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80歲老人的自省:我錯了,不該利用關係「加號」,名醫一個上午看100多人,怎麼可能仔細看
photos放大顯示
我在兩年前接受心導管支架後,仍然無法完全改善胸悶的問題,不知該如何治療才能根本解決,實在讓我困擾不已。
長期門診追蹤用藥,我固定每天早晚測量血壓脈博,我發現我的脈博始終偏低,我很擔心心臟一直如此緩慢的跳動,會不會突然就停了。我對多年看診的這位大學醫院心臟科名醫多次反應,但他始終認為這樣很正常,不願意幫我換藥。有一次剛好碰到這位醫生請假出國,我便換了同一個大學醫院年輕、病人較少的心臟科醫生看診。這位新的醫生把我原先吃的藥檢視了一遍,建議我,「停吃其中的二種藥,脈博太低的狀況應該即可改善,觀察一週再回診」。這一週中,果然如這位醫生所預測,之前平均每分鐘45的脈博,回到了65,而這種胸悶的不舒服感覺都豁然而癒,一切就有如這位醫生所預言地,我順利康復。
我很感恩可以遇到這位醫生,雖然他較年輕,可能經驗與知名度不如我本來的醫生,但是他用心傾聽病人的提問,提供專業的醫療建議,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經過此事,我把兩位醫生的看診方式做了比較,也慢慢能體會是台灣的醫療制度出了問題。有時候,一個醫生,尤其是這種大醫院的「名醫」,一個上午或下午的門診,要看100多個病人;醫生是人不是神,在這麼短的時間裡怎有可能去關注每一個病人的情形?面對病患過多的問題,怎有可能不會感到不耐煩?怎有可能會有時間去查看病人之前的病歷或檢查結果等,這種人滿為患的情形下,會發生疏失的確在所難免。但是,是誰造成了「一個醫生需要看那麼多病人,醫師不勝負荷而造成醫療品質的低落?」
我們必須承認, 我們社會許多人都對「大醫院」或「名醫」有種迷思,而造成我們樣樣問題都想找「先進醫療設備最多的醫學中心」、「家喻戶曉的明星醫生」,而事實上有些時候,我們的問題並不需要找「大醫院」或特別專長的「名醫」就可以解決,而因為我們的「濫用」這種台灣健保的「方便」、「便宜」,以致於這種大醫院的好醫生需要看的病人越來越多,而超過他們的負荷量。坦白說,我們一般人看病有時候都會想利用關係加號,這也無形中帶給醫生無法預期的負擔,而在單位時間內要看的人數增加,造成莫大的壓力。但我這次的經驗才使我警覺到,當這些名醫不得不看病越來越快時,我們有多少人會因為他們硬擠出時間的「好意」,卻實際上無法好好看病時,我們可能因為他們的「疏忽」,而造成對我們的傷害。
在此我也想分享一位也是80幾歲的老朋友告訴我最近的就醫經驗。
他因為解尿有困難,看了一位泌尿科名醫。醫生只聽了他幾句話,就開了兩種藥。下次回診時他告訴醫師,他最近早上起床發現褲子濕濕的,想不到這位醫師二話不說,又給他加了一種藥。結果口乾舌燥,心神不寧。最後實在受不了,找了附近的診所,這位醫生告訴他那三種藥都停用,而給他新開了六種藥,而吃了兩天以來,白天覺得嗜睡、疲累,而當他請朋友幫他上網查看時,發現這些都是止痛、安眠、抗焦慮等他並沒有的問題。後來他與看他多年的神經內科醫師討論這問題時,他才瞭解他之前的口乾舌燥,心神不寧的問題在停了最先泌尿科醫師所開的那三種藥之後,已經大有改善,也證明了那可能是這幾種藥的副作用。而後來他也在這位神經內科醫師的解釋下,放心地把這才吃了兩天的藥停掉,而這幾天情況也有改善。
最後,我想分享我們幾位老人討論就醫看病的心得。最重要的是醫師有沒有好好看我,聽我訴說我的困難,並檢查我的身體,讓我了解我到底有什麼毛病,而絕對不是一定要開藥或安排高科技的檢查。因為藥物常常都會有副作用,多吃藥不見得就比較好,尤其是我們年紀大的人,更需要小心吃藥;而不必要的檢查也有風險,並且也增加健保的資源消耗或我們自費的財物損失。只要看得出這醫生關心我們,能讓我們與他溝通,值得我們信任,我們也不會因為他不認為我們的情形需要再多吃藥、多做高科技的檢查,而感到不安。
本文獲「醫病平台」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民報》
專欄簡介_醫病平台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
如蒙賜稿,請寄:[email protected],文章字數 1500-2000。
因篇幅有限,本報保留刪節權,一經採用,刊出後奉上薄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如欲以筆名發表,煩請註明筆名與真實姓名)、簡單的自我介紹、身分證字號、通訊及完整戶籍地址(包括里或村、鄰)、聯絡電話和電子信箱,以及銀行(註明分行)或郵局帳號,若要捐出稿費也請附上受款單位及帳號,也可直接贈與「醫病平台」。
專欄文章列表>>
有時候,一個醫生,尤其是這種大醫院的「名醫」,一個上午或下午的門診,要看100多個 ... 坦白說,我們一般人看病有時候都會想利用關係加號,這也無形中帶給醫生無法預期的 ... 最後,我想分享我們幾位老人討論就醫看病的心得。
我在兩年前接受心導管支架後,仍然無法完全改善胸悶的問題,不知該如何治療才能根本解決,實在讓我困擾不已。長期門診追蹤用藥,我固定每天 ...
你沒遇過診所名醫光排隊要兩天前去排,中途71F 03/24 06:24. → JingP: 兩天前? .... ppegg: 戲稱加號單一張值2000… → hn9480412: 你可以 ... 噓SeTeVen: 聽說天龍老人會去排隊賣號碼牌134F 03/24 07:58. 推wishlpl: 台大急診 ...
所以若你是初診病患要看某醫師,盡量在上午求診。 ... 請醫師給加號單加掛:多半會失敗,因為患者太多,醫師沒辦法在大約 .... 很多名醫提供的門診時間實在少得可憐,往往一個星期才看兩節門診, ..... 有時會有上腹痛及嘔吐,鼻子及咽喉輕微疼痛,後期會有乾咳,抵抗力不好的小孩老人有時會有嚴重併發症導致死亡。
一名罹癌的單親媽媽,每天上午7點多送孩子上學後,才能到醫院現場掛號. 3個月 .... 排不到號碼的,只好央求醫師加號,多數名醫大多會臨時加號,免得病人淚灑診間.
搶看名醫… ... 名醫迷思… ... 一邊移動不便的右腿席地而坐,在醫院門口忍受著陰雨風寒,等待著上午掛號。 ... 台大訂出遊戲規則,清晨5點40分抽「號碼單」,7點45分開放現場掛號,掛號 ... 病人到診間要求加號,都由護理師先過濾。
有時候,一個醫生,尤其是這種大醫院的「名醫」,一個上午或下午的門診,要看100多個 ... 坦白說,我們一般人看病有時候都會想利用關係加號,這也無形中帶給醫生無法預期的 ... 最後,我想分享我們幾位老人討論就醫看病的心得。
我告訴了他醫師的名字,並請他自行上網查醫師的門診時間和掛號, ... 醫師加不加號,有他自己的原則,有的醫師會給一大早就在診間等加掛的人 ...
懇請幫忙*門診現場加號(至診間向護理師拿取加號單) 初診:未曾在北醫婦產科看診複診: ... 北醫. 周二上午不開放加號(因下午有手術安排). 周三 14:00-14:30(初診)及( ...
... 棟醫療大樓(立夫、癌症) 早上5點半開始抽現場掛號的號碼牌然後7點開放掛號 ... 的醫生初診所以我想知道早上5點半抽號碼牌大概現場會有多少人等候 ... miayao417: 一般客滿的都是心臟外科腦科眼這種老人比較難排 04/13 16:22.
成大醫院弘光學士後護理面試日照中心成本中國醫藥學院電話長庚醫院圖書館二技護理系排名宜蘭失智症協會日照中心收費台東縣長照申請北榮chief round 胡蘿蔔素 上限超極光活粹晶露50ml台北市二胎補助
租屋20幾年,女兒一出嫁房東就請他搬...台灣房東不想租老人,不買房真的可以嗎?
photos放大顯示最近讀了一本書:《上班族不買房,過富裕人生》,我倒不是被「富裕過人生」這幾個字所吸引,而是好奇沒有自己...
郭子乾自曝骨質疏鬆、膝關節退化!院長級骨科名醫曝1方法延緩骨鬆慢跑會加速退化...
58歲的藝人郭子乾,日前在節目中,自曝拍戲時椎間盤突出,痛到「感覺像半身不遂」,就醫檢查也發現,骨密度T值為-2.7,診斷...
吃完飯就胃痛…「胃潰瘍」會變胃癌嗎?20年名醫:有這5種狀況別再拖,快去看醫生吧!
photos放大顯示來源:dreamstime胃潰瘍—離癌症最近的一種潰瘍病 提起潰瘍,很多人會想起口腔潰瘍,不就是上火了嗎?有什麼要...
軟骨素可以「吃骨補骨」,預防骨質疏鬆?家醫科名醫吳至行告訴你:骨骼保健食品的...
photos放大顯示近年來,由於全台多位骨鬆良醫的投入,越來越多民眾了解骨質疏鬆症可能帶來骨折等重大威脅,不過成大醫院家庭...
愛在疫起時/毛巾操名醫響應社區PCR採檢卻惹議呂紹達「做對的事」義無反顧
新冠肺炎本土確診人數已經破百萬,每天確診人數激增屢屢創新高,許多快篩陽性的民眾蜂踴擠到醫院急診等快篩,也擠壓了許多重...
浴血大叔、插管老人、哭聲呻吟聲四起...深夜急診教我參透什麼叫「財富」
photos放大顯示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片來源:商業周刊/賴建宏攝周六深夜00:30站長因過敏引發急性氣喘,被送往台北馬偕醫院...
身心靈名醫傳授護眼「6祕訣」!吃「這蔬菜」防老花、白內障常閉眼防衰老
英國《每日郵報》曾公布一份「人體器官衰退時程表」,其中肝臟最耐操,要到70歲才開始老化,男性攝護腺50歲後走下坡,眼睛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