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洗腎,連拉被子力氣都沒有...3週後竟自己站起來!奶奶重生啟示錄:能坐不要躺、能站不要坐
photos放大顯示
第一次照顧失能家人,第一次照顧新生兒,同樣陌生,同樣費心勞力。然而,嬰兒會長大,照顧之路一開啟往往是漫漫長路。
3年前,畢嘉士基金會開展《居家好鼓勵計畫》(以下簡稱好鼓勵),導入生活即訓練、訓練取代照顧等觀念,企圖扭轉病後人生。特別的是,將各種複雜的訓練簡化成4大原則:能坐不要躺、能站不要坐、能走盡量走、能做自己做,非常容易讓家屬及照顧者記住。
計畫初衷,是讓病人相信自己。相信就有機會改變,於是,「三管病人」(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回家後,雖然依舊無法自行翻身、坐起,但加入好鼓勵,阿伯每個禮拜都開著他的法拉利(電動輪椅)去旗津吃海鮮;受中風之苦的阿姨,病後手腳始終不見起色,但加入好鼓勵,她杵著拐杖可以爬上2樓房間、可以跟家人一起出遊。
恢復了生活,也就恢復了尊嚴!為計畫種下美好因子的人,來自一位老奶奶的祝福。故事要從20年前說起。這位老奶奶是好鼓勵發想人──職能治療師王志元當時在醫院服務的病人。
89歲中風那年,奶奶已屆高齡。她的一生精彩,國小教師退休,能寫一手好書法,出國比賽曾得過獎。病後右半邊完全不能動,右手失能,對奶奶的打擊非常大!王志元在醫院帶她做復健,過了半年,奶奶問王志元:「我的手腳,會好嗎?」奶奶得知進步空間有限,當下難過地掉下眼淚。
王志元告訴奶奶:「想做的事,不一定要等進步才能去做。」奶奶說,她想參加同學會,「可是,又擔心自己不能拿筷子,走路歪歪的、嘴巴也歪歪的樣子不好看。」王志元直覺不難克服便鼓勵奶奶:「嘴巴歪歪的,就拿鏡子練習收嘴巴;走路歪歪的,不想讓別人看到,同學會就提早出門第一個到;右手不能拿筷子,就用左手拿湯匙吃飯啊。」
1個禮拜後,奶奶鼓起勇氣赴約。她開心地與王志元分享,同學會那天,她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還幫大家付了錢,同學們都說她氣色好,不像是中風的病人。
photos放大顯示
那一刻,像是落下一個信號。王志元對於治療師的工作有了不同的期許,「病人的盼望就是『過好生活』,治療師應該用這樣的想法去服務病人。」於是,他問奶奶還想做什麼?「想下樓買菜。」原來,奶奶想念以前的生活。
那天起,王志元把訓練稍作調整,目標放在體力恢復,讓奶奶可以應付上下樓的30個台階,並且還有體力可以逛20分鐘的超市。能爬樓梯,奶奶不再需要治療師,因為她每天的生活就是訓練,經常外出,學會用左手寫字。幾年後,從部落格文章王志元得知奶奶癌逝,晚輩寫文悼念,「中風並沒有擊倒奶奶,她仍過了3年的好生活。」王志元有感而發地說。
photos放大顯示
20年後,台灣面臨高齡化衝擊,政府、民間單位紛紛效法北歐自立生活的照顧模式。
一個人想要自立生活,是希望回到原本的生活、活得像自己,這是20年前老奶奶教王志元的。讓生活就是訓練,用訓練取代照顧,這樣的觀念得到畢嘉士基金會支持,《居家好鼓勵計畫》2017年儼然成形。
多元輔具隨著訓練計畫及時介入
photos放大顯示
第一次照顧失能家人,第一次照顧新生兒,同樣陌生,同樣費心勞力。然而,嬰兒會長大,照顧之路一開啟往往是漫漫長路。
3年前,畢嘉士基金會開展《居家好鼓勵計畫》(以下簡稱好鼓勵),導入生活即訓練、訓練取代照顧等觀念,企圖扭轉病後人生。特別的是,將各種複雜的訓練簡化成4大原則:能坐不要躺、能站不要坐、能走盡量走、能做自己做,非常容易讓家屬及照顧者記住。
計畫初衷,是讓病人相信自己。相信就有機會改變,於是,「三管病人」(鼻胃管、導尿管、氣切管)回家後,雖然依舊無法自行翻身、坐起,但加入好鼓勵,阿伯每個禮拜都開著他的法拉利(電動輪椅)去旗津吃海鮮;受中風之苦的阿姨,病後手腳始終不見起色,但加入好鼓勵,她杵著拐杖可以爬上2樓房間、可以跟家人一起出遊。
恢復了生活,也就恢復了尊嚴!為計畫種下美好因子的人,來自一位老奶奶的祝福。故事要從20年前說起。這位老奶奶是好鼓勵發想人──職能治療師王志元當時在醫院服務的病人。
89歲中風那年,奶奶已屆高齡。她的一生精彩,國小教師退休,能寫一手好書法,出國比賽曾得過獎。病後右半邊完全不能動,右手失能,對奶奶的打擊非常大!王志元在醫院帶她做復健,過了半年,奶奶問王志元:「我的手腳,會好嗎?」奶奶得知進步空間有限,當下難過地掉下眼淚。
王志元告訴奶奶:「想做的事,不一定要等進步才能去做。」奶奶說,她想參加同學會,「可是,又擔心自己不能拿筷子,走路歪歪的、嘴巴也歪歪的樣子不好看。」王志元直覺不難克服便鼓勵奶奶:「嘴巴歪歪的,就拿鏡子練習收嘴巴;走路歪歪的,不想讓別人看到,同學會就提早出門第一個到;右手不能拿筷子,就用左手拿湯匙吃飯啊。」
1個禮拜後,奶奶鼓起勇氣赴約。她開心地與王志元分享,同學會那天,她第一個到,最後一個走,還幫大家付了錢,同學們都說她氣色好,不像是中風的病人。
photos放大顯示
那一刻,像是落下一個信號。王志元對於治療師的工作有了不同的期許,「病人的盼望就是『過好生活』,治療師應該用這樣的想法去服務病人。」於是,他問奶奶還想做什麼?「想下樓買菜。」原來,奶奶想念以前的生活。
那天起,王志元把訓練稍作調整,目標放在體力恢復,讓奶奶可以應付上下樓的30個台階,並且還有體力可以逛20分鐘的超市。能爬樓梯,奶奶不再需要治療師,因為她每天的生活就是訓練,經常外出,學會用左手寫字。幾年後,從部落格文章王志元得知奶奶癌逝,晚輩寫文悼念,「中風並沒有擊倒奶奶,她仍過了3年的好生活。」王志元有感而發地說。
photos放大顯示
20年後,台灣面臨高齡化衝擊,政府、民間單位紛紛效法北歐自立生活的照顧模式。
一個人想要自立生活,是希望回到原本的生活、活得像自己,這是20年前老奶奶教王志元的。讓生活就是訓練,用訓練取代照顧,這樣的觀念得到畢嘉士基金會支持,《居家好鼓勵計畫》2017年儼然成形。
多元輔具隨著訓練計畫及時介入長年洗腎,連拉被子力氣都沒有...3週後竟自己站起來!奶奶重生啟示錄:能坐不要躺、能站不要坐 · 醫療體系快撐不住了!和平醫院前兒科醫師:若武漢肺炎大爆發,將 ...
長年洗腎,連拉被子力氣都沒有...3週後竟自己站起來!奶奶重生啟示錄:能坐不要躺、能站不要坐 · 醫療體系快撐不住了!和平醫院前兒科醫師:若武漢肺炎大爆發,將 ...
長年洗腎,連拉被子力氣都沒有...3週後竟自己站起來!奶奶重生啟示錄:能坐不要躺、能站不要坐. 醫療體系快撐不住了!和平醫院前兒科醫師:若武漢肺炎大爆發,將 ...
長年洗腎,連拉被子力氣都沒有...3週後竟自己站起來!奶奶重生啟示錄:能坐不要躺、能站不要坐. 醫療體系快撐不住了!和平醫院前兒科醫師:若武漢肺炎大爆發,將 ...
長年洗腎,連拉被子力氣都沒有...3週後竟自己站起來!奶奶重生啟示錄:能坐不要躺、能站不要坐 · 醫療體系快撐不住了!和平醫院前兒科醫師:若武漢肺炎大爆發,將 ...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良醫健康網牙醫台灣啟示錄 主持人信義路眼科Dr. Right 徵 才商業周刊 電子 版林口長庚電話分機現代啟示錄電影醫策會病人安全netflix片單 Pavigym HK兩性關係 病因人力 工會
靜脈雷射改善中風後遺症腳重拾力氣、睡眠品質也提升-ENN台灣電報
【台灣電報記者玉女/台中報導】.台中市1名60多歲的林姓男子,日前突然出現左半邊手腳無力的症狀,前往長安醫院就醫,經電腦...
手腳無力送急診恢復力氣住院檢查腦血管阻塞命懸一線
...心血管6大危險因子保健攻略一次看.2023-10-2201:45·(取材自健康醫療網).168不是斷食法這樣吃能正常3餐、有效減肥.2023-10...
朱芯儀戰勝癌症重生!化療突大出血檢查驚「卵巢長腫瘤」-TVBS新聞
然而她近日卻在節目中透露,起初化療時曾發生過大出血情形,一開始還不以為意,以為是黏膜組織被破壞,直到後續情形越來越嚴...
罹肝癌後重生!韓柏檉教授每天力行「養生行程表」,4年徹底擺脫癌細胞
八年前罹患肝癌後,專精環境毒物風險評估的台北醫學大學教授韓柏檉,即親身力行排毒舒食的生活模式,提出「防毒、排毒,更要...
韓男約會竟安排做運動一下午台妞崩喊「明天不出門」:用了全部的力氣-民視新聞網
...健身,讓瑜珺瞬間哭笑不得,但她覺得平常逛街很久都不會累,應該能夠跟上肌肉山山的節奏,便爽快地答應了。肌肉山山安排...
先吃飽才有力氣減重!10種食物吃了就飽醫激推「它」飽腹感高達323%"
你正在減重或控制體重嗎?處於半飢餓狀態嗎?減重醫師蕭捷健建議「先吃飽才有力氣減重」!因為一旦大腦感覺到飢餓,身體的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