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做化療可以救命,病人卻決定放棄...一個癌症醫師的告白:把醫療決定權留給病人,真的對嗎?
photos放大顯示
幾個星期前拜讀Chua先生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我的病,該開刀嗎?86歲罹癌病人心聲:正因為我不懂,請醫師別說「你自己決定」」,心裡有許多感觸。病人積極為自己的癌症尋求各種可能的選項,是必然的。但是因為隔行如隔山,在他們探索對自己最有利治療方案的同時,更需要專業的指導,甚至幫忙做決定。
我在關島的第一個癌症病人,在過去的一年半,就是遭遇了沒有人協助他做選擇的命運,導致病入膏肓,可能是回天乏術的窘境。
到底醫生和病人該如何分攤還是同擔治療決定的責任?誠如Chua先生所言,是「先生緣」,更是「病人對醫師的信任」,引導了病人的選擇,甚至命運。
Andrew小我半歲,過去一個月因為反覆嚴重的直腸出血,在急診室輸血數次。最近的一次是大約10天前。他的家庭醫師找了我這個新來乍到關島的腫瘤科醫師來照會,因為Andrew去年的三月就已經確診直腸癌。從醫院的功能有欠理想的電腦系統看不出到底Andrew這一年多來做了什麼樣的治療,但是電腦斷層影像顯示他的病很嚴重;除了因為直腸的腫瘤造成腸子局部阻塞外,腸系膜及後腹腔有許多腫大的淋巴結,肝臟裡也有好幾顆腫瘤,最大的約10公分,肺的下葉也有幾個小腫瘤。
走入Andrew的病房,立刻被他的書卷味氣質吸引,這在關島不太常見。他梳理整齊的頭髮,像我的一樣,salt and pepper(鹽與胡椒)-黑白相間,宣告了我們的年紀。他的臉龐削瘦,黑框眼鏡後面是一雙關島本地人特徵的溫柔善良大眼睛。他是一個老師,但是因為癌症在去年提前退休。Andrew的太太Elizabeth是菲律賓人,也是謙和有禮。他們有四個孩子。因為晚成家,他們的孩子從11歲到20歲不等。好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卻飽受癌症緩緩的折磨與摧殘。
Andrew去年初常常便祕,心想他56歲了,還從來沒做過大腸鏡篩檢;於是向他的家庭醫師請求一個大腸鏡檢查。Andrew的家族裡並沒有任何大腸直腸癌史,母親有關島並不少見的子宮頸癌,但是活到80多歲。不幸的是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及乙狀結腸各有一顆腫瘤,並且切片檢查也確認是大腸直腸癌。後續的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肝臟有一顆1公分大的腫瘤。
Andrew的家庭醫師及操作大腸鏡的外科醫師告訴他,治療的過程會包括大腸造口手術,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如同多數的關島癌症病人,他的醫療保險可以支付他離島接受任何癌症相關的檢查與治療。Andrew去了關島病人常去的菲律賓馬尼拉St Luke醫院,做了正子造影,證實癌症的範圍包括直腸、鄰近的乙狀結腸、一些淋巴結,以及肝臟裡單顆約1公分大的轉移病灶。St Luke醫院的腫瘤內科醫師建議合併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並且將來也需要做手術。剛好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出國了,Andrew沒有機會看到外科醫師,但是帶著滿腹的疑問與不安回到關島。
很不湊巧的是,Andrew家庭醫師的兩位開業夥伴醫師,在那段時間相繼因大腸癌及肺癌過世。Andrew心想連有豐富醫療知識的醫師在做了化學治療之後仍然宣告不治,讓他對主流的癌症醫療充滿懷疑,也更強化他對治療副作用的負面印象。Andrew和Elizabeth,兩位受過高等教育卻沒有太多癌症治療知識的夫婦,很自然地求助於書籍及網站資訊。他們找到一本有關食療治癌的書,覺得與書裡的建議甚有共鳴;於是開始網購書本指定的食物補充品,並且很持之以恆地執行書本的建議。當我問Andrew這些郵購的補充品有哪些東西?另外,他的腸功能有否改善?Andrew說不出詳情,只記得有亞蔴仁籽(flaxseed),而且他的便祕的確有些改善 [註1]。
就這樣,Andrew對自己的決定蠻有信心,但是也意識到他需要醫師的協助,追蹤他病情的進展。兩三個月之後,透過家庭醫師的轉診,Andrew去到關島一位腫瘤內科醫師的診所。Andrew告訴這位醫生,他的癌症診斷過程以及他不想接受主流醫學治療的決定。出乎Andrew意料之外的,甚至欣慰的是,這位華裔的關島醫師告訴Andrew,他的診所從來不勸不想做化療的病人接受化學治療。醫師給Andrew做了腫瘤標記CEA,指數是6,不高,醫病雙方都相當滿意 [註2]。
Andrew陸續看了這位腫瘤科醫師幾次,似乎一切平安,他也就繼續他的食療策略。Andrew在今年初開始留意到大便顏色從深黑變成暗紅。CEA這時候上升到96;腫瘤科醫師轉變口吻建議他做化療及標靶藥治療,但是Andrew還是無法接受這樣的建議。他的體重漸漸地減輕,在半年之內至少掉了20公斤。五月開始,他開始需要經常性的輸血。六月中,他和家人去了菲律賓拜訪親人。臨行,他的家庭醫師給他4袋(相當於台灣8個單位的血)紅血球輸血,說是在旅行前把他的「油箱」填滿一點(tank you up)。在菲律賓期間,Andrew又有幾天的大量直腸出血。他心想醫生給他太多血;因為身體裡面有過多的血,才會造成嚴重直腸出血。所幸,出血的狀況自動地緩解,他也平安地回到關島。
七月至八月間,Andrew 又因為斷斷續續地直腸出血,被他的家庭醫師送到急診室輸血,而Andrew總是充滿憂慮,因為他感覺輸血過多是造成他反覆出血的原因之一。這個時候,他的家庭醫師電話照會腫瘤科醫師所得到的答覆是,化學治療對直腸出血無效,應該找外科醫師把直腸切掉;而且這位腫瘤科醫師也沒有興趣來醫院探視 Andrew。外科醫師安排了電腦斷層掃描,發現Andrew的病情已經太嚴重,不值得冒險做手術。Andrew的家庭醫師在手足無策之下,想說讓我這個 new kid on the block(新來的)幫忙出主意。
真的,我摒著呼吸,忍著眼淚聽完Andrew的故事,感覺悲傷像關島四面的海水不停地湧來。
photos放大顯示
幾個星期前拜讀Chua先生在醫病平台專欄發表的文章「我的病,該開刀嗎?86歲罹癌病人心聲:正因為我不懂,請醫師別說「你自己決定」」,心裡有許多感觸。病人積極為自己的癌症尋求各種可能的選項,是必然的。但是因為隔行如隔山,在他們探索對自己最有利治療方案的同時,更需要專業的指導,甚至幫忙做決定。
我在關島的第一個癌症病人,在過去的一年半,就是遭遇了沒有人協助他做選擇的命運,導致病入膏肓,可能是回天乏術的窘境。
到底醫生和病人該如何分攤還是同擔治療決定的責任?誠如Chua先生所言,是「先生緣」,更是「病人對醫師的信任」,引導了病人的選擇,甚至命運。
Andrew小我半歲,過去一個月因為反覆嚴重的直腸出血,在急診室輸血數次。最近的一次是大約10天前。他的家庭醫師找了我這個新來乍到關島的腫瘤科醫師來照會,因為Andrew去年的三月就已經確診直腸癌。從醫院的功能有欠理想的電腦系統看不出到底Andrew這一年多來做了什麼樣的治療,但是電腦斷層影像顯示他的病很嚴重;除了因為直腸的腫瘤造成腸子局部阻塞外,腸系膜及後腹腔有許多腫大的淋巴結,肝臟裡也有好幾顆腫瘤,最大的約10公分,肺的下葉也有幾個小腫瘤。
走入Andrew的病房,立刻被他的書卷味氣質吸引,這在關島不太常見。他梳理整齊的頭髮,像我的一樣,salt and pepper(鹽與胡椒)-黑白相間,宣告了我們的年紀。他的臉龐削瘦,黑框眼鏡後面是一雙關島本地人特徵的溫柔善良大眼睛。他是一個老師,但是因為癌症在去年提前退休。Andrew的太太Elizabeth是菲律賓人,也是謙和有禮。他們有四個孩子。因為晚成家,他們的孩子從11歲到20歲不等。好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卻飽受癌症緩緩的折磨與摧殘。
Andrew去年初常常便祕,心想他56歲了,還從來沒做過大腸鏡篩檢;於是向他的家庭醫師請求一個大腸鏡檢查。Andrew的家族裡並沒有任何大腸直腸癌史,母親有關島並不少見的子宮頸癌,但是活到80多歲。不幸的是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及乙狀結腸各有一顆腫瘤,並且切片檢查也確認是大腸直腸癌。後續的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肝臟有一顆1公分大的腫瘤。
Andrew的家庭醫師及操作大腸鏡的外科醫師告訴他,治療的過程會包括大腸造口手術,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如同多數的關島癌症病人,他的醫療保險可以支付他離島接受任何癌症相關的檢查與治療。Andrew去了關島病人常去的菲律賓馬尼拉St Luke醫院,做了正子造影,證實癌症的範圍包括直腸、鄰近的乙狀結腸、一些淋巴結,以及肝臟裡單顆約1公分大的轉移病灶。St Luke醫院的腫瘤內科醫師建議合併化學治療及放射線治療,並且將來也需要做手術。剛好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出國了,Andrew沒有機會看到外科醫師,但是帶著滿腹的疑問與不安回到關島。
很不湊巧的是,Andrew家庭醫師的兩位開業夥伴醫師,在那段時間相繼因大腸癌及肺癌過世。Andrew心想連有豐富醫療知識的醫師在做了化學治療之後仍然宣告不治,讓他對主流的癌症醫療充滿懷疑,也更強化他對治療副作用的負面印象。Andrew和Elizabeth,兩位受過高等教育卻沒有太多癌症治療知識的夫婦,很自然地求助於書籍及網站資訊。他們找到一本有關食療治癌的書,覺得與書裡的建議甚有共鳴;於是開始網購書本指定的食物補充品,並且很持之以恆地執行書本的建議。當我問Andrew這些郵購的補充品有哪些東西?另外,他的腸功能有否改善?Andrew說不出詳情,只記得有亞蔴仁籽(flaxseed),而且他的便祕的確有些改善 [註1]。
就這樣,Andrew對自己的決定蠻有信心,但是也意識到他需要醫師的協助,追蹤他病情的進展。兩三個月之後,透過家庭醫師的轉診,Andrew去到關島一位腫瘤內科醫師的診所。Andrew告訴這位醫生,他的癌症診斷過程以及他不想接受主流醫學治療的決定。出乎Andrew意料之外的,甚至欣慰的是,這位華裔的關島醫師告訴Andrew,他的診所從來不勸不想做化療的病人接受化學治療。醫師給Andrew做了腫瘤標記CEA,指數是6,不高,醫病雙方都相當滿意 [註2]。
Andrew陸續看了這位腫瘤科醫師幾次,似乎一切平安,他也就繼續他的食療策略。Andrew在今年初開始留意到大便顏色從深黑變成暗紅。CEA這時候上升到96;腫瘤科醫師轉變口吻建議他做化療及標靶藥治療,但是Andrew還是無法接受這樣的建議。他的體重漸漸地減輕,在半年之內至少掉了20公斤。五月開始,他開始需要經常性的輸血。六月中,他和家人去了菲律賓拜訪親人。臨行,他的家庭醫師給他4袋(相當於台灣8個單位的血)紅血球輸血,說是在旅行前把他的「油箱」填滿一點(tank you up)。在菲律賓期間,Andrew又有幾天的大量直腸出血。他心想醫生給他太多血;因為身體裡面有過多的血,才會造成嚴重直腸出血。所幸,出血的狀況自動地緩解,他也平安地回到關島。
七月至八月間,Andrew 又因為斷斷續續地直腸出血,被他的家庭醫師送到急診室輸血,而Andrew總是充滿憂慮,因為他感覺輸血過多是造成他反覆出血的原因之一。這個時候,他的家庭醫師電話照會腫瘤科醫師所得到的答覆是,化學治療對直腸出血無效,應該找外科醫師把直腸切掉;而且這位腫瘤科醫師也沒有興趣來醫院探視 Andrew。外科醫師安排了電腦斷層掃描,發現Andrew的病情已經太嚴重,不值得冒險做手術。Andrew的家庭醫師在手足無策之下,想說讓我這個 new kid on the block(新來的)幫忙出主意。
真的,我摒著呼吸,忍著眼淚聽完Andrew的故事,感覺悲傷像關島四面的海水不停地湧來。
病人積極為自己的癌症尋求各種可能的選項,是必然的。但是因為隔行如 ... 卻決定放棄...一個癌症醫師的告白:把醫療決定權留給病人,真的對嗎?
息,但論及作醫療決定時,病患期望醫師為其作最 ... 無用論」或「切除是預防癌症之道」的觀念,進而影. 響婦女手術 ... 病人會將醫療決策權完全「託付」醫療人員,形同醫.
根據調查,有九成的民眾希望罹癌時被告知病情,但常見有家屬因擔心病人無法承受, ... 大事,應將掌握病情的權利還給病人,讓病人有權選擇,也有權向無效醫療說不。 ... 治療又控制了5年,直到了末期時,醫師告知何太太她的狀況,她與家人共同決定 ...
病人不具行為能力,故任何醫療決定,須與法定代理人及家屬溝通後,做出對病人最 ... 孩童的阿姨是三親等旁系血親,父母同意將決定權交給阿姨,故具有填寫檢查同意 ... 人或無親屬或無法立即連絡上法定代理人,在醫療行善與不傷害原則下,主治醫師可 .... 病人能受惠於醫療或護理照護,病人並非癌症或不可治癒疾病發生,身為醫護 ...
求保險人擬定改善方案、減少無效醫療,是否意謂要由健保來決定. 何為無效醫療? .... 病人,或是開杏仁素給癌症病人這樣無用、無實益的醫療,醫師並. 無義務、甚至不 ..... 療時,醫師遵從病人意願而不予以急救,即是以病人拒絕醫療權為. 基礎、有正當 ...
是:基於醫療裁量權,醫師有權利基於醫療需要,為病患檢測AIDS感染狀況 .... 病患的自我決定權,醫師應該將病患的病情告知病患後,由病患自己做醫療決定 .... 對於癌症等治癒率甚低之重病,認為醫師如果對於患者完全加以說明,對 ...
《病主法》保障病人的“知情、選擇和決定權”;也就是說,當國人生病時,享有知道自己的疾病診斷、治療選擇與預後的權利;也有權選擇自己想要的照護方式,拒絕我們不希望 ...
為保障病人的醫療人權得以實現,國民健康署於103年開始輔導醫院建立癌症病人病情告知之流程與品質管理機制,包括:病情告知時機、被告知意願評估、病情告知內容、建立監測 ...
2020年8月14日 — 莊永毓醫師說明:《病人自主權利法》保障每個人對醫療措施知情、選擇與決定的權利,讓我們可以趁意識清楚時,就先決定自己想接受或拒絕哪些維生醫療措施、 ...
什麼是「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與「預立醫療決定(AD)」? ... 月6日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除了更完整的保障每個人對自己醫療措施的「知情、選擇與決定權」, ...
2020年2月21日 — 本人委任的「醫療委任代理人」可以聽取病情解釋、簽署醫療同意書、及代理民眾表達治療及善終意願,但也不可以更改或撤回本人簽署的「預立醫療決定書」。
shared decision making ppt監護人定義法定代理人拒絕醫療案未成年人醫療自主決定權醫學倫理案例集減緩化療副作用護理人員業務過失釋字689背景meq/l中文家人隱瞞病情癌症一定要化療嗎 兩性關係 熱潮紅 郭安妮醫師bingx標準合約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 QS
百萬人大規模研究...美國醫學雜誌:做對一件事,就能降低13種癌症風險!
photos放大顯示以往對於癌症預防,一些措施像是戒菸、接種特定疫苗、防曬等都可以達到特定的效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