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完檢查不能馬上看結果?一個醫師的告白:12個醫師要分配460台大腸鏡,我們的過勞你無法想像
photos放大顯示
最近拜讀了金魚先生「期待和諧的醫病關係」一文,慷慨的分享了自身在美國就醫的溫馨經驗,同時也描述了最近接受大腸鏡檢查的不愉快經過,對於金先生以病人的角度,提醒醫師要能夠傾聽病人的話語,並期盼台灣能夠擁有和諧的醫病關係等等,深感受益良多。但就其中金先生提到4年前的就醫經驗,與今日的就醫經驗不同,以及在做大腸鏡前抗凝血劑需要停藥幾天的爭議,我想以一個醫師的角度來分享,希望金先生也能夠理解這箇中三昩。
記得剛升上主治醫師的時候,門診病人很少,所以對於每個病人我都能夠花很多時間詢問病史,並仔細的做身體評估。在這個菜鳥主治醫師時期,病人大多是急診轉介,很大一部份都是屬於急症,來得快,走得也快,所以常常我們第一次見面,也是最後一次見面。隨著照顧愈多的住院病人,就會開始累積需要固定門診、長期追蹤的病人,慢慢地給每個病人的時間,自然就越來越少,這時候我必須開始學習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時間,處理病人不勝枚舉的各種問題。無可避免的,舊病人因為已經看診一段時間,對於他們的了解比較多,撥給舊病人的時間自然就縮短了;反之,我把較多的時間留給了需要仔細詢問病史的新病人。
我相信金先生的主治醫師應該也是這樣做,所以4年前,主治醫師對於金先生這位初診病患詳細的問診,是一位專業且極為負責任的醫師作為。4年後的複診,金先生提到大便潛血陽性的檢查結果,對於一位直腸外科醫師來說,首先一定是安排大腸鏡檢查。因為金先生是屬於舊病人了,主治醫師才會直截了當說要進一步檢查,然後就繼續下一位病人的看診。站在病患的角度,都會希望醫師多花一些時間解釋病情,這是人之常情,但在台灣的醫療環境,特別是教學醫院,除了一般的門診之外,醫師還必須兼做教學、研究、檢查或手術,除此之外,還有住院病人需要巡視等工作的份量及負荷常常是毫無間斷、馬不停蹄在醫院各個角落忙碌,無聲無息的被消化掉。這是台灣醫師的宿命,也是無法向病患訴說的無奈。
對於一位大便潛血反應,做完大腸鏡檢查的病人來說,心中最迫切想得知的無非是檢查結果,究竟是癌症、單純的瘜肉,或是正常。就我身為一位消化內科醫師而言,除非有特殊狀況,否則通常不會在檢查後特別跟家屬或是病人解釋報告,因為長串的清單上等著做檢查的病人,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來做這項服務。
因而,看到金先生的主治醫師,還特別到恢復室告知檢查結果正常,我想在他內心一定有設想到病人最擔心的事,如果要病人等到一個禮拜後的門診才能夠得知檢查結果,都是七上八下的心情,每天食不下嚥。因此金先生的主治醫師才會在檢查後,特別抽空到恢復室告知檢查結果,但因為無數個大腸鏡還在後面等著他,所以才會在告知完結果後轉頭就走,無法好好跟病人解釋。
也許4年前,金先生在接受大腸鏡檢查時,當時大腸鏡的檢查量不多,所以主治醫師可以很從容地做完大腸鏡,然後解釋結果。但自從國民健康局(現為國健署)強推免費大便篩檢後,全台灣大腸鏡的檢查量節節攀升,以我自己服務的醫院及科別來說,共有12位主治醫師要分配一個月大約460台的檢查量,平均每位病患等待接受檢查的天數是1至2星期左右,為了要消化這龐大的數量,我們都免不了要頻繁加班趕工。
這種「量」與「質」之間的取捨,因為醫院經營政策與病人個人的差異,恐怕很難讓每位病人滿意;但說實話,對於金先生需要等待3個半月的時間才能做到檢查的狀況,也著實是醫院應該檢討改善的地方。
photos放大顯示
最近拜讀了金魚先生「期待和諧的醫病關係」一文,慷慨的分享了自身在美國就醫的溫馨經驗,同時也描述了最近接受大腸鏡檢查的不愉快經過,對於金先生以病人的角度,提醒醫師要能夠傾聽病人的話語,並期盼台灣能夠擁有和諧的醫病關係等等,深感受益良多。但就其中金先生提到4年前的就醫經驗,與今日的就醫經驗不同,以及在做大腸鏡前抗凝血劑需要停藥幾天的爭議,我想以一個醫師的角度來分享,希望金先生也能夠理解這箇中三昩。
記得剛升上主治醫師的時候,門診病人很少,所以對於每個病人我都能夠花很多時間詢問病史,並仔細的做身體評估。在這個菜鳥主治醫師時期,病人大多是急診轉介,很大一部份都是屬於急症,來得快,走得也快,所以常常我們第一次見面,也是最後一次見面。隨著照顧愈多的住院病人,就會開始累積需要固定門診、長期追蹤的病人,慢慢地給每個病人的時間,自然就越來越少,這時候我必須開始學習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時間,處理病人不勝枚舉的各種問題。無可避免的,舊病人因為已經看診一段時間,對於他們的了解比較多,撥給舊病人的時間自然就縮短了;反之,我把較多的時間留給了需要仔細詢問病史的新病人。
我相信金先生的主治醫師應該也是這樣做,所以4年前,主治醫師對於金先生這位初診病患詳細的問診,是一位專業且極為負責任的醫師作為。4年後的複診,金先生提到大便潛血陽性的檢查結果,對於一位直腸外科醫師來說,首先一定是安排大腸鏡檢查。因為金先生是屬於舊病人了,主治醫師才會直截了當說要進一步檢查,然後就繼續下一位病人的看診。站在病患的角度,都會希望醫師多花一些時間解釋病情,這是人之常情,但在台灣的醫療環境,特別是教學醫院,除了一般的門診之外,醫師還必須兼做教學、研究、檢查或手術,除此之外,還有住院病人需要巡視等工作的份量及負荷常常是毫無間斷、馬不停蹄在醫院各個角落忙碌,無聲無息的被消化掉。這是台灣醫師的宿命,也是無法向病患訴說的無奈。
對於一位大便潛血反應,做完大腸鏡檢查的病人來說,心中最迫切想得知的無非是檢查結果,究竟是癌症、單純的瘜肉,或是正常。就我身為一位消化內科醫師而言,除非有特殊狀況,否則通常不會在檢查後特別跟家屬或是病人解釋報告,因為長串的清單上等著做檢查的病人,實在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來做這項服務。
因而,看到金先生的主治醫師,還特別到恢復室告知檢查結果正常,我想在他內心一定有設想到病人最擔心的事,如果要病人等到一個禮拜後的門診才能夠得知檢查結果,都是七上八下的心情,每天食不下嚥。因此金先生的主治醫師才會在檢查後,特別抽空到恢復室告知檢查結果,但因為無數個大腸鏡還在後面等著他,所以才會在告知完結果後轉頭就走,無法好好跟病人解釋。
也許4年前,金先生在接受大腸鏡檢查時,當時大腸鏡的檢查量不多,所以主治醫師可以很從容地做完大腸鏡,然後解釋結果。但自從國民健康局(現為國健署)強推免費大便篩檢後,全台灣大腸鏡的檢查量節節攀升,以我自己服務的醫院及科別來說,共有12位主治醫師要分配一個月大約460台的檢查量,平均每位病患等待接受檢查的天數是1至2星期左右,為了要消化這龐大的數量,我們都免不了要頻繁加班趕工。
這種「量」與「質」之間的取捨,因為醫院經營政策與病人個人的差異,恐怕很難讓每位病人滿意;但說實話,對於金先生需要等待3個半月的時間才能做到檢查的狀況,也著實是醫院應該檢討改善的地方。
一個醫師的告白:12個醫師要分配460台大腸鏡,我們的過勞你無法想像 ... 對於一位大便潛血反應,做完大腸鏡檢查的病人來說,心中最迫切想得知 ...
為什麼做完檢查不能馬上看結果?一個醫師的告白:12個醫師要分配460台大腸鏡,我們的過勞你無法想像. 醫病平台 About. 撰文者陳浤燿(醫師).
熱敷袋的水不熱,大腸癌兩三天才排便,要她在父親有便意時,按摩肚子. ... 有的不肖商為了要鑽錢說不定有些看護還沒有接受過訓練呢最好的方式是找更專業的仲介 ... 好小偷並不會告知你~我要來偷東西了伙食問題我是不清楚每家如何分配的乾脆食物也上鎖嗎? ... 只是要你明白,他們是無法理解,台灣人的生活態度,
腸鳴放屁腸胃蠕動太慢胃發出聲音有便意感但感覺糞便無法排空腸胃蠕動不良大腸激躁症益生菌有便意但拉不出来腸蠕動音英文腸躁症檢查腸蠕動醫學英文 數據 政策 新聞嘉義市公會影片 網友 CTWANT
「這種運動」無法預防骨鬆!防骨鬆遠離骨折醫:2件事讓你存夠骨本
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指出,台灣在亞洲國家當中,每年髖部骨折率是亞洲第一。骨質疏鬆容易引發骨折,想預防骨鬆遠離骨...
痔瘡會自然好嗎?症狀有哪些?大腸直腸肛門科醫師解析「痔瘡」的4種分級、5類症狀...
photos放大顯示痔瘡又分為外痔、內痔以及混合痔,大多數的患者都為內外混合型的痔瘡。痔瘡(Hemorrhoids)是很常見的疾病,...
注重養生、不菸不酒,為何大腸癌還是找上門?第一名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大腸癌,你...
photos放大顯示攝影:陳兆瑜根據衛福部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自民國95年以來是所有癌症發生人數的第一名,同時也是十大癌症死...
5年做了3次大腸鏡都沒發現腫瘤?做「大腸鏡」前,你必須知道的5個關鍵
photos放大顯示「為什麼有人做了大腸鏡,結果還是大腸癌?」這個問題,在我的門診中頻頻被問起,由於大腸癌發生率在台灣已連...
女性45歲後小心甲狀腺癌!醫授3招自我檢查「1健康零食」恐讓甲狀腺過勞
被稱為友善癌症的甲狀腺癌,過去十年罹癌人數竟增加將近1倍!尤其45~55歲女性,更是好發族群。醫師提醒,甲狀腺癌女比男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