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扭傷?復健科醫師:周末才路跑,最易運動傷害
全民瘋路跑,統計今年全臺有近430場路跑活動,在民眾瘋路跑,自以為更健康的同時,運動傷害門診的求診人數卻增加了10~15%,到底怎麼跑才能遠離膝蓋、腿部的痠痛與傷害,本次封面主題採訪骨科、復健科,請專業醫師告訴你。
photos放大顯示
跑步是人類最原始的運動,全球最偉大的長跑名將海勒•蓋博塞拉西(Haile Gebrselassie)曾說過「沒有跑步,就沒有生活」,至今被愛跑者視為路跑的圭臬。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是將路跑融入生活的知名實踐者,從33歲那年開始跑步,持續到現在跑了33年,甚至覺得跑馬拉松比得到諾貝爾獎還重要。平凡的你我,不見得有機會榮獲諾貝爾獎,但持續路跑有機會為自己完成一場馬拉松賽事。
全球路跑賽事幾乎天天有,少則六千人,多則數萬、數十萬人,像倫敦馬拉松每年吸引3萬以上的人參加,2014年的東京馬拉松更有超過31萬人報名,從中抽出3萬多名幸運跑者參與。國內的路跑場次一樣不遑多讓,統計2014年全臺有近430場路跑活動,一到例假日,由北到南,從東到西,各種路跑賽事強強滾,不少趣味路跑,像泡泡、甜點、彩虹、比基尼……等不同主題,增添了不少路跑樂趣,不愧為全民運動。
遠離運動傷害有撇步 了解致傷2大主因
跑步很簡單,穿上跑鞋,就可以邁開腳步向前跑,也因為門檻低,蔚為風氣後,運動傷害的門診案例明顯增加。國家代表隊隊醫、桃園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估計,因路跑導致運動傷害的求診患者比起過去增加10~15%,常見的受傷是膝蓋痠痛、腳踝韌帶扭傷、腳底筋膜炎。臺北醫學大學骨科部教授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志華表示,運動傷害的主要原因與過度使用及使用不當相關。
運動傷害原因一:過度使用
路跑時,會用到心肺系統、骨骼肌肉系統及心理因素,林瀛洲醫師指出,心肺功能有如車子引擎,一個人能跑多久,和引擎馬力有關。骨骼肌肉系統有如骨架,一副骨架能承受多少跑步的重量,和個人體重及跑步速度有關。心理因素有如催化劑,一個人「要」與「不要」跑的決定常取決於意志力,特別是路跑撞牆期階段,是繼續還是放棄,由意志力決定。無論是哪一種功能,只要超出了身體負荷,譬如胸悶、氣喘、膝蓋痠痛、腳無力,還繼續硬撐向前跑,關節、韌帶、肌肉、肌腱、骨骼的傷害就會出現。
路跑能帶動久坐室內的現代人到戶外運動、鍛鍊心肺功能,但陳志華醫師提醒,年齡超過50歲有心血管疾病,膝關節曾受過傷或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族群,必須很注意路跑的量及頻率,或等到病況痊癒、休養生息後再去路跑,以免再度受傷。
運動傷害原因二:使用不當
路跑看似簡單,其實不能草率,像穿錯鞋子跑步,水分補充不夠,大熱天跑步或反覆用錯誤姿勢跑步,都會提高運動傷害的機率。林瀛洲醫師尤其不贊成周末運動員參加路跑,這種人平常週一到週五,忙得身心俱疲,到了週末假日卯起來跑,甚至報名參加42K全馬比賽,結果最容易出現運動傷害。
全民瘋路跑,統計今年全臺有近430場路跑活動,在民眾瘋路跑,自以為更健康的同時,運動傷害門診的求診人數卻增加了10~15%,到底怎麼跑才能遠離膝蓋、腿部的痠痛與傷害,本次封面主題採訪骨科、復健科,請專業醫師告訴你。
photos放大顯示
跑步是人類最原始的運動,全球最偉大的長跑名將海勒•蓋博塞拉西(Haile Gebrselassie)曾說過「沒有跑步,就沒有生活」,至今被愛跑者視為路跑的圭臬。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是將路跑融入生活的知名實踐者,從33歲那年開始跑步,持續到現在跑了33年,甚至覺得跑馬拉松比得到諾貝爾獎還重要。平凡的你我,不見得有機會榮獲諾貝爾獎,但持續路跑有機會為自己完成一場馬拉松賽事。
全球路跑賽事幾乎天天有,少則六千人,多則數萬、數十萬人,像倫敦馬拉松每年吸引3萬以上的人參加,2014年的東京馬拉松更有超過31萬人報名,從中抽出3萬多名幸運跑者參與。國內的路跑場次一樣不遑多讓,統計2014年全臺有近430場路跑活動,一到例假日,由北到南,從東到西,各種路跑賽事強強滾,不少趣味路跑,像泡泡、甜點、彩虹、比基尼……等不同主題,增添了不少路跑樂趣,不愧為全民運動。
遠離運動傷害有撇步 了解致傷2大主因
跑步很簡單,穿上跑鞋,就可以邁開腳步向前跑,也因為門檻低,蔚為風氣後,運動傷害的門診案例明顯增加。國家代表隊隊醫、桃園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估計,因路跑導致運動傷害的求診患者比起過去增加10~15%,常見的受傷是膝蓋痠痛、腳踝韌帶扭傷、腳底筋膜炎。臺北醫學大學骨科部教授暨運動醫學科主任陳志華表示,運動傷害的主要原因與過度使用及使用不當相關。
運動傷害原因一:過度使用
路跑時,會用到心肺系統、骨骼肌肉系統及心理因素,林瀛洲醫師指出,心肺功能有如車子引擎,一個人能跑多久,和引擎馬力有關。骨骼肌肉系統有如骨架,一副骨架能承受多少跑步的重量,和個人體重及跑步速度有關。心理因素有如催化劑,一個人「要」與「不要」跑的決定常取決於意志力,特別是路跑撞牆期階段,是繼續還是放棄,由意志力決定。無論是哪一種功能,只要超出了身體負荷,譬如胸悶、氣喘、膝蓋痠痛、腳無力,還繼續硬撐向前跑,關節、韌帶、肌肉、肌腱、骨骼的傷害就會出現。
路跑能帶動久坐室內的現代人到戶外運動、鍛鍊心肺功能,但陳志華醫師提醒,年齡超過50歲有心血管疾病,膝關節曾受過傷或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族群,必須很注意路跑的量及頻率,或等到病況痊癒、休養生息後再去路跑,以免再度受傷。
運動傷害原因二:使用不當
路跑看似簡單,其實不能草率,像穿錯鞋子跑步,水分補充不夠,大熱天跑步或反覆用錯誤姿勢跑步,都會提高運動傷害的機率。林瀛洲醫師尤其不贊成周末運動員參加路跑,這種人平常週一到週五,忙得身心俱疲,到了週末假日卯起來跑,甚至報名參加42K全馬比賽,結果最容易出現運動傷害。
標籤: 膝關節, 十字韌帶, 斷裂, 膝蓋, 半月板, 運動, 手術, 軟骨, 韌帶, 肌力. ... 高雄市阮綜合醫院骨科醫師陳正彥說,天天鍛鍊的運動員都可能發生十字 ...
上班族放假愛運動,肌力不足,熱身不夠,小心周末運動員症候群。 ... 運動,骨科醫師提醒「周末運動員」可能因肌肉強度不足,導致嚴重運動傷害,「周末 ... 十字韌帶斷裂後第2到8周為恢復期,可開始進行肌力訓練,如將膝蓋慢慢彎曲, ...
走路、室內腳踏車、游泳、水中運動,多元組合,是保養膝蓋最好的方式。 ... 三十幾歲的陳小姐是愛運動的熟女,每天健走或跳有氧舞蹈,週末還爬山。最近一個月左膝前側隱隱 ... 幾天前爬山後右膝腫脹疼痛,經醫生診斷是退化性關節炎。醫生叮囑她,要 ...
跑步是人類最原始的運動,全球最偉大的長跑名將海勒•蓋博塞拉西(Haile Gebrselassie)曾說過「沒有跑步,就沒有生活」,至今被愛跑者視為路跑的 ...
調整運動方式及生活習慣,就能延長膝關節的使用年限,醫師建議自由式比蛙式不傷 ... 膝關節壓力;而在游泳時使用自由式比起需要反覆蹲踢的蛙式,較不傷膝蓋。
身體各大關節中,膝蓋是最常出狀況的關節之一。有骨科名醫說爬樓梯是最笨的運動,因為膝蓋會承受體重四倍的重量。這句話反映出「膝蓋是一種 ...
2021年7月13日 —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才剛宣布「微解封」,許多宅到發慌民眾已經蠢蠢欲「動」,醫師建議民眾外出運動前,記得先在家為膝蓋超前部署,至少每周要進行2 ...
2014年7月13日 — 路跑看似簡單,其實不能草率,像穿錯鞋子跑步,水分補充不夠,大熱天跑步或反覆用錯誤姿勢跑步,都會提高運動傷害的機率。林瀛洲醫師尤其不贊成周末運動員 ...
以膝蓋出現退化特徵的麥可為例,他雖可以選擇以游泳來做為替代運動,因水有浮力,不會造成膝蓋負擔,而且水的阻力大,對訓練肌肉非常有幫助;或改騎腳踏車,既能強化大腿肌 ...
2020年1月9日 —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醫師王思恆也說,不是所有的運動都會對膝蓋造成負擔,對於關節炎患者來說,應該避開高衝擊、高強度的運動,像是打籃球、跳舞、跑步 ...
2018年11月1日 — 運動可以刺激神經和肌肉,強化膝蓋部位的穩定性和協調性。如表所列,針對大腿和核心肌群的訓練可以有最好的效果;全身性的運動也很好,只是沒有 ...
2016年7月29日 — 在椅子上坐正,將小腿伸直,使膝蓋與地板平行,維持動作5~10秒後再慢慢放下,1天3循環,每循環15次,兩腳輪流進行,另,也可以在腳踝放置沙包增加重量, ...
因為運動能增強膝蓋附近的肌肉,除了更穩定關節,也保持住肌力的強度,如果再搭配適當的伸展還可維持肌肉彈性,增加柔軟度。不過,並非所有動作皆適合膝關節發炎者,例如 ...
2024年3月12日 — 吳凱文醫師表示,膝關節退化是一種常見的問題,但在許多情況下,運動仍然是可以進行的,並且對緩解症狀和改善關節健康非常有益。 膝關節退化改善1:低衝擊 ...
膝蓋退化的保養運動 ... 1. 游泳游泳的浮力可以緩減膝蓋壓力,且可以強化肌肉力量,讓關節更有力。 2. 坐姿抬腿坐在椅子上,膝蓋自然呈現90度彎曲,將單腳舉起伸直,維持緊繃 ...
·從未有運動習慣或是較為肥胖的人,可以先從低衝擊運動,像是快走、傾斜跑步機、滑步機、固定式腳踏車、水中走路或游泳開始,而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朋友如果擔心, ...
運動像吃飯,要配合個人喜好和多樣化用正確的方式運動加強肌力,是預防退化性關節炎的最好方式,對即使左右腳都換過關節的患者也是一樣。我有一位很敬重的網球球友,今年 ...
護膝銅鑼灣老人護膝ptt膝蓋彎曲痛膝蓋積水如何消膝蓋保健食品推薦ptt膝蓋english保護膝蓋膝蓋玻尿酸ptt膝蓋積水抽水美國護膝 蘇澳游泳課Milestone 圖表不理不睬睬的意思
膝蓋痛有救了!骨科醫師「膝關節回春術」:每次10秒,超簡單的4種抬腳運動
膝關節保養過猶不及,運動過度容易加速磨損,運動不足又容易使關節僵硬,但適度運動的確可以延長膝關節的使用時間! photos...
增加代謝、把體內廢物排光光!運動後沒做「筋膜按摩法」,汗就白流了
photos放大顯示現代人普遍身體僵硬,少運動工作壓力又大,除了柔軟度不好,肌肉關節僵硬缺乏彈性,接著愈不運動身體愈僵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