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小孩都該知道!醫學博士楊定一:想要健康的生活,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感恩」
楊定一博士,有許多特殊的人生經歷,早年攻讀西醫,近年則融合西醫觀點及東方哲學,提倡「預防性醫學」,教人如何養生;而楊博士在育兒上,也有一套融合愛及科學的方法:「讀經教育」,讓三個孩子從小不但表現優異,並且熱心公益。
見到楊博士本人,好像位溫文儒雅的大學教授,有滿腹的學問,卻教給人相當簡單的人生道理。
楊家的育兒機密?「快樂」
三個孩子的出色表現,往往讓許多人好奇楊定一是否有一套「育兒機密」,不過楊博士最看重的,是孩子的「快樂」:「要孩子保持快樂不容易,但我認為這比什麼都重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許多來自環境、朋友、學校的壓力,因此孩子如何應用EQ,調整自己的感受而快樂起來,是相當重要的能力,而非只看孩子的智育表現。
「我認為每個小孩都有『多才』,是多層面組合的,所以不能光用功課、單一的層面去看孩子的發育,而是要多方面成長,並有所成就;而成就則有助於孩子產生正向情緒,所以如何去引導孩子、並培養興趣,這是每個家長都要做的功課。」
photos放大顯示
少讀書,多玩多動手
在楊家,不意外的,這個家庭不常看電視,但有很多「動手」的活動:「孩子小時候常在地板玩,扮家家酒、畫畫、雕刻……,我們每個人都有些小作品,我認為『動手』是重要的,所以我喜歡小孩多玩一點,少讀書。」
楊定一接著說:「這些也是蒙特梭利、華德福的理念,孩子的發育不是用邏輯、考試去建構,但孩子會用肢體、唱歌、演戲來表達及學習。也可以讓小孩縫衣服、洗碗、整理,不只是可以靈活手腳,同時也教育孩子勤快,並且刺激大腦平時刺激不到的部分。」
楊定一更開心的分享,「煮飯也很好,我的二兒子好期待煮飯,教給他一些配方,我會跟他說,這是機密喔!不可以跟別人說喔!小孩子很可愛,覺得收到一個寶,就不會講出去。現在他長大,在MIT比料理,每次都得獎,他總是跟人說『這是我們家的祕方食譜』,哈哈……。」
磨練,才能完整孩子的人生
大女兒楊元寧是業餘模特兒,高中時曾在紐約時裝周走秀,不過模特兒的工作實際上是相當辛苦的,對此,女兒曾表示,父親支持她從事模特兒的工作,因為「能吃點苦很好」,楊博士說,「人生要是沒有走過人家的痛苦,沒碰一下釘子、沒看過別人的臉色,那麼這樣的教育就不完整。坦白講,我們大人都會有保護的心態,明知孩子接下來會跌倒,怎麼會不去預防?但我總是經常修正自己,提醒自己要放寬心,這些都是孩子人生必經的過程,要是光有甜蜜、沒有苦痛,那麼一個人不會成長。」
因此楊定一在孩子還小時,就常帶著他們從事公益活動、當志工,並且鼓勵孩子打工,「要不斷的創造這個環境,讓小孩可以多磨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去打工,當他們進入社會,自己有些收入,也才會有經濟的概念。」
另外在美國常有華人朋友問他,「我家的孩子樣樣都表現不錯,可是我該怎樣刺激他,讓他更好?」楊博士總是跟對方說:「不要刺激你的孩子更多,要刺激他更少──多做些志工吧!」
「當志工、多做些好事,或者學習辦活動、接觸大自然、多跟同學互動……,這樣他的人生經驗會比較完整、也比較快樂。我們華人常常只重視讀書,但情緒的層面卻相當缺乏,不能因為成績很好就忽略掉別的部分,如果只會讀書,那麼他會很安靜,卻不是個領導人。」楊定一的這席話,讓我們想到了他的大女兒楊元寧,由於熱心服務與幫助他人,更贏得由全校250位同年級生票選的「羅斯奈爾獎」(Russ Neil Award),人緣好可見一斑。
楊定一博士,有許多特殊的人生經歷,早年攻讀西醫,近年則融合西醫觀點及東方哲學,提倡「預防性醫學」,教人如何養生;而楊博士在育兒上,也有一套融合愛及科學的方法:「讀經教育」,讓三個孩子從小不但表現優異,並且熱心公益。
見到楊博士本人,好像位溫文儒雅的大學教授,有滿腹的學問,卻教給人相當簡單的人生道理。
楊家的育兒機密?「快樂」
三個孩子的出色表現,往往讓許多人好奇楊定一是否有一套「育兒機密」,不過楊博士最看重的,是孩子的「快樂」:「要孩子保持快樂不容易,但我認為這比什麼都重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面臨許多來自環境、朋友、學校的壓力,因此孩子如何應用EQ,調整自己的感受而快樂起來,是相當重要的能力,而非只看孩子的智育表現。
「我認為每個小孩都有『多才』,是多層面組合的,所以不能光用功課、單一的層面去看孩子的發育,而是要多方面成長,並有所成就;而成就則有助於孩子產生正向情緒,所以如何去引導孩子、並培養興趣,這是每個家長都要做的功課。」
photos放大顯示
少讀書,多玩多動手
在楊家,不意外的,這個家庭不常看電視,但有很多「動手」的活動:「孩子小時候常在地板玩,扮家家酒、畫畫、雕刻……,我們每個人都有些小作品,我認為『動手』是重要的,所以我喜歡小孩多玩一點,少讀書。」
楊定一接著說:「這些也是蒙特梭利、華德福的理念,孩子的發育不是用邏輯、考試去建構,但孩子會用肢體、唱歌、演戲來表達及學習。也可以讓小孩縫衣服、洗碗、整理,不只是可以靈活手腳,同時也教育孩子勤快,並且刺激大腦平時刺激不到的部分。」
楊定一更開心的分享,「煮飯也很好,我的二兒子好期待煮飯,教給他一些配方,我會跟他說,這是機密喔!不可以跟別人說喔!小孩子很可愛,覺得收到一個寶,就不會講出去。現在他長大,在MIT比料理,每次都得獎,他總是跟人說『這是我們家的祕方食譜』,哈哈……。」
磨練,才能完整孩子的人生
大女兒楊元寧是業餘模特兒,高中時曾在紐約時裝周走秀,不過模特兒的工作實際上是相當辛苦的,對此,女兒曾表示,父親支持她從事模特兒的工作,因為「能吃點苦很好」,楊博士說,「人生要是沒有走過人家的痛苦,沒碰一下釘子、沒看過別人的臉色,那麼這樣的教育就不完整。坦白講,我們大人都會有保護的心態,明知孩子接下來會跌倒,怎麼會不去預防?但我總是經常修正自己,提醒自己要放寬心,這些都是孩子人生必經的過程,要是光有甜蜜、沒有苦痛,那麼一個人不會成長。」
因此楊定一在孩子還小時,就常帶著他們從事公益活動、當志工,並且鼓勵孩子打工,「要不斷的創造這個環境,讓小孩可以多磨練,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去打工,當他們進入社會,自己有些收入,也才會有經濟的概念。」
另外在美國常有華人朋友問他,「我家的孩子樣樣都表現不錯,可是我該怎樣刺激他,讓他更好?」楊博士總是跟對方說:「不要刺激你的孩子更多,要刺激他更少──多做些志工吧!」
「當志工、多做些好事,或者學習辦活動、接觸大自然、多跟同學互動……,這樣他的人生經驗會比較完整、也比較快樂。我們華人常常只重視讀書,但情緒的層面卻相當缺乏,不能因為成績很好就忽略掉別的部分,如果只會讀書,那麼他會很安靜,卻不是個領導人。」楊定一的這席話,讓我們想到了他的大女兒楊元寧,由於熱心服務與幫助他人,更贏得由全校250位同年級生票選的「羅斯奈爾獎」(Russ Neil Award),人緣好可見一斑。
楊定一博士,有許多特殊的人生經歷,早年攻讀西醫,近年則融合西醫觀點及東方哲學,提倡「預防性醫學」,教人如何養生;而楊博士在育兒上,也有一 ...
楊定一博士,有許多特殊的人生經歷,早年攻讀西醫,近年則融合西醫觀點及東方哲學,提倡「預防性醫學」,教人如何養生;而楊博士在育兒上,也有一 ...
醫學博士張璽:「甚好」與「尊重」是教養孩子的兩個重點。 ... 從自我成長環境,投射在孩子的教養上,張璽希望孩子體驗生活,再快樂一點點,唯二要求 ...
楊定一博士,有許多特殊的人生經歷,早年攻讀西醫,近年則融合西醫觀點及東方哲學,提倡「預防性醫學」,教人如何養生;而楊博士在育兒上,也有一套融合愛及 ... 不過無論是大人、小孩,想要健康的生活,第一步、以及最重要的一步, ...
對此,柯媽媽相信,家庭生活越單純、家人的陪伴越多,對孩子就越好。 柯文哲除了是台大醫學博士,也是台大醫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主任。不過鮮為 ...
雖然這樣逼著小孩吃東西好像已經成為常態,但這樣做不只有礙親子 ... 本身育有兩子的營養教育博士白小良,以專業的營養學概念為基礎寫出《教養 ...
2017年2月11日 — 楊定一博士,有許多特殊的人生經歷,早年攻讀西醫,近年則融合西醫觀點及東方哲學,提倡「預防性醫學」,教人如何養生;而楊博士在育兒上,也有一套 ...
日本銷售突破500000本,最強自然飲食育兒法! 改善體質,增強抗壓力,給孩子無病人生 似是而非的飲食迷思,可能拖垮身心發展! 波菜與豬肝,能改善孩子的貧血?
書名:哈佛媽媽的海豚教養法:醫學博士超過15年潛心撰寫,從內在驅動孩子迎向21世紀的關鍵技能!,簡介:☆2015年國際圖書大獎家庭教育類第1名 ☆《時代週刊》《華盛頓 ...
2009年8月1日 — 雅惠夫妻為了孩子升大學選填志願,鬧得很不開心,孩子志在工業設計,爸媽卻希望他讀醫科,甄試時親子已經有很大的衝突,孩子為了抗議爸媽的蠻橫, ...
內容簡介. 清楚圖解+照護重點+就醫關鍵時刻醫學博士告訴你小兒疾病知識與新手父母Q&A 用圖解教你判斷小兒常見疾病及居家照護法, 穩下心來的父母,才有力氣陪孩子擊 ...
2019年1月9日 — 遭遇虐待與創傷的兒童,最需要健康的社群以緩解幼年時期的痛苦。有些精神科醫師雖然出於好意,但若急著在孩子遭遇創傷後立刻強迫他們「敞開心胸」 ...
內容簡介印度古老醫學的飲食法帶你克服食安時代42個飲食秘訣,養育身心健康的寶寶日本銷售突破500000本,最強自然飲食育兒法!改善體質,增強抗壓力,給孩子無病人生 ...
楊定一養生餐楊定一星座楊元寧博士心靈課程台北楊定一讀書會二十三楊定一呼吸瑜伽心靈成長講座楊定一研究楊定一修行唯識楊定一 宜蘭 全瓷冠兩性關係 針灸台大痔瘡微創
何時可以恢復正常生活?陳時中曝6大方向7/1起維持戴口罩措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6/29)公布國內新增42,20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42,112例本土個案及9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
找回健康體態花慈量身打造同仁增肌減脂計畫-TCnews慈善新聞網
為了促進職場同仁健康,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推動同仁減重班計畫從2010年至今,每年幫助100位BMI>24體重異常的同仁減重,...
從插鼻胃管、導尿管到重新站起來!職能治療師透露:讓長輩遠離臥床生活的關鍵
photos放大顯示銀髮族專賣店樂齡網「樂齡自立生活展示中心」正式開幕,張慶光總經理偕眾佳賓共同見證銀髮族自立生活新希望。...
流感疫苗接種李秉穎:防染病還可防心血管疾病|生活
2023/10/217:13(10/714:47更新)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2日指出,近年國內外研究顯示,流感疫苗不僅可防染病,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