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就懂》你不是老,是不會走路!日本名醫教你:「這樣走」1步就有6步效果,最輕鬆的全身運動
photos放大顯示
目標1,000步,就會遠離臥床不起
調查5,000名高齡者的「中之条研究」,是非常有名的研究。以住在群馬縣中之条町65歲以上的5,000位居民為調查對象,調查持續15年,甚至至今仍持續著,已經成了1份論文。
這研究是在農村裡大規模針對居民日常生活,及相關疾病展開調查。在這份「中之条研究」中,統整出「走路2,000步可預防臥床不起」的結果。
請參考圖表。
photos放大顯示
「中強度活動時間」裡的中強度,指的是快步走。時間是0分,也就是說不帶給身體任何負擔,平常的步行2,000步,就能預防臥床不起(這裡的「臥床不起」應該主要是由於肌力衰弱所造成)。
在自家的行走步數,可如前述,提高到1,000步,接下來則是試著思考如何增加到2,000步。當然,光是待在家裡,要再增加1,000步很困難,如果房子不是很大,可能走個幾公尺馬上就會撞到牆。而且明明沒事卻在狹小的家裡走來走去,也很不切實際。
要增加步行步數,就要出門。話雖如此,但不用出遠門。
將移動時間變成運動時間吧!重要的不是步數,是走路的內容,只要這麼走,走500步就能有3,000步的效果,還有「能夠當成運動的走法」,不用特別做其他運動也有同樣的效果,而且血管、骨骼、肌肉都能日漸強健。
重點如下:①步幅加大1公分②腳跟先著地③腳離地時用腳尖將身體向前推④手肘向後拉
讓我來一一說明。
photos放大顯示
步幅加大1公分這點我們之前也說過,步幅拉大,就像槓桿原理一樣,會更需要以股關節為軸心來出腳用力,以及穩定住不穩的整個身體,比起小步小步地走,更能夠提升強化下肢肌力的效果。
不要勉強跨大步,比方說在公園走路的時候,像是「試著在這條直線加大步伐走走看」就夠了。之後再恢復平常的行走步幅就好,這樣一來應該會成為有效的健走。
若是在百貨公司等的室內,也可以以地上的磁磚當參考,稍稍拉開步幅行走也很有效果。
人都想盡可能穩定地走路,手上拿著東西或疲倦時,本能上就會縮小步幅,只要試一次就會知道,左右出力的習慣也有些不一樣。
有時候會覺得右邊比較容易出力,而左邊則需要多出點力。這情況就是說,以左腳為軸心時比較平順,而以右腳為軸心時,為了讓身體保持穩定,會以不移動身體重心的方式做調整,左腳才不太容易出力。
photos放大顯示
目標1,000步,就會遠離臥床不起
調查5,000名高齡者的「中之条研究」,是非常有名的研究。以住在群馬縣中之条町65歲以上的5,000位居民為調查對象,調查持續15年,甚至至今仍持續著,已經成了1份論文。
這研究是在農村裡大規模針對居民日常生活,及相關疾病展開調查。在這份「中之条研究」中,統整出「走路2,000步可預防臥床不起」的結果。
請參考圖表。
photos放大顯示
「中強度活動時間」裡的中強度,指的是快步走。時間是0分,也就是說不帶給身體任何負擔,平常的步行2,000步,就能預防臥床不起(這裡的「臥床不起」應該主要是由於肌力衰弱所造成)。
在自家的行走步數,可如前述,提高到1,000步,接下來則是試著思考如何增加到2,000步。當然,光是待在家裡,要再增加1,000步很困難,如果房子不是很大,可能走個幾公尺馬上就會撞到牆。而且明明沒事卻在狹小的家裡走來走去,也很不切實際。
要增加步行步數,就要出門。話雖如此,但不用出遠門。
將移動時間變成運動時間吧!重要的不是步數,是走路的內容,只要這麼走,走500步就能有3,000步的效果,還有「能夠當成運動的走法」,不用特別做其他運動也有同樣的效果,而且血管、骨骼、肌肉都能日漸強健。
重點如下:①步幅加大1公分②腳跟先著地③腳離地時用腳尖將身體向前推④手肘向後拉
讓我來一一說明。
photos放大顯示
步幅加大1公分這點我們之前也說過,步幅拉大,就像槓桿原理一樣,會更需要以股關節為軸心來出腳用力,以及穩定住不穩的整個身體,比起小步小步地走,更能夠提升強化下肢肌力的效果。
不要勉強跨大步,比方說在公園走路的時候,像是「試著在這條直線加大步伐走走看」就夠了。之後再恢復平常的行走步幅就好,這樣一來應該會成為有效的健走。
若是在百貨公司等的室內,也可以以地上的磁磚當參考,稍稍拉開步幅行走也很有效果。
人都想盡可能穩定地走路,手上拿著東西或疲倦時,本能上就會縮小步幅,只要試一次就會知道,左右出力的習慣也有些不一樣。
有時候會覺得右邊比較容易出力,而左邊則需要多出點力。這情況就是說,以左腳為軸心時比較平順,而以右腳為軸心時,為了讓身體保持穩定,會以不移動身體重心的方式做調整,左腳才不太容易出力。
日本骨科名醫太田博明指出,走路就能延長壽命,這是一種能讓人微微發汗, ... 作用,卻沒辦法增加下半身的肌力及全身的持久力,不過只要每週加入三到四 ... 長壽快走運動對甩掉內臟脂肪也很有效果,皮下脂肪囤積會壓迫血管,造成 ...
日本醫學教授能勢博研究多年運動醫學,發現人體只要幾天不活動,體力就會以驚人速度衰退。透過最簡單加強版的健走,達到全身性運動,就可有效預防生活習慣病。 ... 不但兼具瘦身和美肌效果,還能改善血壓和血糖值,每天30分鐘,比慢跑更 ... 能勢博在著書《改變走路的方式就可以年輕10歲》說到,許多人透過「 ...
一旦骨骼變得脆弱,肌膚及內臟的功能也會開始衰退,讓全身一口氣變得衰老。 ... 日本骨科名醫太田博明在其新書《一天100秒,遠離骨質疏鬆》中提到,走路就能延長壽命,這是 ... 走路雖然是很簡單的運動,但卻能對骨骼造成持續的衝擊。 ... 長壽快走運動對甩掉內臟脂肪也很有效果,日本人有3成是內臟脂肪型肥胖。
【每天20 分鐘】日本骨科名醫:快走時加「一個動作」持續5 個月,大腿能增加約2 成肌肉量 ... 卻沒辦法增加下半身的肌力及全身的持久力,不過只要每週加入三到四次的大步快走, ... 走路雖然是很簡單的運動,但卻能對骨骼造成持續的衝擊。 ... 長壽快走運動對甩掉內臟脂肪也很有效果,日本人有三成是內臟脂肪型肥胖。
日本運動醫學教授能勢博發現「間歇性健走」比一般健走更具效率,又不像慢跑那麼累,而且可以同時達到減脂跟雕塑身材的效果,在短時間內快[. ... 但只要開始實踐間歇式健走,這些脂肪就會再次被肌肉取代,如此一來全身看起來就 會變得緊實。 ... 日本骨科名醫:體脂肪率會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骨質會出現流失 ...
名醫 · 名人 · 專訪 ... Dr.南雲7日瘦身術》只要五分鐘,達到走一萬步效果的走路法 ... 活到一百二十二歲,而日本紀錄中,最長壽的泉重千代女士則活到一百二十歲。 ... 美國的運動醫學家Philip Maffetone博士,如此獎勵運動中的最大心跳數: ... 全身法 先用溫水沖洗身體,沖完後,用較低的水溫沖洗頭部,再用更低的水溫 ...
日本醫學教授能勢博研究多年運動醫學,發現人體只要幾天不活動,體力就會以驚人速度衰退。透過最簡單加強版的健走,達到全身性運動,就可有效預防生. ... 不但兼具瘦身和美肌效果,還能改善血壓和血糖值,每天30分鐘,比慢跑更有效! ... 能勢博在著書《改變走路的方式就可以年輕10歲》說到,許多人透過「間歇式 ...
日本骨科名醫太田博明指出,走路就能延長壽命,這是一種能讓人微微發汗, ... 作用,卻沒辦法增加下半身的肌力及全身的持久力,不過只要每週加入三到四 ... 長壽快走運動對甩掉內臟脂肪也很有效果,皮下脂肪囤積會壓迫血管,造成 ...
除此之外,這個運動還具有各種健康效果。例如,可以提高心肺機能,讓血管變得更強健;持之以恆還能強化心臟功能,提高全身的血液循環能力,降低 ...
燃脂運動tabatatabata效果ptt日本sos cycle panic有效嗎燃脂運動ptt日本sos急速瘦身有效嗎走路減肥心得tabata式訓練tabata訓練法波比跳傷害4分鐘爆汗運動 中山醫畢業門檻英文白蓮 大廚醫院 身心 新聞網
進入更年期了嗎?中醫師:停經後做好4件事可遠離三高、預防失智、減少膝關節退化
49歲小貞從去年開始亂經,月經不是很久不來,就是2個禮拜來一次,也曾經超過10天經血還沒乾淨,究竟這些異狀是怎麼一回事?...
豆漿加「1物」鈣含量增加防肌少症、骨鬆!高年級生必練「居家運動」
一般人吃中式早餐,一定要來杯豆漿,不過內行的老饕更知道點「鹹豆漿」!鹹豆漿是將醋加進豆漿中的吃法,豆花般綿密的口感,...
營養師授5大確診飲食重點!研究顯示「1飲品」有助緩解咳嗽效果和吃藥相當
感染新冠肺炎出現發燒、流鼻水、咳嗽、喉嚨痛、頭痛、肌肉痠痛、疲勞?營養師王證瑋表示,新冠肺炎輕症患者除了服用止痛、止...
終於破解預防失智的關鍵:「酮體」!日本醫學教授的「抗失智菜單」全公開
photos放大顯示失智症預防的關鍵是「酮體」預防及改善兩方面都有助益的酮體阿茲海默症1.5型(糖毒性)和2型(萎縮性),不管...
喝這種茶會便祕?烏龍茶、蜂蜜、豆腐...你認為的「健康」好食物恐讓你放臭屁、便祕"
喝這種茶竟然會便祕?現代人因為從事的多半都是久坐、久站的工作,很多人本來都有腸胃問題,日本消化道疾病學會專科醫生提醒...
不算熱量、不用節食!減重名醫靠「先吃菜再吃肉」,3個月瘦12公斤
photos放大顯示反覆減肥失敗,導致身體的耐受性降低減肥失敗大致有兩種狀況:一是瘦不下來,二是瘦下來了又馬上復胖。前者是...
「國民阿嬤」陳淑芳這樣打疫苗提升保護力!何美鄉揭疫苗有效性研究1件事防護效果大增
一個鼓勵大眾接種疫苗的電視公益廣告,我們的「國民阿嬤」陳淑芳說:「打疫苗前要吃飽、睡飽⋯⋯」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背後...
「自以為名醫,才發現我不是神...」第一名心臟外科醫師的生死告白:要救,就要救到底
photos放大顯示攝影:張家毓「只有忘了是活生生的人,外科醫生才能下刀為人動手術。總想著對方是個『人』的話,是無法下刀的...
心跳忽快忽慢、頭暈、呼吸困難?醫曝5大心律不整症狀,不分年齡都會發生
別以為心律不整是老年人的專利!新聞時有所聞,民眾在清晨展開跑步,卻出現身體不適狀況,甚至發生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