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越養生越健康 「肌少症」風險越高!不想失能、臥床,從中年開始預防肌少症
photos放大顯示
研究發現,罹患肌少症後的死亡風險高達兩倍,若因跌倒發生髖關節骨折,一年死亡率高達二O%。台灣二○二一年最新平均餘命為八一・三歲,再創新高,但伴隨著長壽而來的是失能的時間越來越長,需要密集照顧的「不健康餘命」竟長達八・四年。近年,國內外都出現銀髮健身潮,不是為了健美,而是預防「肌少症」。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亞洲衰弱症與肌少症學會理事長、肌少症權威陳亮恭指出,一旦罹患肌少症,長輩跌倒的機會就會增加,進而失能、臥床,甚至提高失智症風險。為了健康老後,從年輕就該開始預防肌少症。以下為專訪口述紀要:
當心錯誤養生致肌肉流失台灣人越來越長壽,但失能臥床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我們需要開始思考,未來想要什麼樣的晚年人生。許多人希望逆轉過去不健康的生活,會在退休後卯起來養生,期許有個不臥床的老後。然而在門診中,偶爾會看到這些退休族,退休後強調大量蔬果攝取,半年瘦了七、八公斤,但這年紀若非以正確方式減重,都是瘦到肌肉而非脂肪,也因為肌肉流失,開始覺得疲倦無力,身體不好,即使恢復原有飲食,卻因年紀漸長蛋白質吸收與合成率下降,肌肉也難長回來,越養生卻越虛弱,反陷肌少症風險。
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行動力才是晚年生活品質的關鍵。以往醫界關注焦點在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這幾年開始,有越多大型研究證明,長輩肌肉太少,容易跌倒、骨折甚至死亡。國際上也有研究以流行病學分析發現,肌少症的長輩,失智症風險也高,因此肌少症在這幾年成了很重要的議題。
一般人的肌肉質量頂峰在二十五歲,接著逐年緩步下降,五十歲後,肌肉量跟肌力流失加速,開始感覺到體力變差,到了六十五歲,有五%至一○%罹肌少症,八十歲則可達三成。
運動能讓腦細胞再生過去以為,肌肉是運動器官,但隨著研究推進發現,肌肉是人體最大的能量代謝、內分泌的器官,能影響其他器官功能,這就是為什麼運動能夠改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骨密度的原因。而更進一步發現,當肌肉萎縮,肌肉會放出負向調控因子,透過血液進到腦部,加速腦細胞凋亡,引發惡性循環。只要保持運動,肌肉就不會分泌負向因子,反覆收縮,還會放出正向因子回饋大腦,讓腦細胞再生。
肌少症是疾病與生活交互影響下的疾病。目前歐洲肌少症診斷共識將之分為急性與慢性肌少症。急性肌少症多半與突然生重病有關,疾病耗能高,住院治療下肌力流失也快,要再回復很難也很慢,因此在急性病治療,醫療團隊不能忽略蛋白質攝取。慢性的肌少症則與生活習慣、慢性病管理有關。罹患肌少症的長輩,多半是急性、慢性交互混雜。
罹患肌少症的高風險族群包括糖尿病、腎臟病、心臟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糖尿病罹患肌少症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兩倍,這些慢性病的特質是不斷耗損人體的能量,人體糖分消耗完後,就會開始消耗肌肉的蛋白質。而在生活層面,長期缺乏運動跟攝取蛋白質不足的人,也容易罹患肌少症。
目前肌少症的藥物都還在臨床試驗中,因此現在仍以運動與營養補充為主要治療方向。
運動為核心,飲食也是關鍵。肌少症患者除了需要正常且均衡的飲食,更需要重視蛋白質攝取。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輩,蛋白質攝取從過去建議一天每公斤○.八克到現在每公斤提升到一.二克,提高的目的便是為了整體營養與肌少症的考量。若長輩吃得不夠,也可使用營養補充品,例如乳清蛋白,市面上也有為了克服長輩消化吸收合成能力的支鏈胺基酸產品,或是更小分子的產品可以使用。
肌少症可逆轉儲存肌力,運動是核心我們過去常談預防骨鬆要從年輕儲存骨本,肌肉也是一樣。尤其四十至五十歲的中年族群,肌肉流失加速,開始感受體力沒那麼好,容易疲倦、運動耐力變差,就是一大警訊。從此時開始,建立多元的運動習慣,除了有氧運動外,想增加肌肉量,一定要加入「阻抗運動」,也就是對抗重力的運動訓練。在營養部分,中年更要聰明吃,兼顧蔬果,也要攝取足量蛋白質才能留住本錢。如果開始有慢性病,是個很好的時機點可以諮詢營養師,怎麼吃才能符合疾病控制標準,又能確保吃進足夠蛋白質。
值班醫師 陳亮恭學歷: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士、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博士經歷: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台灣整合照護學會理事長現職: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高齡醫學科教授、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亞洲衰弱症與肌少症學會理事長
在家輕鬆檢測肌少症※檢測肌肉量:1.請長輩輕鬆坐在椅子上。2.雙手大拇指、食指圈起,以此量測自己小腿最粗的地方,若是圈得起來,肌肉量就可能太少。3.另也可以請他人以皮尺量小腿最粗的地方,男性標準34公分、女性33公分,低於此數字,患肌少症機率高。※檢測下肢肌肉力量:1.坐在穩定牢固的椅子上,雙手抱胸。2.快速連續起身、坐下5次,12秒內完成及格。責任編輯:李宜芸核稿編輯:陳宛欣
2019年9月23日 — 40歲起預防肌少症很重要!一旦肌少症找上門,連提菜籃、爬樓梯都會有困難,最終將臥床、坐輪椅,降低生活品質。遠離肌少症,高蛋白飲食、 ...
2020年12月21日 — 肌少症是看不見的健康危機,50歲以上靜態生活型態者,每年約以0.5%至1%的速度減少肌肉量。根據荷蘭2013年發表的研究,僅臥床休息五天就 ...
2019年10月27日 — 肌少症也在2016年被正式認定為疾病(國際疾病診斷代碼M62.84),而非正常老化的表現,肌少症會增加高齡民眾跌倒、衰弱、失能、臥床, ...
2021年2月1日 — 肌肉流失,將增加老後失能、臥床以及疾病纏身的風險,甚至比失智更恐怖。如何預防肌少症?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下手。 104271瀏覽數.
老人肌力訓練課程老人增肌奶粉老人腳沒力要吃什麼肌少症會好嗎老人 站不起來肌少症看哪一科老年人肌少症運動肌少症症狀銀髮族肌力訓練課程老人 練 肌 力 健康養生 涼麵 生菌楊志良 電視 名嘴癌症治療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系統
世衛確認墨西哥出現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2禽流感的死亡個案-RTHK-香港電台
世界衛生組織確認,墨西哥出現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2禽流感的死亡個案,但目前病毒對一般人群的風險較低。世衛說,死者是59歲...
不吃油沒有比較健康!江坤俊:油脂攝取不足恐肌少症、荷爾蒙失調、便祕
有些吃得比較養生的人或銀髮族,怕三高、糖尿病會上身,飲食都會刻意避開「油脂」,但醫師提醒,刻意清淡飲食,反而會造成身...
健康網》肌少症4大徵兆曝!物治師教3種人「這樣動」增肌力
物治師表示,肌少症易使人行動能力變差、握力變差、跌倒反覆發生及體重下降等;圖為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葉立斌/...
費玉清67歲超凍齡全靠4招慢老!醫推抗衰老、防骨質疏鬆飲食法日行1事不生病
67歲費玉清在2019年舉辦最後一場演唱會後,宣布正式封麥退出演藝圈,而從此之後,費玉清果然過著退隱生活,消失在大眾目光中...
遠離肌少症!喝雞精有效嗎?營養師分析:不如直接吃「這物」固骨本-優活健康網
65歲以上長者多半都有肌肉流失困擾,如何趁早預防肌少症及存骨本是關鍵!門諾醫院營養師指出,多數人的肌肉量從40歲後開始下...
台灣髖關節骨折率全球第一!不想老年臥床,趁早吃關鍵5食物養出「績優骨」
photos放大顯示台灣的髖關節骨折率,全球第一2050年亞洲髖骨骨折次數預估將佔全球50%。 全球第二大重要流行病:骨質疏鬆有2...
小燕姐曝近況成功瘦身10公斤!營養師最推「減重最優先習慣」2招高齡減重不怕肌少...
74歲「綜藝大姐大」張小燕,日前出席音樂人黃國倫慶生會,對比2年前與黃子佼合照,小燕姐臉頰明顯消瘦、體態也輕盈不少,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