寶寶今早起...
乾澀、疼痛...更年期後的不性福,有解嗎?婦產科醫師眼裡的根本解決之道
photos放大顯示更年期婦女真的比較容易出現心血管疾病嗎?更年期的這段期間,婦女因為女性荷爾蒙的分泌逐漸減少,不管是生理...
退休後開始焦慮、煩躁、適應不良...精神科醫師:50歲不用服老,但最忌諱兩件事
photos放大顯示最近門診陸陸續續出現了一個新族群,他們都是五十幾歲的退休男性,雖然症狀大部分跟焦慮相關,也有不少開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