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搬重物閃到腰,下背痛發現脊椎已多處斷裂…醫師:骨鬆最怕髖部骨折,死亡率堪比癌症
photos放大顯示
陳阿嬤平時喜歡「拈花惹草」,自家陽台種滿各式各樣的盆栽;幾天前,當她彎腰搬花盆時,突然聽到身體發出「啪」的一聲,接著就開始下背疼痛。今年已經快70歲的她,原本以為只是筋骨太硬,所以才閃到腰,但這次疼痛感實在太強烈了,於是只好就醫。醫師幫她照了X光後,確認腰椎第一節已斷裂,也就是「脊椎壓迫性骨折」;更令人訝異的是,其實阿嬤的脊椎骨早已斷了7、8節,只是因為她太能忍痛,所以才沒發現而已!
髖部骨折臥床機率高 更恐因併發症致死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陳昆輝主任指出,臨床上,確實有很多老人家跟陳阿嬤的情況類似,最嚴重者,甚至脊椎已經斷了多節卻不自知。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兇手,其實就是「骨質疏鬆症」,當骨質隨著年紀不知不覺地流失,骨密度不斷地惡化,脊椎就隨時有塌陷、斷裂的危險。
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鬆脆弱性骨折的其中一種,而隨著年紀的不同,⻣鬆性骨折發生的部位也有所差異;50多歲時以腕部遠端尺橈骨骨折為主,60歲左右則是脊椎壓迫性骨折,一直到70歲時,髖部骨折就會逐漸增多。陳昆輝主任表示,髖部是承受身體最多重量的關節,一旦骨折,身體喪失承重能力,臥床的機率就非常高,甚至可能因併發症致死。根據統計,發生髖部骨折一年後的粗死亡率高達一成多,相當於乳癌三、四期的死亡風險。
年齡減體重大於20風險高 及早檢測掌握骨質狀況骨質疏鬆症是沉默的疾病,很多人雖然沒有症狀,卻早已是骨鬆的候選人。除了年紀大的長者及停經婦女之外,慢性病及癌症患者、缺乏運動或營養不良者、體重過輕及肌少症,都是骨鬆的高風險族群。陳昆輝主任建議,一個很簡單的評估方式是「如果體重大於或等於年齡,骨鬆風險較低;年齡大於體重,屬於中度風險;年齡減體重大於20,就屬於高風險族群。」,另一個評估方式是當家中長輩身高和年輕時相差4公分以上、駝背越來越嚴重或經常下背疼痛,最好盡快至醫院進一步檢查。
骨鬆篩檢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進行標準的骨密度檢測,利用T值來判斷骨質情況;偏鄕地區可以先做踝關節超音波檢查,經由初步篩檢找出高危險族群,再至醫院進一步確認。此外,臨床上還會根據患者的情況,家族史及骨折病史等,來判斷是否具有骨鬆風險;抽血檢測骨質是否有代謝過快或生長較慢等問題,則是骨鬆研究常用的方法。
世界衛生組織對骨鬆的定義為骨密度T值等於或小於-2.5,若再合併一個以上的骨鬆脆弱性骨折,就符合「嚴重性骨質疏鬆症」。不過,臨床上常見患者骨密度T值怎麼測都大於-2.5,卻發生多次骨折的情況;陳昆輝主任認為,骨鬆性骨折屬於「低能量創傷骨折」,也就是患者只要輕微地碰撞、站立高度跌倒,甚至彎腰或咳嗽,就可能導致骨折,且再次骨折的機率非常高,因此更要及早防治骨鬆。他建議,即使骨密度T值大於-2.5,只要有任何一節脊椎椎體高度變形差過20%時,就應該診斷為骨鬆,並且讓患者接受持續性的骨鬆照護及治療。
骨鬆治療如慢性病 持續進行才能避免骨折骨鬆治療是一場長期戰役,不管藥物或非藥物治療都要持之以恆,才能看見效果。陳昆輝主任提到,藥物治療可分為一線及二線用藥;一線用藥屬於抗骨質吸收劑,作用是減少骨質流失,目前有雙磷酸鹽類、單株抗體、女性荷爾蒙受體調節劑及女性荷爾蒙等種類;如果骨鬆問題更嚴重,就會開始使用二線用藥,也就是促進骨生成的藥物,像是甲狀腺素、硬化蛋白(sclerostin)抑制劑等。
「高血壓或糖尿病等慢性病藥物都須持續服用,骨鬆治療當然也不能中斷!」陳昆輝主任坦言,由於骨鬆未骨折前或骨折癒合後不痛不癢,原本就常有患者不按時回診或自行停藥,新冠疫情之後,中斷治療的情況就更為嚴重。他建議,疫情期間若家中長輩不願至大醫院就醫,可以利用遠距醫療、視訊或電話問診等方式,之後再請打滿三劑疫苗的家人至醫院拿藥;若是針劑的話,則可以協商住家附近診所幫忙施打。除了藥物治療,多攝取含維生素D,蛋白質及鈣的食物、多曬太陽以轉化維生素D2成為D3、多運動等,都是防治骨鬆的重要治療方式。
陳昆輝主任表示,防治骨鬆的主要目標是避免骨折,「英國研究指出,預防長者骨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讓他們戴老花眼鏡,視線清楚,就能大幅減少跌倒造成骨折的機率!」因此改善家中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例如避免浴室積水、加裝防滑設備、馬桶及浴缸側邊安裝扶手,以及使用感應燈具,避免長輩半夜如廁時滑倒。陳昆輝主任提醒,防疫之外也別忘了防治骨鬆,千萬別因為疫情就忽略骨鬆及骨折的危險性!
photos放大顯示
想了解更多骨質疏鬆症資訊,就看 全台骨鬆良醫。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TW-03476-PRO-2022-Sep
5 小時前 — 以為搬重物閃到腰,下背痛發現脊椎已多處斷裂…醫師:骨鬆最怕髖部骨折,死亡率堪比癌症 · 髖部骨折臥床機率高更恐因併發症致死 · 年齡減體重大於20風險高 ...
2021年10月20日 — 因為骨折導致患者的活動量降低,隨之而來的併發症如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常常接踵而至;以髖部骨折為例,第一年的死亡率竟然高達20%,比某些癌症都還要 ...
2021年4月14日 — 對骨科醫師而言,髖部骨折是最基本的手術,算不上困難,其致命的原因在於:. 跌倒後,因臥床而導致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瘡,加上患者本身的抵抗力 ...
了解髖部骨折最新資訊,專業見解與生活解方. ... 影/髖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20% 醫師提醒骨鬆唱給你聽 ... 風險高於乳癌、前列腺癌無聲無息隱形殺手─骨質疏鬆. 衛福部 ...
徐得愷台大尚禾診所ptt如何追女醫師王彥文醫師ptt王彥文爸爸冰敷注意事項髖關節骨折症狀冰敷是錯的馮琪淯分手高雄皮秒雷射價格 必哭 愛情電影 Netflix楽天イーグルス 放送有關物質使用障礙症的治療 原則 中,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有肝硬化、癌症病史40歲男腹痛、呼吸喘發現癌復發住院後因確診併敗血性休克去世
40多歲、有癌症及肝硬化病史男性,因發現有右上腹痛、呼吸喘、噁心等症狀,至急診診斷有膽道感染及癌症復發,期間快篩陽性,...
減肥一定要先減壓!前台大醫師:從85到65公斤,我這樣突破3個減肥瓶頸
photos放大顯示我的減肥史Ⅲ──我如何化解減肥路上的挑戰養成好習慣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首先要碰到的就是來自家人的阻力...
你聽過「癌症惡病質」嗎?癌症患者竟不適合喝雞湯...營養師解析:「癌症飲食4大原...
photos放大顯示癌症患者最需要擔心發生惡病質,可能會惡化病况,在抗癌道路上需要更多的體力,坊間傳說,癌症患者需要多吃魚...
3個孕婦有2個下背痛,原因出在這!婦產科醫師:用這個方法,治癒率近100%
photos放大顯示婦產科醫生的責任之一,就是讓受疼痛折磨的孕婦遠離痛苦,享受懷孕的快樂滋味,迎接新生命的到臨。可是自古以...
爸媽必看!從0~20歲,眼科醫師傳授「養出不近視孩子」的完全攻略
photos放大顯示這命題很難也很複雜!我儘量長話短說…首先要知道:你生下一個孩子,養到18歲上大學,近視率多高?不唬你,答...
研究證實:運動可以降血壓!醫師曝每天快走「這時間」收縮壓可降3~11mmHg
許多民眾都有血壓過高的問題,而運動無疑是增進心血管功能最好的方法之一!潮代診所家醫科暨肥胖症專科醫師陳韋螢表示,根據...
BNT疫苗技術提高CAR-T療效!不只治血癌胃癌、卵巢癌等固體癌症也傳捷報
免疫細胞治療是指靠著提升自己的免疫細胞功能和數量,達到治病和抗癌效果,不過療效並未受到醫界一致肯定,唯一較具實證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