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類風濕性關節炎 她拖10年變殘廢
photos放大顯示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20多歲女性,莫名出現關節疼痛,就醫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但她害怕服用西藥傷腎,反而求助坊間偏方;10年後,再次回到醫院時,她的手指、骨盆、膝蓋等全身各處關節都已嚴重變形,只能靠輪椅代步,後悔當初沒有聽從醫囑。
關節紅腫熱痛 持續6周應就醫
根據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統計,全台超過1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表示,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致病原因不明,好發於40歲以上,其中女性罹病率比男性高3倍,常見症狀為持續6星期以上的關節處紅、腫、熱、痛,通常起床後有晨僵。
9成患者骨頭已遭破壞
蔡文展主任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為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因滑膜長期發炎增生引起關節軟骨破壞,高達9成患者在發病前2年骨骼遭到破壞,嚴重恐導致關節變形,建議把握6個月的治療黃金期,可有效緩解症狀,生活如同正常人一般不受影響。
不「藥」擔心! 服藥可緩解症狀、務必持續治療與追蹤
許多病友害怕服用西藥會傷肝、傷腎,蔡文展主任認為,目前藥物的副作用很低,且服藥治療可有效緩解、控制症狀惡化,傳統口服藥物約5成有效,嚴重者可使用生物製劑或小分子口服藥,疾病緩解率高達8至9成,害怕針頭注射可選擇小分子口服藥,用藥2年可減藥,建議病友持續用藥治療、回診追蹤,才不會延誤病情,造成遺憾。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健康醫療網》
醫病》她罹類風濕關節炎21歲身高僅130公分 ... 黃小姐從小被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且合併眼疾,且因長期服用類固醇,即使21歲了但身高仍僅有130 ...
3 天前 - 醫檢師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病腳曾腫如象腿,經綿密順拍物理治療恢復健康。醫檢師蔡雪(52歲)任職中部醫院,輪班日夜顛倒,年輕時每年存錢自助 ...
65歲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牟小姐分享,26歲發病的她,疾病來的又兇又猛, ... 為幫助更多的病友,中華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今年也製作「RA好 ...
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症狀 · 多個手部關節對稱性腫脹及疼痛,運動時可能會改善 · 手部關節在早上時特別僵硬,通常僵硬的時間會大於一小時 · 手指彎曲變形 · 類風濕性結節:皮膚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其主因是免疫系統異常,破壞關節,故稱自體免疫疾病。主要侵犯的部位為手指、手腕、腳趾、腳踝、膝蓋等四肢關節,造成患部疼痛、 ...
2022年11月1日 —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長期)疾病,大多數情況下會造成關節疼痛、腫脹、僵直和喪失功能。 · 類風濕性關節炎可能讓您感覺異常疲倦,偶爾會發燒,而且 ...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廣泛且頑固的慢性疾病,病況輕微時僅怠到局部關節僵硬疼痛,嚴重時則會引起全身的關節腫脹疼痛及損壞, 甚至造成殘障。這個 ...
2023年11月2日 —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易察覺,民眾可透過「333法則」自我評估,若關節疼痛部位超過3個、晨間僵硬超過30分鐘以上及關節疼痛超過3週,就應立即就醫檢查。 45歲的 ...
2017年6月7日 — 黃春明主任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如果不好好積極治療,除了可能導致關節腔狹窄、變形,還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風險,患者發生心肌梗塞及中風 ...
2021年10月8日 — 由於患者發病後6個月內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黃金期,根據2010年美國風濕病學院最新的診斷標準,當小關節出現症狀,就要提高警覺,包括早晨關節僵硬且 ...
類風濕性關節炎看哪一科類風濕性關節炎手指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好嗎類風濕性關節炎如何改善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重大傷病卡類風濕性關節炎飲食禁忌類風濕性關節炎初期症狀類風濕性關節炎壽命 基隆 半斤九兩手部衛生稽核統計猴痘 指引
健康來得及/每10人就有1人患自體免疫疾病營養師教用飲食控制病情
登入看完整精彩內容3/17前成為年訂戶訂閱即送咖啡券再享獨家1對1職涯引導還不是會員?馬上註冊[1]訂閱看完整精彩內容3/17前...
疲累、咳嗽是重要警號!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專科醫生圖解懶人包-AM730
幾個月前,王女士突然發燒、咳嗽且愈來愈喘,住院期間還需要使用氧氣面罩,詳細檢查後才發現疾病已侵害到肺部,每天吃十幾顆...
咳嗽、肺纖維化就是染新冠?小心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惹禍這些部位疼痛要注意
本土新冠疫情延燒,雖然大多數為輕症,但有些確診者康復後會留下後遺症,出現咳嗽、喘、肺纖維化的症狀。其實,這些症狀不只...
逆轉糖尿病|每10名港人有1人患糖尿病醫生推介3種食物必吃助降血糖/減肥/抗發炎
肥胖/代謝問題:體重增加、脂肪增厚、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過敏:皮膚紅腫痕癢、蕁麻疹、呼吸道症狀;肌肉和關節:關節腫脹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