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劑何時能打?6大「高風險族群」有哪些人?青少年何時能打第二劑?一篇解析
近日,COVID-19新變種病毒Omicron引起國際關注,各界憂心其傳播力可能造成疫情雪上加霜,紛紛祭出各種圍堵政策。但民眾最關心的還是,何時可以接種第三劑疫苗?或是誰能接種追加疫苗、加強針?還有12至17歲青少年族群,何時能接種第二劑BNT疫苗?良醫健康網一次整理:
何時、誰可以接種第三劑疫苗?國人有超過五成已接種兩劑疫苗,雖提升免疫保護力、有效預防感染後重症與死亡風險,但考量疫苗接種後免疫保護力可能會隨時間逐漸下降,即便完成兩劑疫苗後,仍有突破性感染風險,也因應如Omicron等病毒變異株,指揮中心表示,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開會討論達共識,建議「6類高風險群」可於接種第二劑6個月後,追加接種第3劑。
以下為6大高風險群:
1.65歲以上長者2.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3.醫護人員4.防疫工作人員5.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6.容易感染與疾病嚴重風險者(即公費接種對象第九類)
另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其他滿18歲以上民眾,則可以評估自身感染風險以及接種意願,經醫師評估後接種第三劑疫苗。
至於第三劑疫苗的廠牌,陳時中指出,目前國外各國對於追加劑接種廠牌尚無明確建議,指揮中心將持續收集國內外相關臨床實驗與研究數據以及各國接種建議,並視國內疫苗接種與供應情形,再提供民眾接種。
photos放大顯示
延伸閱讀:新型變種病毒「Omicron」傳染力恐一傳五十?有什麼症狀?傳染力多強?這篇一次看懂
青少年族群,何時能接種第二劑BNT疫苗?指揮中心指出,經專家會議討論,專家會議為考量後續春節疫情風險並為因應變異株威脅、降低境外移入個案造成國內疫情風險,應即早準備以提升群體免疫力,因此建議已接種第一劑BNT疫苗、且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12至17歲青少年族群,接種第二劑疫苗,並建議兩劑間隔12週以上,預計施打時間為12月中旬過後。
陳時中表示,依據各國數據顯示,接種BNT疫苗的14天內,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病例,且接種第二劑的比率高於第一劑,其中年輕男性發生比例較女性及其他年齡層的男性高。
若於接種BNT疫苗後28天內,如出現任一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包括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就應立即就醫。
photos放大顯示
責任編輯:陳宛欣
2021年11月26日 — 由於青少年接種BNT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苗可能會有罕見 ... 雖然12-17歲青少年校園暫緩接種第2劑BNT疫苗,但若是高風險族群,且有 ...
具本國籍但不具本國學籍滿12歲至17歲(含)以下之青少年的接種作業為何? ... 有心臟病史,接種mRNA COVID-19疫苗會增加心肌炎/心包膜炎的風險嗎? mRNA COVID-19疫苗可以 ...
2021年11月29日 —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提醒,七十五歲以上的老年人等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接種完第二劑,並 ... ▫【QA整理包】超實用日期對照表一張圖秒看懂何時能打第三劑
2021年11月29日 — 還有12至17歲青少年族群,何時能接種第二劑BNT疫苗? ... 一篇解析 ... 開會討論達共識,建議「6類高風險群」可於接種第二劑6個月後,追加接種第3劑。
2021年11月25日 — 指揮中心日前才表示12~17歲青少年暫緩接種第二劑BNT疫苗,今(25日)卻加了「但書」,若屬於高風險、有特殊需求及強烈需求者,...
溫差 醫推 招防Dental decay人工 蛋黃 新聞
再不打就來不及了?我該打第3劑嗎?專家教6大類、9族群怎麼選疫苗最佳組合
Omicron病毒已經襲捲全球39國,南非單日出現逾千名新感染者,大家都在喊「趕快打第3劑」,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還表示「不...
台灣「兒童肥胖」比例是亞洲之冠!小時候胖,長大還是胖...減重良醫解析「兒童肥...
photos放大顯示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0年的調查顯示,12歲以下肥胖及過重的兒童比例為31.3%,已居亞洲之冠。隨著少子...
武漢肺炎》台灣出現首例死亡!胸腔重症醫師解析:4種人死亡率不同,「這種人」恐...
photos放大顯示2/16晚上疫情指揮中心,關於疫情一次帶來了3個壞消息:1.疫情又新增2例,到達20例2.出現疑似社區感染案例,本...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症狀有哪些?要如何治療?5大疑問,婦科醫師一次解析
photos放大顯示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是一種慢性發炎的疾病,根據統計,每10位女性可能就有一位患有子宮內膜異位...
明起快篩陽即確診!6月底打新冠疫苗2族群可領快篩試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25)公布,國內新增8萬9389例新冠肺炎確定病例,8萬9352例本土個案及37例境外移入,確診個案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