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不乾脆去死啦!」竟讓他從憂鬱症患者變成心理諮商師,家人的一句話,為何成為療癒他的關鍵?
photos放大顯示
能夠思考,是所有心理困擾好轉的第一步。思考可以「解構」原先僵固的想法,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無法承受所扛住的重量時,他能如何突破「習以為常的困境思維」成為了改變的關鍵。 我如何從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等黑色深淵中走出來?「你怎麼不乾脆去死啦!」當我強迫症最嚴重的時刻,家人對我說了這句話。我從小容易焦慮不安,每一件小事都會思考很久,縈繞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上了高中後,強迫症開始明顯地困擾我,自覺不斷重複同樣的行為,卻停不下來。自我貶低與呼吸急促感一次又一次猛烈地侵襲。不難想像,我對自己的價值感落至谷底,對生命的盼望,也是。因此也同時伴隨嚴重的憂鬱症。
前面那句話一直被我記在心底,但老實說,當時我感到的並不是被批評,反而覺得「原來還有這個選項」,也感到釋懷。
後來,我沒有多想,直到進入大學和心理師稍微談起這段經驗,才重新理解當初的我在想什麼。這些事情也就繼續放著了,鮮少和他人談起,因為我知道,談了,也很難懂。
但我一直知道我要寫一本關於焦慮的書,我覺得這是能幸運走過這些經歷的我的使命,尤其對於重度焦慮或強迫症的人來說,那種不被懂的感覺相當難捱。
有些人身處焦慮經驗,但無法訴諸話語,有些人有話語,卻無法變成自我理解,畢竟太困難、太困難了。一個人遭遇強烈的焦慮與強迫症狀時,真的不曉得怎麼活,雖然最害怕的就是被毀滅的死亡感,但真的要去死也沒有足夠的勇氣。
對焦慮者而言,他還處在想要努力解決心中困擾的高能量期,直到夜半失眠疲憊時,或是對這條命也終於疲憊,就會摔入憂鬱期。通常是兩者混合,焦慮和憂鬱就是一個銅板的正反面。
這本書寫完之後,編輯和我討論可以再深化的地方,重新提到了死亡與焦慮的議題,尤其提到家人對我說的那句話,她說:「你還可以選擇死亡,這件事非常令人震撼,但你卻覺得安心了。是怎麼樣的一種絕望,能讓一個讀高中的年輕孩子會覺得死亡是安心的選擇?」
那時候我沒有多想,只覺得編輯太大驚小怪了。很痛苦的時候想去死,超級正常的吧?
回家後,我和女友說了這件事,然後,我見證了人類史上最快的落淚速度。她哭著和我解釋:「我沒聽過你講這件事情,我就覺得超級、超級心疼你的啊!」
那一刻,我意識到大家的反應和我不一樣。我才認真思考,「為什麼當時聽到家人叫我去死的時候,竟然能夠冷靜,甚至覺得能死亡就安心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要先大致說明當時的焦慮症狀和家中狀況(內文說明焦慮概念時,也會以我自己為例,所以這邊簡要帶過)。
在我的整個家族中,精神疾病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沒病的人才奇怪。因為大家整天都在爭吵、算計、暴力,人與人的界限模糊或僵固,各種奇怪的生理或心理病症發作。我怎麼可能倖免呢?
從幼稚園莫名害怕單一事件到國中憂心所有事件,我的焦慮在高中被霸凌時,終於崩盤。從強迫意念與強迫行為中迅速爆發,在每一項我看到或沒看到的物品產生難以言喻的連結,那連結是會殺死我,會從空氣中浮現出一條極度銳利的鋼絲,從我經過的地方劃去,割斷或刺穿身體的某個部位。所以我必須魔法般的揮手抵銷利刃、躲避看見鏡子以免沒看見的部分被截掉、數數與觸碰特定物品求平安、檢查每一個櫃子裡頭有沒有人跑出來殺人。我變得好害怕死亡,雖然從小就怕,但沒像當時那麼怕。
同時也變得更需要清潔、把物品排整齊等許多強迫行為,像是洗澡就會花上三小時來掛毛巾、關水龍頭、用特定姿勢才不會讓水穿破我的椎頸──花在強迫行為的時間幾乎等於所有清醒的時間。
photos放大顯示
能夠思考,是所有心理困擾好轉的第一步。思考可以「解構」原先僵固的想法,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無法承受所扛住的重量時,他能如何突破「習以為常的困境思維」成為了改變的關鍵。 我如何從強迫症、焦慮症、憂鬱症等黑色深淵中走出來?「你怎麼不乾脆去死啦!」當我強迫症最嚴重的時刻,家人對我說了這句話。我從小容易焦慮不安,每一件小事都會思考很久,縈繞在腦海中,揮之不去。上了高中後,強迫症開始明顯地困擾我,自覺不斷重複同樣的行為,卻停不下來。自我貶低與呼吸急促感一次又一次猛烈地侵襲。不難想像,我對自己的價值感落至谷底,對生命的盼望,也是。因此也同時伴隨嚴重的憂鬱症。
前面那句話一直被我記在心底,但老實說,當時我感到的並不是被批評,反而覺得「原來還有這個選項」,也感到釋懷。
後來,我沒有多想,直到進入大學和心理師稍微談起這段經驗,才重新理解當初的我在想什麼。這些事情也就繼續放著了,鮮少和他人談起,因為我知道,談了,也很難懂。
但我一直知道我要寫一本關於焦慮的書,我覺得這是能幸運走過這些經歷的我的使命,尤其對於重度焦慮或強迫症的人來說,那種不被懂的感覺相當難捱。
有些人身處焦慮經驗,但無法訴諸話語,有些人有話語,卻無法變成自我理解,畢竟太困難、太困難了。一個人遭遇強烈的焦慮與強迫症狀時,真的不曉得怎麼活,雖然最害怕的就是被毀滅的死亡感,但真的要去死也沒有足夠的勇氣。
對焦慮者而言,他還處在想要努力解決心中困擾的高能量期,直到夜半失眠疲憊時,或是對這條命也終於疲憊,就會摔入憂鬱期。通常是兩者混合,焦慮和憂鬱就是一個銅板的正反面。
這本書寫完之後,編輯和我討論可以再深化的地方,重新提到了死亡與焦慮的議題,尤其提到家人對我說的那句話,她說:「你還可以選擇死亡,這件事非常令人震撼,但你卻覺得安心了。是怎麼樣的一種絕望,能讓一個讀高中的年輕孩子會覺得死亡是安心的選擇?」
那時候我沒有多想,只覺得編輯太大驚小怪了。很痛苦的時候想去死,超級正常的吧?
回家後,我和女友說了這件事,然後,我見證了人類史上最快的落淚速度。她哭著和我解釋:「我沒聽過你講這件事情,我就覺得超級、超級心疼你的啊!」
那一刻,我意識到大家的反應和我不一樣。我才認真思考,「為什麼當時聽到家人叫我去死的時候,竟然能夠冷靜,甚至覺得能死亡就安心了?」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要先大致說明當時的焦慮症狀和家中狀況(內文說明焦慮概念時,也會以我自己為例,所以這邊簡要帶過)。
在我的整個家族中,精神疾病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沒病的人才奇怪。因為大家整天都在爭吵、算計、暴力,人與人的界限模糊或僵固,各種奇怪的生理或心理病症發作。我怎麼可能倖免呢?
從幼稚園莫名害怕單一事件到國中憂心所有事件,我的焦慮在高中被霸凌時,終於崩盤。從強迫意念與強迫行為中迅速爆發,在每一項我看到或沒看到的物品產生難以言喻的連結,那連結是會殺死我,會從空氣中浮現出一條極度銳利的鋼絲,從我經過的地方劃去,割斷或刺穿身體的某個部位。所以我必須魔法般的揮手抵銷利刃、躲避看見鏡子以免沒看見的部分被截掉、數數與觸碰特定物品求平安、檢查每一個櫃子裡頭有沒有人跑出來殺人。我變得好害怕死亡,雖然從小就怕,但沒像當時那麼怕。
同時也變得更需要清潔、把物品排整齊等許多強迫行為,像是洗澡就會花上三小時來掛毛巾、關水龍頭、用特定姿勢才不會讓水穿破我的椎頸──花在強迫行為的時間幾乎等於所有清醒的時間。
52 分鐘前 — 思考可以「解構」原先僵固的想法,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無法承受所扛住的重量時,他能如何突破「習以為常的困境思維」成為了改變的關鍵。 我如何從強迫症、 ...
蘇佑忠臨床心理師(心理字第002211號):焦慮、憂鬱評估與治療、失眠非藥物治療、生理回饋治療、過動專注力不足評估與治療、失智症照護諮詢、認知功能評估; 林聖峯臨床心理 ...
2018年12月12日 — 孩子身體不健康,家長很容易看出來,但心理生病了,卻經常被忽略。輔導老師、諮商師和兒少精神科醫師都發現,有些家長仍將精神疾病看成是一種標籤,而抗拒 ...
2021年11月24日 —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正面臨憂鬱之苦,破除社會對憂鬱症的刻板印象,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支持你的 ... 被診斷出憂鬱症之後,我希望用心理諮商替代藥物治療。
如何幫助憂鬱症患者走出來家人憂鬱症dcard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死亡恐懼量表憂鬱症溝通技巧憂鬱症家人不諒解憂鬱症諮商ptt憂鬱症心理諮商有用嗎家人憂鬱症ptt跟憂鬱症的人相處好累 東港衛生所營業時間台南假牙補助2023楽天イーグルス 前身
只吃燕麥、水果減肥,會讓身體存更多脂肪!4張圖搞懂「變瘦關鍵」
photos放大顯示我都只吃燕麥、水果當正餐了,為什麼還是瘦不下來?! 許多人都選擇一碗燕麥開始一天食物攝取的來源,殊不知...
吃西藥過量會讓憂鬱症患者自殺?精神疾病會自己好?小心錯誤觀念延誤治療!精神科...
photos放大顯示藝人艾成日前墜樓身亡,震驚粉絲。據傳艾成過去受憂鬱症困擾多年,情緒不穩定,還曾透露自己暴飲暴食,甚至有...
「你看看那個誰多厲害,然後你喔…」在「比較中」長大...諮商心理師周慕姿:「羞愧...
photos放大顯示從成績表現、外表、工作到交往的對象、什麼時候結婚生小孩。你永遠都不夠好,永遠都有人比你更得爸媽的歡心。...
減重靠「間歇性斷食法」沒有幫助?減重良醫告訴你:間歇性斷食的關鍵+2大失敗原因
photos放大顯示坊間常提到的間歇性斷食法,如52斷食法、168斷食法等,其實當中注重的還是熱量的攝取。成功的減重並非是單靠1...
子宮頸癌/高危險群有哪些?預防掌握3關鍵飲食「3不3要」遠離癌
子宮頸癌大部分是經由性行為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所致,雖然多數人感染後會自動痊癒,僅少部分會持續性感染,但經長期間...
挑對棉被,跟另一半的「這樣東西」...醫師:這可能是讓你一夜好眠的關鍵!
photos放大顯示為什麼醒過來就再也睡不著?幾個技巧,助你一覺到天亮文明越進步,睡個好覺卻越難。2019年5月18日出刊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