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症」是來自大腦的警訊!告訴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
photos放大顯示
先看看恐慌症的診斷,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感受,突然發生下列身體或認知症狀至少四項以上,並且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程度:
心悸、心怦怦跳、或心跳加快 出汗 發抖或戰慄 感覺呼吸困難或窒息感 梗塞感 胸痛或不適 噁心或腹部不適 頭暈、不穩感覺、頭昏沉、或暈厥 失去現實感(覺得事物不真實)或失去自我感(感覺與自己疏離) 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將發狂 害怕即將死去 感官感覺異常(有麻木或刺痛感覺) 冷顫或臉潮紅從大腦的研究來看,目前認為恐慌症之致病機轉在於杏仁核(amygdala)功能有過度活化之現象,而海馬迴(hippocampus)及前額葉(frontal cortex)有萎縮之現象。研究指出:恐慌症個案之杏仁核綜理危險訊息傳遞與感知,是人類感知危險及恐懼之前哨;海馬迴則負責解釋危險訊號,對於杏仁核有管制作用;而前額葉提供對於杏仁核所承受之危險訊號排序及消減之作用。
結論是 1. 杏仁核過度反應與作用 2. 額葉對於杏仁核之管制不足 3. 海馬迴對於訊息之提供來不及。[1]。
恐慌症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 合併懼曠症的恐慌症比單純恐慌症嚴重,遺傳的傾向也更高。研究者發現:恐慌症患者的一等親﹙父母、子女﹚,罹患恐慌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4~8倍!而女性發生率約是男性的 2 倍。這些都是來自國外研究的數字比較多,根據我的臨床經驗,台灣遺傳的影響似乎沒這麼重要,男性恐慌症似乎沒想像中少。
(編按:懼曠症是一種焦慮症,患者會害怕人群擁擠的情況,尤其是在封閉的空間當中,而且通常會引發恐慌症狀。因此,廣場恐懼症患者通常待在家裡面,對外出則感到困難。來源)
但是這些冷冰冰的研究數字和專有名詞並沒有辦法解決病人的疑惑,他們最想知道的不是杏仁核過度反應,也不是遺傳占多少比率,他們會說:「我爸媽都沒有,為什麼我會得?」「為什麼我的杏仁核出問題?」他們其實最想知道的是:「我的生活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有沒有辦法不吃藥好起來?」
所謂的水庫理論是之前我當住院醫師時老師教的,聽起來很簡單,至今印證臨床經驗卻也最有道理。試想,有一個總裁很龜毛,私底下因為大小事都愛管被叫作蔡科長,每天走進公司的第一眼不是看到灰塵、花盆歪了,就是員工不夠戰戰兢兢工作。心裡面不舒坦,超想罵人,但是之前也講過很多次了!一天到晚為小事罵人也不好,忍、忍、再忍。工作上的壓力也不少、擔心加焦慮,其實位置越高壓力越大,人際越孤獨。
這時腦中的壓力、負面情緒(生氣最傷,焦慮最多)就像積滿水的水庫,在半夜突然洩洪了。睡夢中驚醒,心悸、冒汗、吸不到氣、胸悶,覺得自己快暈倒,應該是心肌梗塞,要死了,趕快跑急診。但是一切檢查都正常,看過心臟名醫,再作64切電腦斷層,外加一堆檢查,全部正常,最後吃鎮定劑過日。
恐慌症跟水庫洩洪不一樣是:水庫要等下一次水滿可能是很久的事,但是腦子的洩洪效率很差,可能只要壓力大一點,或者害怕發作本身就可以再造成一次洩洪,造成整個自律神經大亂鬥,而鎮定劑(短效抗焦慮症)也只能緩解一時。要根除問題必須調節焦慮與恐慌中樞,減少憤怒,這必須靠抗憂鬱的藥才辦得到。
生活上的調整當然有幫忙,需要勤做認知行為治療,改變工作概念與生活型態;甚至放棄工作,每天運動、種蔬菜。恐慌症是一個警訊,她來自大腦,告訴你,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
[1] 詳細資料請見:廖士程、林信男:恐慌症之診斷與藥物治療策略。當代 醫學 2003 年 1 月 351 期 31 頁
作者簡介_黃偉俐 醫師
現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黃偉俐醫師的部落格 黃偉俐醫師粉絲團
先看看恐慌症的診斷,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感受,突然發生下列身體或認知症狀至少四項以上,並且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程度: ...
先看看恐慌症的診斷,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感受,突然發生下列身體或認知症狀至少四項以上,並且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程度:
... 精神科醫師是必須的,但是請參考上面的資訊先跟病人好好溝通喔! 延伸閱讀:「恐慌症」是來自大腦的警訊!告訴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 ...
先看看恐慌症的診斷,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感受,突然發生下列身體或認知症狀至少四項以上,並且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程度: ...
[link]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63728[/link] 「恐慌症」是來自大腦的警訊!告訴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它它頭條.
恐慌發作是種很嚇人的經驗,一般人常誤以為是精神疾病,白話就是心理有病,甚至是 ... 從大腦的研究來看,目前認為恐慌症之致病機轉在於杏仁核(amygdala)功能 .... 恐慌症」是來自大腦的警訊!告訴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恐慌發作有三種,恐慌症、畏懼症、自律神經失調 ... 從大腦的研究來看,目前認為恐慌症之致病機轉在於杏仁核(amygdala)功能有過度活化之現象,而海馬 .... 恐慌症」是來自大腦的警訊!告訴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 ...
... 精神科醫師是必須的,但是請參考上面的資訊先跟病人好好溝通喔! 延伸閱讀:「恐慌症」是來自大腦的警訊!告訴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 ...
2016年6月11日 — 先看看恐慌症的診斷,一段特定的時間內有強烈害怕或不適感受,突然發生下列身體或認知症狀至少四項以上,並且在十分鐘內達到最嚴重程度:.
2020年8月26日 — 告訴 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 #恐慌症 跟水庫洩洪不一樣是:水庫要等下一次水滿可能是很久 的事,但是腦子的洩洪效率很差,可能只要壓力大一點
2022年5月15日 — 「恐慌症」是來自大腦的警訊!告訴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黃偉俐醫師的精神診療室-良醫健康網. archived 15 May 2022 03:44:27 UTC ...
2022年8月10日 — ... 恐慌症」是來自大腦的警訊!告訴你,該在人生中停下腳步想想了. 恐慌症如何檢測? 邱震寰說,恐慌症不是用「檢測」的,精神科醫師是以患者的行為、感覺 ...
... 恐慌發作。 恐慌發作panic attack經常伴隨著生理上的症狀,例如冒汗、顫抖、心律加快等等。但是恐慌發作和焦慮症主要有點不同:恐慌發作會突然間在毫無理由的情況下 ...
2015年8月26日 — 約有1/4 的廣泛性焦慮症患者最後出現恐慌症。演變成重度憂鬱症的人也不少。 二、恐慌症(Panic disorder):. 主要症狀:. 在沒有警訊下,突然產生莫名驚恐 ...
麥茲.畢馬克、蘇姍.畢馬克】漠視身體警訊往往會導致身心潰堤。例如開始痠痛、失眠、憂鬱…重度壓力的因素可能有5點,須懂得及時求助或找尋諮詢,生活中永遠不乏救星!
2004年2月5日 — 職場中巨大的壓力,讓人身心俱疲,憂鬱症、恐慌症隨時潛伏身後;癌症、腦 ... ○二年一月,蕭碧華的身體對她發出警訊,但是她沒有理會身體的埋怨,繼續拚命 ...
習慣迴路焦慮症喝酒南一國中國文課文下載信誼出版社好孕袋腦疲勞治療耳鳴恐慌症強迫症如何協助焦慮症患者面對恐慌症信誼會員 健康養生 黃斑部皺褶 纖維膜Alma #cosplay健康養生 國健署 女人
健身教練池田塔妮亞瘦下25公斤:因為我想「如果再這樣下去,人生就是一種浪費!」...
Tania在大學時期減肥,畢業後找到工作並進入職場,在東京擔任一名需要出差海外的銷售專員。然而,她的人生在這個時候再次發...
開白內障走個人化療程搭配不同功能性人工水晶體人生下半場依舊精彩-優活健康網
白內障是隨著年紀增長不可逆的退化現象,通常在50歲之後因為自然老化而慢慢形成。所幸白內障手術已是相當成熟,近年來更發展...
30年來照顧腦麻兒哥哥吃飯、大小便...弟弟崩潰告白:我當然愛哥哥,但我也想要有...
photos放大顯示自99年開始,憨老家庭服務走訪了許多住著長者與年長智能障礙者的家庭。我們常常擔心在獨留一位長者及一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