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剛捱過乳癌,又發現肺部腫瘤...不是除了開刀就只能安寧!醫師道出癌症治療的常見盲點
photos放大顯示
對晚期及年長的患者就應該選擇安寧或緩和治療?【正解】
1. 對年長病人不宜立刻選擇安寧緩和治療,應考慮放療的有效性。 2. 對晚期病人不宜立刻選擇安寧緩和治療,應評估是否「真的晚期」。
一半以上的癌症發生於65歲以上的長者。我們都聽說過「未老先衰」或是「老當益壯」,真正的年齡與身體功能年齡是有差距的。評估老年人要依據運動功能、認知功能、共病狀態(如心血管、糖尿病等)、營養狀態來決定治療的積極程度。老年人的確對各種治療的忍受力較低,包括手術麻醉風險及化療的全身性毒性等。對於放射治療,由於老年人照射範圍較小,副作用問題可以比較放心。一般而言,有經驗的醫師會用較保守的治療法來治療老年病患。比方說用放療取代手術。而放療也只做主要腫瘤照射就好,不需要加大範圍,例如,將可能的淋巴轉移走向一網打盡式療法的傳統策略,不予採用。
較早期癌若能做手術,也做比較保守的手術,如局部切除,內視鏡切除等。原則上,外科屬於較大手術種類的如食道癌、胰臟癌、肝癌手術等,盡量以放療取代之。轉移性癌症需要化療也要予以必要的減量,因為老年人的肝腎功能代謝較緩慢,相對的血中濃度也可能較高。如果能用「節拍式化療」最好(低劑量每天口服化療±定期中低劑量注射)。當然有標靶藥可用者以標靶藥優先,但也常要減量。我們有很多超過85歲以上的長者病患,尤其是攝護腺癌,可以很有把握地認為放療能完全取代外科。
不少無法手術或不願手術的乳癌、肺癌、食道癌、腎癌、肝癌甚至直腸癌年長病患,完全未手術而用放射線成功的治療案例,所以也別輕易地掉入「不能開刀那麼就選擇安寧吧」這種錯誤的迷思中。老年人很多固體腫瘤常常比較不會擴散出去,只要把局部放療做好做滿,可以合理的省掉化療而達到治癒的目的。因為放療造成全身副作用相對最低,而局部的副作用,若能控制好劑量與範圍就能相對安全。
放療醫師要懂得適時中斷一下放射治療,讓病人休息一下,整合一些口服藥物,不僅控制率不輸給連續的治療,副作用也能相對降低很多,此點非常重要,尤其是年紀大長者有不少肺氣腫也易產生放射性肺炎,治療肺部時要非常小心。治療老年癌病最能反應出放射治療的優越性,像立體精準放療(SBRT)就特別適合老年人。病家切記無血、無痛、無侵入式的放療,其實可以等於外科的概念。
對於癌末卻一下子就選擇安寧緩和治療是一種過當的消極行為,除非已完整地請教過腫瘤專家的意見,否則不管是醫護人員、病人或病人家屬不要輕易決定要逃避治療,也許有一天會因為偏見而後悔。社會資源給「安寧緩和」的消極支持力度若大過給予「研究改進」的積極力度太多,未嘗不是一種過度的無作為,其實對醫學發展及病患是不利的。
有好幾個類似的病例,其中有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患者老太太,曾因乳癌做過手術及化療,雖然很辛苦卻也熬過來了,過了幾年肺部發現一個腫瘤,一般正常的醫療程序是要想辦法排除是否她又得了另一個早期肺癌的可能性,而千萬不要一下子就認定病人是轉移性的四期乳癌。因為如果是另一個早期肺癌,她可以因內視鏡手術或放射手術而「再度治癒」她的癌病, 如果大家都態度消極,就可能把她當成末期癌症而不作為,他的家人就會因為「不忍看媽媽很痛苦」而主動召開家庭會議要她「安寧治療」。還好,有位家人因緣際會地帶了片子看了我的診,在我堅持下,確定病患是另一個早期肺癌,經過內視鏡手術後的確「再度痊癒」了好多年。所以不要看到老年人就驟下「安寧」的決定。現在的醫療很進步了,許多痛苦在徬徨時會被誇大了,樂觀面對一切問題最重要。
責任編輯:洪婉恬 核稿編輯:歐陽蓉
書籍簡介
自己的癌症自己救:改變腫瘤微環境,以自癒力克服癌症
作者:季匡華,陳旻苹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03/05
作者簡介
季匡華
少數同時擁有放療專科執照與化學治療專科執照的癌病專家。專長: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免疫治療、熱治療、癌症諮詢、癌症防治。2012年起成立「台灣癌症熱治療學會」擔任理事長,他積極參與政府的各種專業醫學會和國際學術雜誌等的審核委員、理事或編輯。季醫師團隊有非常多的創新與專利,以治療難症聞名。
現任: 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
經歷: 台北榮民總醫院癌病中心放射治療科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癌病中心化學藥物治療科主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癌病中心主治醫師
陳旻苹/採訪撰述
中國時報系特約撰述。曾任中國時報教科文組撰述委員、醫藥健康版主編,及廣播、電視節目製作人,內容多與身心健康相關,期望藉著傳媒與出版的力量,散播健康知識的種子與傳遞身心健康的觀念。
最新消息. 2019-03-06 2019年安寧緩和醫療教育訓練營; 2019-02-20 108年癌因性疲憊症與癌症疼痛-臨... 2018-10-15 癌因性疲憊症日記 · more ...
為響應安寧療護(住院、共照、居家)政策之推動,本會邀集醫... <詳全文>. 2. 2019-02-20 ... 本會107年度癌症安寧緩和醫學專科醫師甄審考試開跑本年... <詳全文>. 8.
安寧療護簡介-癌症與八大非癌末期. 家庭醫學科暨安寧病房專責醫師 吳建誼 主治醫師(103年5月). 什麼是「安寧療護」? 癌症末期通常治癒無望,再多治療不但無助 ...
傳統的概念可能會認為,所謂「安寧療護」,是當醫師把所有的醫療武器都用過 ... 後繼續跟失智、跟癌症痛苦抗戰,並不斷往返醫院,真的是自己希望的嗎? ... 在這個時候,不論再怎麼樣稹密的思考和規劃,都難免會有盲點存在,而唯有 ...
文/小笠原文雄(日本安寧居家療護界傳奇人物). 淺井美樹四十歲、 ... 醫師,我女兒得了癌症現在正住院中,醫生說她只剩三個月了。她卻說:『不管 ...
奇美醫學中心奇恩(安寧)病房主任謝宛婷主任特別點出,安樂死立法工作的盲點。她表示,安樂死的爭辯不只是個體的選擇與立場,而是圍繞在病人 ...
修訂三、醫師及護理人員教育訓練課程及講師資格第4 題 ... 需包括安寧共照負責醫師及專任護理人員至少 .... 各院已經加入國健署「100 年醫院癌症醫療品質提升.
安寧緩和醫療和安樂死的差別大腸癌末期奇蹟肺癌名醫安寧問題安樂死安寧緩和安樂死安寧療護李豐醫師的食譜安寧病房定義台大醫師癌症罹癌醫師 來潮 血鈣企聯會ICF 與身心障礙 學生 分類 之 對照
別再以為Omicron只有輕症!醫示警5類人確診易轉中重症出現這些異常症狀要小心
本土疫情持續延燒,雖然大多數為輕症,但仍不可輕忽。博仁醫院副院長康志森在健康主播鄭凱云的直播上分享,有5類高風險族群...
尿有泡泡≠腎有問題!異常的泡泡尿要怎麼辨別?家醫科醫師告訴你「5字訣」判斷自己...
photos放大顯示當你懷疑出現泡泡尿的症狀,可以在解尿後先不要沖馬桶,過幾分鐘再回來觀察尿液。正常的泡泡尿由於僅含空氣,...
她腸癌轉移肝臟癌細胞消失、10年未復發!日癌症權威大推這杯抗癌蔬果汁"
一名38歲O•K女士,直腸癌轉移肝臟,靠著抗癌藥物及抗癌蔬果汁療法,從直腸擴散到肝臟的癌細胞10個月就消失了,還能動手術根...
時常便祕、消化不良?「6種」高酵素食物醫師激推!消脹氣幫助腸道健康"
忙碌的現代人蠟燭多頭燒,脹氣、消化不良、便祕等腸胃道問題是許多人煩惱的問題,除了飲食型態多肉少蔬菜之外,酵素的攝取不...
分泌物變多、肚子經常悶痛...「骨盆腔發炎」好發20歲-50歲!醫師:3種人最要注意
photos放大顯示一位24歲女性:「醫師,最近我肚子常常悶悶的痛,沒有很明確的痛點,分泌物好像也比較多,有點臭味,在家裡已...
刻意減肥...恐達不到預期成效...關鍵是「這件事」醫師曝「減脂秘訣」....-YouTube
脂肪肝就是肝臟發炎了!減重營養師「甩開脂肪肝」這樣做.常常好食GoodFood•1Mviews·3:52·Gotochannel·【十點不一樣】吃了這...
「膳食纖維」別亂吃!大蒜、香蕉,3種食物讓腸道發炎更嚴重...醫師告訴你:先搞懂...
photos放大顯示研究作者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內科醫學助理教授海瑟‧阿姆斯壯表示,對於一般健康的人,攝取膳食纖維可帶來許多...
睡不飽?身體慢性發炎惹禍,身心靈醫師推抗炎食物+開列五大方法恢復活力
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的心和身體都常感覺疲憊,知名身心靈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醫師在《不生病的藏傳煉心術:護你身...
「鐵腿」怎麼辦?再爬一座山好的快!醫師加碼做「1運動」有助更快恢復
很多人會在周末休假時騎腳踏車,或安排爬山運動,不過往往因為運動強度太高,隔天就鐵腿了!醫師表示,長下坡比長上坡容易鐵...
他的病人,存活率高達9成!開刀前,陪口腔癌患者乾一杯的第一名耳鼻喉科醫師
photos放大顯示攝影:張家毓10年前林口長庚耳鼻喉科的候診區,一位中年男性病患提了一手啤酒,等著最後叫號,他平常菸酒、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