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降7成!第一名神經內科醫師教你預防「腦退化」
photos放大顯示
攝影:張家毓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民國105年失智症人口已逾26萬人,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台灣失智症協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計(105年至150年)」資料,加上失智症5歲盛行率推估:未來45年,台灣失智人口數以平均每天增加36人、每40分鐘增加1位失智者的速度成長。
有一位醫生,卻讓許多病患和家屬,在失望低谷中看見一線希望。
他是陳右緯,現任壢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在《良醫健康網》近4萬筆網友票選中,陳右緯醫師獲得「神經內科」分享數第一名好醫師的肯定,曾創下讓一位在3個月內急速失智的70歲老伯伯,手術後完全恢復記憶的驚人成績。
當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幾乎人人都可能面臨失智症問題,有什麼是民眾這端可以做的努力?關於「失智症」的大小問題,今天就請「專為老人創造幸福的」陳右緯醫師,來為大家解惑!
失智會遺傳嗎?
過去有流傳說失智症其實一直都存在,只是以前人活不到那麼久,但現代人活比較久,所以才會發現有失智。失智到底會不會遺傳呢?
「這個流傳是有根據的!其實以前就有失智症出現,只是名稱不同,可能會稱他們叫『老番顛、老頑固』。」陳右緯解釋,失智的病因以原發性來講,仍有某些基因較易造成失智症狀。不過他表示,會造成失智的症狀也跟後天環境、飲食有關,「雖然臨床上把失智區分成退化性跟血管性,但有一部份是混合型的,就是有退化性同時也有一些血管性的病因。」
且西方人比華人遺傳失智的比率更高,早期的研究顯示,台灣超過65歲國人失智之盛行率為1.7%至4.3%,但在2014年發表的研究發現,超過65歲失智之盛行率為8%,已接近歐美超過65歲失智之盛行率為5%至10%。[1][2] [3]
長輩出現動作遲緩現象...如何判斷是失智症、還是其他疾病?
至於要如何判斷年長者動作遲緩,是因為失智還是有其他疾病?陳右緯舉例,「比如說病人動作比較緩慢的這個狀況下,可能要請病人腰椎去照一下X光,看是否有骨刺或腳周邊動脈循環不良、坐骨神經痛等症狀,因為病人也有可能合併這些疾病。」
陳右緯認為,病人確實有可能有多重疾病,像骨科、神經科或血管周邊動脈硬化等方面的疾病,這些都有可能造成病人行動較慢的現象;「但若病人有其他無法解釋的症狀,比如說手抖、轉彎困難、面具臉,這些問題或整個姿態有駝背、彎腰、小碎步...這些症狀的話,還是要請家屬帶來給醫師診治。」
他也提醒,若病患有多重的腦血管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糖、心臟病、高血脂等這些狀況,及智能上也有減低的情形,就一定要到醫院做進一步診斷。
如何防止腦袋退化?「銀杏」能改善失智? 多吃這7大好食、多參與社交活動
除了醫療能協助的部份,陳右緯也認為,「失智症當然要從作息、飲食的部分做起,有研究報告顯示地中海飲食、維他命E的攝取,可以降低失智症發生的機率。而其他避免血管性病變、避免腦部外傷的運動,也都能減緩失智的產生。」
關於「銀杏」是否能解決記憶力衰退問題?陳右緯特別提到,「銀杏對於失智症目前並沒有科學證實有療效!」他表示,若病患本身為原發性失智(即退化性失智),目前有健保給付藥物能延緩惡化,但無法完全恢復到原本的狀態,因為這是一個退化、老化的病程且會逐漸惡化,並不能靠吃銀杏來挽救。
photos放大顯示
【採地中海型飲食】
「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指出,地中海飲食被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的風險,甚至是整體死亡率,同時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下降約7成。
建議:
(1)多攝取蔬果、豆類、堅果、未精製穀類(維生素C、E及 B群)
(2)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來烹調或調拌沙拉,少食用飽和性脂肪
(3)多攝取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之魚類)
(4)不建議喝酒;有飲酒習慣者可飲用適量葡萄酒,但切勿過量。
*目前不建議長時間、高劑量從飲食以外的來源進行補充維生素或深海魚油,以免過量而造成副作用。
photos放大顯示
攝影:張家毓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民國105年失智症人口已逾26萬人,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台灣失智症協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華民國人口推計(105年至150年)」資料,加上失智症5歲盛行率推估:未來45年,台灣失智人口數以平均每天增加36人、每40分鐘增加1位失智者的速度成長。
有一位醫生,卻讓許多病患和家屬,在失望低谷中看見一線希望。
他是陳右緯,現任壢新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在《良醫健康網》近4萬筆網友票選中,陳右緯醫師獲得「神經內科」分享數第一名好醫師的肯定,曾創下讓一位在3個月內急速失智的70歲老伯伯,手術後完全恢復記憶的驚人成績。
當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幾乎人人都可能面臨失智症問題,有什麼是民眾這端可以做的努力?關於「失智症」的大小問題,今天就請「專為老人創造幸福的」陳右緯醫師,來為大家解惑!
失智會遺傳嗎?
過去有流傳說失智症其實一直都存在,只是以前人活不到那麼久,但現代人活比較久,所以才會發現有失智。失智到底會不會遺傳呢?
「這個流傳是有根據的!其實以前就有失智症出現,只是名稱不同,可能會稱他們叫『老番顛、老頑固』。」陳右緯解釋,失智的病因以原發性來講,仍有某些基因較易造成失智症狀。不過他表示,會造成失智的症狀也跟後天環境、飲食有關,「雖然臨床上把失智區分成退化性跟血管性,但有一部份是混合型的,就是有退化性同時也有一些血管性的病因。」
且西方人比華人遺傳失智的比率更高,早期的研究顯示,台灣超過65歲國人失智之盛行率為1.7%至4.3%,但在2014年發表的研究發現,超過65歲失智之盛行率為8%,已接近歐美超過65歲失智之盛行率為5%至10%。[1][2] [3]
長輩出現動作遲緩現象...如何判斷是失智症、還是其他疾病?
至於要如何判斷年長者動作遲緩,是因為失智還是有其他疾病?陳右緯舉例,「比如說病人動作比較緩慢的這個狀況下,可能要請病人腰椎去照一下X光,看是否有骨刺或腳周邊動脈循環不良、坐骨神經痛等症狀,因為病人也有可能合併這些疾病。」
陳右緯認為,病人確實有可能有多重疾病,像骨科、神經科或血管周邊動脈硬化等方面的疾病,這些都有可能造成病人行動較慢的現象;「但若病人有其他無法解釋的症狀,比如說手抖、轉彎困難、面具臉,這些問題或整個姿態有駝背、彎腰、小碎步...這些症狀的話,還是要請家屬帶來給醫師診治。」
他也提醒,若病患有多重的腦血管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高血糖、心臟病、高血脂等這些狀況,及智能上也有減低的情形,就一定要到醫院做進一步診斷。
如何防止腦袋退化?「銀杏」能改善失智? 多吃這7大好食、多參與社交活動
除了醫療能協助的部份,陳右緯也認為,「失智症當然要從作息、飲食的部分做起,有研究報告顯示地中海飲食、維他命E的攝取,可以降低失智症發生的機率。而其他避免血管性病變、避免腦部外傷的運動,也都能減緩失智的產生。」
關於「銀杏」是否能解決記憶力衰退問題?陳右緯特別提到,「銀杏對於失智症目前並沒有科學證實有療效!」他表示,若病患本身為原發性失智(即退化性失智),目前有健保給付藥物能延緩惡化,但無法完全恢復到原本的狀態,因為這是一個退化、老化的病程且會逐漸惡化,並不能靠吃銀杏來挽救。
photos放大顯示
【採地中海型飲食】
「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指出,地中海飲食被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的風險,甚至是整體死亡率,同時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下降約7成。
建議:
(1)多攝取蔬果、豆類、堅果、未精製穀類(維生素C、E及 B群)
(2)使用橄欖油等未飽和油脂來烹調或調拌沙拉,少食用飽和性脂肪
(3)多攝取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之魚類)
(4)不建議喝酒;有飲酒習慣者可飲用適量葡萄酒,但切勿過量。
*目前不建議長時間、高劑量從飲食以外的來源進行補充維生素或深海魚油,以免過量而造成副作用。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民國105年失智症人口已逾26萬人,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台灣失智症協會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 ...
【多運動】 每週規律地從事2次以上的運動,對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都有保護作用,其相對風險下降近6成。 建議:維持每週2~3次以上規律運動的習慣 ...
神經內科醫師:阿茲海默症機率降40%,有益補腦的5種食物 ... 是中年後發胖,與阿茲海默症發生具有正相關,體重超過標準越多,風險係數越高。
【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降7成!第一名神經內科醫師教你預防「腦退化」】.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民國105年失智症人口已逾26萬人,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 ...
【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降7成!第一名神經內科醫師教你預防「腦退化」】.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民國105年失智症人口已逾26萬人,大約每100人就有1人罹患 ...
談到失智症,從過去大家印象較多的是到神經內科的門診接受診斷及治療。 ... 切勿自行斷藥或是自行加藥,反而有可能造成藥物戒斷或是藥物過量的風險。 .... 部定助理教授陽明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國際阿茲海默氏症協會(Alzheimer's ...
養生專欄☀失智症☀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雖然都是腦部疾病,有某些症狀有點類似,但在發病初期的症狀還是不太一樣,腦神經內科林志豪醫師告訴您各有 ... 這型盛行率第2、死亡率卻最高 · 助阿茲海默症風險減53%,8種吃法抗失 ...
高點建國醫護網,神經內科,阿茲海默症,腦退化,老人癡呆,基因突變,神經內科,腦組織 ... 護研所,二技護理,醫師國考,營養師,放射師,物治師,私醫聯招,私醫插大,名師帶領,年年榜 ... 的一級親屬在80~90歲時約有50%發病,風險是那些無家族史AD的2~4倍。
2018年10月31日 — 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內科林志豪醫師表示,所幸張姓阿嬤與家人警覺早,來到門診接受認知功能評估後,確診為輕微阿茲海默型失智症,利用阿茲海默症的藥物可 ...
腦部影像檢查可幫助醫師診斷患者的失智症類型,如阿茲海默症患者經常可於磁振造影中,看見大腦萎縮的情況,特別是額葉及顳葉區域;血管性失智症則可看見腦中風的病灶, ...
2017年1月26日 — 「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指出,地中海飲食被證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某些癌症的風險,甚至是整體死亡率,同時阿茲海默症發病的相對風險下降約7成。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常見記憶、思考和行為方面腦退化性疾病,是老人癡呆最常見的病因。患者會逐漸失去記憶和影響判斷力、精神難集中、語言能力 ...
2023年3月14日 — 臺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副教授王嚴鋒:「目前主流的學說認為,在大腦裡頭的類澱粉沉積,造成神經元的毒害,在阿茲海默氏症的病生理有重要的角色。
2023年4月5日 — 來賓:花蓮慈濟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羅彥宇熱議話題: •阿茲海默症看眼睛就知道?權威醫師解析! •阿茲海默症就是失智症嗎? •阿茲海默症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
2023年2月17日 — 樂生療養院副院長、神經內科醫師莊毓民指出,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每12人就有1人失智,大部分患者屬於「阿茲海默症」的退化性失智,且近年來歐美長期追蹤 ...
2017年8月29日 — 倘若平日已在神經內科門診就醫,而近來出現失智症狀,那麼建議應先和原主治醫師討論,釐清病情。切勿自行斷藥或是自行加藥,反而有可能造成藥物戒斷或是 ...
葉伯壽ptt失智症醫生推薦新竹高雄失智症門診新竹神經內科推薦台中失智症門診葉伯壽評價失智就醫失智症醫生推薦新竹台大神經內科醫生推薦新竹台大神經內科醫生 違反需求法則例子催淚古裝劇急性 中風 病人 及 家屬 支援 小組
英研究:吃蜂蜜可降低脂肪肝風險!醫:這種人不要亂吃蜂蜜
你喜歡蜂蜜嗎?許多甜品都會和蜂蜜結合,不少人也愛喝蜂蜜水。而近期刊載在《英國營養學期刊(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
10招好睡技巧學起來!睡前做這些事好入睡降低心臟病、中風、癌症風險
你很容易入睡嗎?還是需要一段時間才睡得著?有些人說他任何地方都可以入睡,有些人則需要一定的睡眠環境才能睡個好覺。良好...
別當讓老婆血壓升高的老公!心血管專科醫師:9種性格老公,請注意老婆健康
photos放大顯示「就算是妻子發高燒臥病在床,還是總喊著飯在哪」、「小孩子不乖都是妳的問題!」、「自己總是玩到半夜,但卻...
網紅拉筋減肥8公斤,竟然也長高了!醫師認證有效果,人人都有用挺腰運動更有效
已經過了生長期還能長高?日本網紅想要減肥,利用拉筋的方式不僅體重大降8公斤、體脂減13%,意外發現還長高了!因此在網路...
年前加班趕工?家醫科醫師:熬夜前,先做這件事,不傷身體免過勞
photos放大顯示熬夜前:1.白天先補眠:部分的人在白天預先睡1~2小時,晚上的睡眠需求就會變少,可以減輕熬夜的痛苦。2.宵夜...
「我都已經關說了,為什麼病還是沒有好?」重症醫師陳志金:你不知道的醫療現場秘...
在醫療上,我把喜歡關說、走後門的人,稱為「VIP症侯群」。雖然每個人一天都是24小時,但VIP的時間就是比較寶貴,他們通常就...
別讓嬰兒床變成寶寶的「絕命終結站」!小兒科醫師的10個忠告,尤其別再用這種床了
驚悚電影絕命終結站擅用各種離奇的意外死亡橋段,勾起觀眾對於環境中隨時可能發生意外的恐懼,因而造成一時轟動,也連拍了好...
溫柔過頭變媽寶!為什麼台灣男人變「娘」了?婦產科醫師有解...
photos放大顯示台灣男人怎麼了?日前上了某個電視節目,那集主題談論「台灣男人的優缺點」,從幾位外國人的眼中,新世代的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