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三高更沉默的健康殺手!別小看骨質疏鬆症,下半身莫名無力,竟是壓迫性骨折導致神經受損
photos放大顯示
我們常聽到「沉默的殺手」這個名詞,意思是有些疾病初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卻默默危害人體健康,長久下來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甚至對生命造成重大威脅。最為人所熟知的沉默殺手莫過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不過,除了三高之外,還有另一個最沉默,而且特別容易被忽略的健康殺手,那就是「骨質疏鬆症」。
高雄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沈峰志表示,骨鬆和三高一樣,初期症狀皆不明顯,但高血壓、高血糖只需簡易儀器就能測量出來,高血脂也能藉由抽血檢驗得知;相較之下,骨密度的檢測就麻煩許多,大部分的人都不會主動進行篩檢,因此「低骨密度」的問題常被疏忽。
骨鬆雖然不痛不癢,但對健康所造成的風險卻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除了骨折、行動不便、長期臥床之外,若不幸發生髖部骨折,一年內的致死率就高達20%以上,相當於乳癌第3、4期的死亡率。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 骨鬆風險更高高血糖、高血壓和骨鬆一樣,都屬於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病,而且經常發生共病的情況。沈峰志醫師指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因長期缺乏內源性胰島素及IGF-1類胰島素生長因子,可能會影響骨質的生成,因此患者骨密度會較低;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體重普遍較高、胰島素敏感度較低,這些因素原本會讓骨質增加,不過,卻因為糖化作用讓骨質流失速度更快,加上骨骼品質差,血糖控制不好更容易導致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的發生,在在增加意外跌倒及骨折的風險。
此外,高血壓、甲狀腺及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性腺功能低下、庫欣氏症候群患者,也都是骨鬆的高危險族群。他提到,有位50多歲的女性患者因下半身莫名無力就醫,卻遲遲找不出病因,做了一連串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庫欣氏症候群導致嚴重骨鬆及壓迫性骨折,且由於脊椎坍塌造成神經受損,因此才影響到行走能力。幸好,治療一年多之後,不但庫欣氏症候群得到控制,在骨科醫師的協助之下,患者的骨密度也得到改善,目前已經恢復行走能力。
補充鈣+維生素D保骨 運動強化肌肉防跌「一定要先打好基礎,才能應付骨質的流失!」沈峰志醫師強調,不管是不是慢性病患者,都應做好補充足量的鈣質、維生素D,以及多運動等保骨工作。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建議,50歲以上成人每天應攝取1,200毫克的鈣、800~1,000 IU(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因此多攝取牛奶、起司、小魚干、黑芝麻等高鈣食物,並且常曬太陽自然合成維生素D,是強健骨骼的重要守則。此外,還可藉由負重運動、肌耐力訓練、慢跑、核心運動或太極拳等運動來強化肌力,減少跌倒的可能性。
骨鬆患者需積極治療 藥物中斷療程風險大 再回診已發生骨折除了持續透過生活型態的改變來維持骨骼健康、減少風險因子之外,只要骨鬆患者符合健保署規定,醫師都會視臨床症狀及需求開立適合的藥物,以減少骨質流失或增加骨頭生成,因此定期回診、接受治療對骨鬆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疫情確實降低民眾就醫的意願,並且打亂了很多患者的療程!」沈峰志醫師提醒,骨鬆藥物需要持續、穩定使用才能看見效果,隨便停藥會讓之前好不容易才累積的成果功虧一簣。例如,原本需要定期使用的藥物,如果因為病人延遲就醫,可能會讓骨密度再次下降,患者因此再度暴露於骨折風險之中。他提到,有幾位原本積極配合治療的病人,骨密度恢復的情況都不錯,卻因為疫情或其它原因沒有按時回診,再回來就醫時已經發生骨折了!
沈峰志醫師叮嚀,骨鬆防治需要長期抗戰,切勿因一時疏忽或大意,讓自己身陷於更大的健康風險之中。
photos放大顯示
想了解更多骨質疏鬆症資訊,就看 全台骨鬆良醫。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TW-03385-PRO-2022-Aug
2022年7月15日 — (2) 脊椎骨折:伴隨駝背, 背痛等, 須作椎體成型或是內固定減壓手術,不然可能會有心肺功能的影響及相伴的神經症狀。 (3) 手腕骨折:僅影響日常生活。
2022年4月23日 — 衛福部臺中醫院骨科暨高壓氧中心主任黃敏旭表示,橈神經位於手臂上方,支配手腕及手指動作,患者橈神經雖完整無斷裂,但因肱骨骨折合併的橈神經挫傷及 ...
送到本院檢查後發現在病患背後第二腰椎處有嚴重的疼痛,所幸並無合併下肢酸麻、無力等神經學症狀。 X光檢查及電腦斷層檢查顯示腰椎第二腰椎壓迫性骨折,所幸無壓迫到 ...
2016年5月17日 — 脊椎壓迫性骨折好發於骨質疏鬆、外傷及轉移性癌症的病人。奇美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暨一般醫學外科主任王哲川指出,病人主要表現為嚴重背痛,有時合併下肢 ...
馬偕紀念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瑞峰醫師 ... 摔下,意識清楚無內出血,下肢無力,肚臍以下無知覺, X-ray發現胸椎第十二節爆裂性骨折,CT 發現脊髓穿刺傷,請您會診…
2021年2月1日 — 若是因為受傷、跌倒導致的壓迫性骨折,那會是讓人只能躺在床上的劇痛,需臥床休息。 下肢麻木或無力:比較少見,這表示骨折導致神經被壓迫。 大小便失禁: ...
家母88歲前些日子因脊椎壓迫性骨折壓迫神經.9/27 在台中國軍醫院骨科自費做椎體成型 ... 網友您好因灌骨水泥滲漏造成神經壓迫導致下肢無力應及時手術減壓只是神經解除 ...
脊髓損傷 C5脊椎骨折後遺症c4損傷脊髓損傷 預後脊髓損傷 物理治療 評估脊髓損傷物理治療橈神經損傷垂腕c4骨折高位脊髓損傷位置橈神經損傷副木
自律神經失調讓慢性病纏身!40秒「嘴巴體操」,一次改善數十年來淺眠、抽筋、睡不好
photos放大顯示小腿不再抽筋,終於能一覺到天亮村田敏子女士(假名) 70歲家庭主婦我從數十年前開始,就持續有晚上無法熟睡...
失眠問題纏身,當心瘦不下來還身體變差!醫授7大好眠法助眠必吃4營養"
你有失眠困擾嗎?總是睡到一半容易醒來,或過早清醒就睡不著?如果一周中有3天或3天以上有這樣的情況,小心影響心血管、記憶...
利用蛋白質穩定心靈!與情緒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有哪些?-第1頁-關鍵評論網
文:上西一弘(監修)大家知道嗎?蛋白質對心理疾病也有明顯的影響據說人類大腦有100億或1000億個負責傳遞資訊的神經細胞,...
糖尿病等於洗腎?醫曝「保養術」延緩腎衰 血糖不控制最快5年就得洗
台灣每年新增的洗腎者有一半來自糖尿病患者,洗腎成為糖尿病患者的惡夢!未來會不會走向洗腎,其實在於生活態度。55歲賴先生...
小賈斯汀顏面神經麻痺!皮蛇上身痛不欲生,3穴位治療眼歪嘴斜面癱
歌手小賈斯汀(JustinBieber)在今年2月份曾染疫,6月日前因帶狀疱疹病毒攻擊,併發症侖謝亨特氏症候群(RamsayHuntsyndrome...
失眠、心煩、覺得累...6個方法,不吃藥也能治癒「自律神經失調」
photos放大顯示有沒有發現,在你身邊的一些人,即使披星戴月、日理萬機,仍然散發出從容、自信、容光煥發的風采,彷彿「泰山...
自律神經失調40歲就早衰!彥寬老師教你「抱球呼吸」身體含氧增加、病痛不上身
根據研究顯示,在每100人當中,就有30人曾受自律神經失調的困擾,只是超過8成以上都不自覺,往往等到引發了其他疾病,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