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生3個孩子,最後決定只養一個》4個故事告訴你,年輕人不是不想生而是...
photos放大顯示
臺灣的生育率逐年下降,國家的生育口號,更從「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變成「兩個孩子很幸福,三個孩子更熱鬧」,就是為了要呼籲一路下滑的生育率,但2015年,臺灣的生育率為1.18,是世界排名倒數第三名,不只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2.10,甚至快步衝向人口老化的社會。
然而,背後原因真的只是一句「年輕人不想生小孩」這麼簡單嗎?
根據我們街訪調查,未婚年輕男女普遍未來想生小孩,甚至無論結婚與否,都渴望擁有孩子,並且理由多是從家庭及人生的完整性為出發點;這與BabyHome題目為「會讓你決定生小孩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的網路投票結果不謀而合,第一名的選項為「生了小孩,人生、家庭才完整啊!」
那麼,從「想生」到「不生」之間,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扼殺了育齡男女生小孩的動力,讓人「不想、不敢生」呢?「生育率」數據的背後,充滿許多生命在大環境下掙扎的故事。
一、經濟好沉重第二胎,不敢生!
薪資水平近年倒退,加上臺灣工時世界第三高,擔心生了養不起、或者生了卻缺乏時間陪伴孩子,都讓許多年輕夫妻沒有動力生孩子,或者不願意生第二胎。
◎故事一:
林小姐/雙薪家庭 育有一子 3歲半 房貸/房租:有房貸 車貸:無 托育費:有 不生二胎原因:經濟壓力大,缺乏育兒幫手
林小姐與先生婚後在台北買房子,沉重的房貸讓他們無力再生第二胎:
「婚前我原本希望能夠生2、3個孩子,但是生了一個兒子後,算是被老公『說服』,才決定生一個就好。我和老公原本在台北租套房,覺得買了房子才能安心生孩子,否則難道要帶著孩子擠小套房?買了房子後,房貸是最大的開銷,原本我還認為沒關係,房貸跟生第二胎應該不衝突吧?不過先生向我分析每月支出,我才驚覺:這樣哪來多餘的錢養另一個孩子?
我和先生的家都在中南部,因此沒有別的育兒幫手,當初懷孕時,原本和娘家媽媽說好,兒子出生後就送回娘家讓媽媽照顧,因為這樣托育的費用,可以比一般保母費用還便宜一些;不過兒子出生當天我就反悔了,決定還是把兒子留在身邊,寧可自己辛苦點,睡不飽也沒關係,當時緊急找了保母,經濟上我就少買一點、少玩一點。
假如與娘家距離近,平時有人可以支援,我跟先生大概就會考慮生第二胎,否則現在托育費用也不便宜,而且萬一未來孩子上學,接送或是停課,也只有我們兩個其中一人請假照顧,若是生兩個,恐怕會照顧不來。」
◎故事二:
許小姐/雙薪家庭 育有一女 4歲 房貸/房租:無 車貸:無 托育費:有 不生二胎原因:居住空間不足,經濟壓力大
家住台北市的許小姐,婚前原本也想生兩個孩子,但是後來和先生討論,決定還是生一個就好:
「家中居住空間狹小,只有15坪、一間房,假如再添一個孩子,孩子沒有空間活動;我們慶幸沒有房貸,但扣掉生活雜支,每個月能存的錢已經所剩不多了,無法想像再來一個孩子,所有開銷都變成兩倍;因此為了不犧牲生活品質,決定生一個就好。
曾經想過賣掉現在的房子,換大一點的,不過考量若換房,第一是得搬離現在的區域、到外縣市找房,離婆家、娘家都遠,交通不方便,第二是賣的錢也不夠買新的,還會增加房貸支出,並不划算。
娘家媽媽剛好是保母,女兒出生後給媽媽帶,是自己家人,相較之下也很放心,否則現在很多劣質托育傳出虐童;因此孝親費是目前最重的開銷,當中還包含了給媽媽的保母費。」
photos放大顯示
臺灣的生育率逐年下降,國家的生育口號,更從「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變成「兩個孩子很幸福,三個孩子更熱鬧」,就是為了要呼籲一路下滑的生育率,但2015年,臺灣的生育率為1.18,是世界排名倒數第三名,不只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2.10,甚至快步衝向人口老化的社會。
然而,背後原因真的只是一句「年輕人不想生小孩」這麼簡單嗎?
根據我們街訪調查,未婚年輕男女普遍未來想生小孩,甚至無論結婚與否,都渴望擁有孩子,並且理由多是從家庭及人生的完整性為出發點;這與BabyHome題目為「會讓你決定生小孩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的網路投票結果不謀而合,第一名的選項為「生了小孩,人生、家庭才完整啊!」
那麼,從「想生」到「不生」之間,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扼殺了育齡男女生小孩的動力,讓人「不想、不敢生」呢?「生育率」數據的背後,充滿許多生命在大環境下掙扎的故事。
一、經濟好沉重第二胎,不敢生!
薪資水平近年倒退,加上臺灣工時世界第三高,擔心生了養不起、或者生了卻缺乏時間陪伴孩子,都讓許多年輕夫妻沒有動力生孩子,或者不願意生第二胎。
◎故事一:
林小姐/雙薪家庭 育有一子 3歲半 房貸/房租:有房貸 車貸:無 托育費:有 不生二胎原因:經濟壓力大,缺乏育兒幫手
林小姐與先生婚後在台北買房子,沉重的房貸讓他們無力再生第二胎:
「婚前我原本希望能夠生2、3個孩子,但是生了一個兒子後,算是被老公『說服』,才決定生一個就好。我和老公原本在台北租套房,覺得買了房子才能安心生孩子,否則難道要帶著孩子擠小套房?買了房子後,房貸是最大的開銷,原本我還認為沒關係,房貸跟生第二胎應該不衝突吧?不過先生向我分析每月支出,我才驚覺:這樣哪來多餘的錢養另一個孩子?
我和先生的家都在中南部,因此沒有別的育兒幫手,當初懷孕時,原本和娘家媽媽說好,兒子出生後就送回娘家讓媽媽照顧,因為這樣托育的費用,可以比一般保母費用還便宜一些;不過兒子出生當天我就反悔了,決定還是把兒子留在身邊,寧可自己辛苦點,睡不飽也沒關係,當時緊急找了保母,經濟上我就少買一點、少玩一點。
假如與娘家距離近,平時有人可以支援,我跟先生大概就會考慮生第二胎,否則現在托育費用也不便宜,而且萬一未來孩子上學,接送或是停課,也只有我們兩個其中一人請假照顧,若是生兩個,恐怕會照顧不來。」
◎故事二:
許小姐/雙薪家庭 育有一女 4歲 房貸/房租:無 車貸:無 托育費:有 不生二胎原因:居住空間不足,經濟壓力大
家住台北市的許小姐,婚前原本也想生兩個孩子,但是後來和先生討論,決定還是生一個就好:
「家中居住空間狹小,只有15坪、一間房,假如再添一個孩子,孩子沒有空間活動;我們慶幸沒有房貸,但扣掉生活雜支,每個月能存的錢已經所剩不多了,無法想像再來一個孩子,所有開銷都變成兩倍;因此為了不犧牲生活品質,決定生一個就好。
曾經想過賣掉現在的房子,換大一點的,不過考量若換房,第一是得搬離現在的區域、到外縣市找房,離婆家、娘家都遠,交通不方便,第二是賣的錢也不夠買新的,還會增加房貸支出,並不划算。
娘家媽媽剛好是保母,女兒出生後給媽媽帶,是自己家人,相較之下也很放心,否則現在很多劣質托育傳出虐童;因此孝親費是目前最重的開銷,當中還包含了給媽媽的保母費。」
photos放大顯示
臺灣的生育率逐年下降,國家的生育口號,更從「兩個孩子恰恰好,男孩女孩一樣好」變成「兩個孩子很幸福,三個孩子更熱鬧」,就是為了要呼籲一路下滑的生育率,但2015年,臺灣的生育率為1.18,是世界排名倒數第三名,不只遠低於世代更替水平2.10,甚至快步衝向人口老化的社會。
然而,背後原因真的只是一句「年輕人不想生小孩」這麼簡單嗎?
根據我們街訪調查,未婚年輕男女普遍未來想生小孩,甚至無論結婚與否,都渴望擁有孩子,並且理由多是從家庭及人生的完整性為出發點;這與BabyHome題目為「會讓你決定生小孩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的網路投票結果不謀而合,第一名的選項為「生了小孩,人生、家庭才完整啊!」
那麼,從「想生」到「不生」之間,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扼殺了育齡男女生小孩的動力,讓人「不想、不敢生」呢?「生育率」數據的背後,充滿許多生命在大環境下掙扎的故事。
一、經濟好沉重第二胎,不敢生!
薪資水平近年倒退,加上臺灣工時世界第三高,擔心生了養不起、或者生了卻缺乏時間陪伴孩子,都讓許多年輕夫妻沒有動力生孩子,或者不願意生第二胎。
◎故事一:
林小姐/雙薪家庭 育有一子 3歲半 房貸/房租:有房貸 車貸:無 托育費:有 不生二胎原因:經濟壓力大,缺乏育兒幫手
林小姐與先生婚後在台北買房子,沉重的房貸讓他們無力再生第二胎:
「婚前我原本希望能夠生2、3個孩子,但是生了一個兒子後,算是被老公『說服』,才決定生一個就好。我和老公原本在台北租套房,覺得買了房子才能安心生孩子,否則難道要帶著孩子擠小套房?買了房子後,房貸是最大的開銷,原本我還認為沒關係,房貸跟生第二胎應該不衝突吧?不過先生向我分析每月支出,我才驚覺:這樣哪來多餘的錢養另一個孩子?
我和先生的家都在中南部,因此沒有別的育兒幫手,當初懷孕時,原本和娘家媽媽說好,兒子出生後就送回娘家讓媽媽照顧,因為這樣托育的費用,可以比一般保母費用還便宜一些;不過兒子出生當天我就反悔了,決定還是把兒子留在身邊,寧可自己辛苦點,睡不飽也沒關係,當時緊急找了保母,經濟上我就少買一點、少玩一點。
假如與娘家距離近,平時有人可以支援,我跟先生大概就會考慮生第二胎,否則現在托育費用也不便宜,而且萬一未來孩子上學,接送或是停課,也只有我們兩個其中一人請假照顧,若是生兩個,恐怕會照顧不來。」
◎故事二:
許小姐/雙薪家庭 育有一女 4歲 房貸/房租:無 車貸:無 托育費:有 不生二胎原因:居住空間不足,經濟壓力大
家住台北市的許小姐,婚前原本也想生兩個孩子,但是後來和先生討論,決定還是生一個就好:
「家中居住空間狹小,只有15坪、一間房,假如再添一個孩子,孩子沒有空間活動;我們慶幸沒有房貸,但扣掉生活雜支,每個月能存的錢已經所剩不多了,無法想像再來一個孩子,所有開銷都變成兩倍;因此為了不犧牲生活品質,決定生一個就好。
曾經想過賣掉現在的房子,換大一點的,不過考量若換房,第一是得搬離現在的區域、到外縣市找房,離婆家、娘家都遠,交通不方便,第二是賣的錢也不夠買新的,還會增加房貸支出,並不划算。
娘家媽媽剛好是保母,女兒出生後給媽媽帶,是自己家人,相較之下也很放心,否則現在很多劣質托育傳出虐童;因此孝親費是目前最重的開銷,當中還包含了給媽媽的保母費。」
有一次在百貨公司的電梯裡,看到一個年輕的媽媽推著嬰兒車,裡面坐著 ... 輕不斷增加,年輕人的信心遠高於他們真正的能力,而年輕一代的父母 ... 透過這個過程,孩子們會學到團隊精神、學會更多的社交技巧、學習別人身上的故事跟 ...
父母下班後累得像條狗,沒有時間及精力陪伴孩子,只好花錢買玩具、電玩, ... 當幼稚園老師在黑板上一筆一劃教ABC時,我們會讓他在說故事及玩 ...
若不是生了小孩,或是開始從事和小朋友有關的工作,我大概也忘記自己曾經歷過「重複練習」這件事。記得結婚後,從娘家整理出小時候的物品,最多 ...
這兩個月,我參加了三場同學朋友的孩子的婚宴,一進場,就感到豪氣逼人,全場360度的大銀幕播放著巨大的婚紗照片,再一上桌,看到精緻小碟裝 ...
這位年輕老闆分享一段很重要的觀念影響了我很多:「你工作沒幾年,就想要跟人家工作40年的人比,你才20多歲,就妄想跟人家阿公、爸爸共三代做比較,如果你真的比人家有錢, ...
2019年11月18日 — 孩子讀過、聽過很多故事,但可能沒有聽過身邊家人更真實、更有趣、更感人、而且必定更激勵的人生故事。他們來不及參與長輩的過去,但要全家一起面對 ...
2020年6月1日 —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我們採訪了其中一些年輕人,聽他們講述和孩子們之間的故事。 ... 近年來,加入同心未保中心兒童公益事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2015年中心 ...
2018年8月8日 — 「孩子,你還太小太年輕,怎麼有資格做這些事呢?⋯⋯等長大後再說吧 ... 最近,我自己發生了一個故事,讓我對於「年輕人」、「年紀」與「有沒有 ...
2021年3月2日 — 「20 Under 20共好世代」,採訪了二十組二十歲以下年輕人,用不同的方式,投入在共好行動上,為自己或周遭帶來正向改變的故事。
2016年7月8日 — 《親子天下》執行長何琦瑜認為,年輕世代充分展現了台灣的「小確幸」特色,應該鼓勵年輕孩子們早點開始嘗試,從利他性的角度,看見問題、解決問題。
內容簡介. ☆兒童文學作家王淑芬、資深教師/神老師沈雅琪、《從讀到寫》作者林怡辰、親子作家彭菊仙暖心推薦☆以小說引導思考的教養術,並針對孩子的各種狀況給予書單 ...
2017年8月8日 — 為什麼孩子都喜歡聽童話故事?根據皮亞傑的研究結果指出,直到青春期來臨前,兒童會一直相信萬物有靈,相信太陽、石頭和河流裡都住著很像人的精靈, ...
如何讓父母放手亞洲父母梗跟父母吵架ptt搬出去住ptt放手讓孩子做跟媽媽不合ptt小學生獨立媽媽不放手媽媽情緒勒索ptt放手讓孩子更有責任感 爽胰達注射劑100單位+50微克多功能人工水晶體 吳昱愷醫師 返老還童佟大為錯位
35歲後還能從XL變成S!一個孩子的媽,靠「低醣生酮」3個月狠甩12公斤
我的「低醣生酮飲食」心路歷程雖然生酮飲食讓我快速瘦下來,但每當身邊親友詢問我生酮飲食該如何操作,我大部分還是鼓勵從低...
零食絕對禁止、不能吃藥會傷身體...兒科醫師的觀察:高學歷的父母,容易對第一個...
photos放大顯示上星期,有個孩子的媽媽在我的門診掉眼淚。前天,另外一個孩子的爸爸媽媽在我面前吵架。只因為他們覺得孩子不...
「別人過號關我屁事!」家長不耐等怒罵...兒科醫師:父母的所有舉動,孩子都會學
photos放大顯示「別人過號關我屁事!」幾年來曾經有2位心急看病不能等的人,在柚子醫師面前說過這句話,大家可以想像,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