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者在疫情之下非瘦不可?小心被新冠肺炎盯上!
photos放大顯示
全球疫情持續延燒近兩年,台灣也在五月開始從過去的防疫模範生,演變至本土大爆發,罹患率及死亡率直線上升,第三級疫情警戒延長至7月12日,民眾強化自我保護的狀態,而前線醫療人員與相關人員也持續打仗模式。民眾防疫除了基本的口罩、洗手、保持人與人的距離等保護衛教外;對於醫療面,除了前線要做『篩檢』、『確認』、『隔離』、『治療』,以及最近不斷討論的『疫苗』接種。在進行資料研究和分析後,根據統計至2011年6月15日止的數據值得討論:1. 台灣確診人數13,241人,死亡人數460人死亡率3.47%,與國外統計2.16%相比死亡率偏高。2. 男性死亡人數313人;女性147人,男性高於女性。3. 有慢性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等)佔死亡率8成以上。4. 老年人是高風險死亡族群,但在青壯年死亡案例,有慢性病與「肥胖」高達8成以上。綜合以上統計,死亡率偏高原因,有一部分來自死亡率高的變種的病毒,老人和慢性疾病的個案,免疫力差與慢性疾病造成的,因男性吸煙者居多,吸煙會削弱人體的免疫力和肺功能,為病毒造成可乘之機。除了年齡、性別以外,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是慢性代謝疾病與肥胖相關因子。
肥胖者遇上新冠肺炎易重症!針對確診者研究,國外與台灣統計皆發現,在青壯年人口中,在正常身體指數(BMI)24每增加1單位,就增加5%機率住院,10%機率進加護病房,也增加4%的機率死亡。「肥胖」不只是外觀問題,它隱藏在身下的代謝疾病,發生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及血脂異常的風險超過3倍,發生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膝關節炎及痛風也有2倍風險,所以這看似「壯」實而「虛」百受其害的胖身體,導致輕易被「Covid-19」盯上!
徐醫師小叮嚀:宅減重,肥胖走出去、病毒進不來!控制體重也是宅防疫的一環,宅在家也要動一動,不要賴在沙發上吃零食追劇喔!要定期量體重才不會讓體重往上飄,可配合線上課程定時做運動、均衡飲食外多吃高纖維及蛋白質等食物、多喝水,對於有代謝性疾病史個案,藥物更要遵循服藥,降低疾病風險,讓我們一起宅減重,肥胖走出去、病毒進不來、健康跟著來!
2021年6月28日 — 全球疫情持續延燒近兩年,台灣也在五月開始從過去的防疫模範生,演變至本土大爆發,罹患率及死亡率直線上升,第三級疫情警戒延長至7月12日, ...
2021年6月4日 — 家醫科醫師陳君琳在臉書指出,自2020年新冠肺炎襲捲全球,陸續有很多研究分析染疫與重症的風險關聯性。「肥胖」原本就是許多疾病的危險因子,而世界 ...
2021年3月4日 —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中壢天晟醫院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中心主任徐光漢表示,「胖」不只是外觀問題,更是隱藏在身上的風險,全球...
2021年3月5日 — 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中壢天晟醫院體重管理與代謝手術中心主任徐光漢表示,「胖」不只是外觀問題,更是隱藏在身上的風險,全球至今受疫情所擾,臨床也 ...
2021年6月23日 — 受到國內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許多民眾為了防疫減少出門,但在家久坐不動,加上嘴饞就狂吃零食,造成體重增加。
2021年6月23日 — 居家防疫小心肥胖找上門,壞處多多。根據美國調查顯示,因新冠肺炎住院的患者中,有近5成患者需要入住加護病房,而肥胖住院者較...
2021年5月31日 — 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除了每日確診者增加,就連染上新冠肺炎後死亡的數字也逐漸上升,而近日更發現除了年紀較高的長者是危險族群之外,肥胖及原先有高 ...
歡迎光臨等你來家1線上看標靶藥物分類藍 燈 投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