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怕隔太久養出癌!1年、3年、5年…醫師中肯建議:「大腸鏡」多久做一次,才算剛剛好?
photos放大顯示
離開醫院的路上,劉小姐想起剛剛回診時醫師宣布自己只在直腸有兩顆比米粒還小的息肉,心中忐忑一掃而空。但是﹍雖然醫師說那是良性的增生性息肉,可以五到十年後再追蹤,可是﹍不會隔太久嗎?會不會過個幾年息肉就變大甚至變成癌症?
如果每年都要做一次,想到清腸喝瀉藥的不便又令人卻步。劉小姐發現自己更煩惱了。
劉小姐的問題,可能也是您會遇到的問題。大腸癌在台灣的盛行率已經達到世界第一,在報章雜誌的放送下,現在民眾除了配合篩檢,也會主動安排健康檢查或在門診詢問,這應該是可喜的事情。
但是大腸鏡本身仍然屬於侵入性的檢查,儘管越來越多院所提供術中麻醉,可以把檢查中的不適降到最低。檢查前的低渣飲食以及瀉劑清腸對多數人來說,都不是非常愉快的經驗。在個人的經驗中,不少人聽到明年可以暫時休息,都如同獲得了特赦。
大腸癌篩檢,與大腸鏡檢的必要性與時機
目前在台灣主流的大腸癌篩檢方式有兩種,一般 50 歲以上,建議接受國健署推行的每兩年一次的免疫法糞便篩檢,或直接接受大腸鏡檢;而如果糞便篩檢發現有陽性潛血反應,就應該接受大腸鏡做確定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看起來似乎陽春,但可不要小看它;過去即便是比較舊的化學法篩檢,都證實可以降低大腸癌的死亡率。大腸癌相對其他癌症,較容易早期發現,而且治療效果相當好,這是全世界政府之所以認真推廣相關篩檢的基礎。根據文獻,每兩個糞便篩檢陽性的人,就可能有一位具有高危險性的息肉甚至大腸癌。
有些民眾可能會選擇直接接受大腸鏡檢,目前根據實證的共識大致如下:
一般人 50 歲以上應該接受定期糞便篩檢,或第一次大腸鏡檢 40 歲以上有家族史,尤其一等親有過大腸癌或一公分以上大腸息肉,應接受大腸鏡檢 有少見的特殊多發性息肉症候群,或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需更早開始篩檢及追蹤此外根據美國最新的指引(2016 USPSTF),無家族史的一般人 45 歲以上亦可考慮篩檢。至於 30 多歲或更年輕的健康民眾,目前並無明確的共識;雖然偶而會看到這個年紀的大腸癌患者,但整體來說發生率算是相當低;個人的建議是如果非常擔心,可以至健檢診所或中心安排,或門診諮詢是否自費接受大腸鏡。
那麼若直接選擇大腸鏡,做完之後到底多久應該追蹤一次?
photos放大顯示
離開醫院的路上,劉小姐想起剛剛回診時醫師宣布自己只在直腸有兩顆比米粒還小的息肉,心中忐忑一掃而空。但是﹍雖然醫師說那是良性的增生性息肉,可以五到十年後再追蹤,可是﹍不會隔太久嗎?會不會過個幾年息肉就變大甚至變成癌症?
如果每年都要做一次,想到清腸喝瀉藥的不便又令人卻步。劉小姐發現自己更煩惱了。
劉小姐的問題,可能也是您會遇到的問題。大腸癌在台灣的盛行率已經達到世界第一,在報章雜誌的放送下,現在民眾除了配合篩檢,也會主動安排健康檢查或在門診詢問,這應該是可喜的事情。
但是大腸鏡本身仍然屬於侵入性的檢查,儘管越來越多院所提供術中麻醉,可以把檢查中的不適降到最低。檢查前的低渣飲食以及瀉劑清腸對多數人來說,都不是非常愉快的經驗。在個人的經驗中,不少人聽到明年可以暫時休息,都如同獲得了特赦。
大腸癌篩檢,與大腸鏡檢的必要性與時機
目前在台灣主流的大腸癌篩檢方式有兩種,一般 50 歲以上,建議接受國健署推行的每兩年一次的免疫法糞便篩檢,或直接接受大腸鏡檢;而如果糞便篩檢發現有陽性潛血反應,就應該接受大腸鏡做確定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看起來似乎陽春,但可不要小看它;過去即便是比較舊的化學法篩檢,都證實可以降低大腸癌的死亡率。大腸癌相對其他癌症,較容易早期發現,而且治療效果相當好,這是全世界政府之所以認真推廣相關篩檢的基礎。根據文獻,每兩個糞便篩檢陽性的人,就可能有一位具有高危險性的息肉甚至大腸癌。
有些民眾可能會選擇直接接受大腸鏡檢,目前根據實證的共識大致如下:
一般人 50 歲以上應該接受定期糞便篩檢,或第一次大腸鏡檢 40 歲以上有家族史,尤其一等親有過大腸癌或一公分以上大腸息肉,應接受大腸鏡檢 有少見的特殊多發性息肉症候群,或發炎性腸道疾病(IBD),需更早開始篩檢及追蹤此外根據美國最新的指引(2016 USPSTF),無家族史的一般人 45 歲以上亦可考慮篩檢。至於 30 多歲或更年輕的健康民眾,目前並無明確的共識;雖然偶而會看到這個年紀的大腸癌患者,但整體來說發生率算是相當低;個人的建議是如果非常擔心,可以至健檢診所或中心安排,或門診諮詢是否自費接受大腸鏡。
那麼若直接選擇大腸鏡,做完之後到底多久應該追蹤一次?
但是﹍雖然醫師說那是良性的增生性息肉,可以五到十年後再追蹤,可是﹍不會隔太久嗎?會不會過個幾年息肉就變大甚至變成癌症? 如果每年都要 ...
決定追蹤間隔的兩大因子:息肉狀態,以及清腸程度這一段會討論比較技術性的話題,如果想要直接知道結論的讀者,可以請您跳過。 在回答前面的 ...
離開醫院的路上,劉小姐想起剛剛回診時醫師宣布自己只在直腸有兩顆比米粒還小的 ... 醫師說那是良性的增生性息肉,可以五到十年後再追蹤,可是﹍不會隔太久嗎?
避免大腸癌上身或預防腸癌腫瘤復發,難道一定要戒掉紅肉,從此向 ... 攝取總量為4份,營養師建議其中2份可從植物性食材補充,例如黃豆,另外2份 ...
「這幾種」職業最常罹患大腸癌想預防,連醫師也認可的保腸救命食物是它們| Love分享. ... 建議不愛吃米飯的朋友多看看 ... 要懂得一點一點「捨棄」,太中肯了!(必讀).
大腸鏡健保乙狀結腸鏡需要清腸嗎大腸鏡怎麼做大腸鏡無痛大腸鏡檢查後大腸鏡檢查流程大腸鏡檢查瀉藥大腸鏡多久檢查一次乙狀結腸痛大腸鏡檢查推薦 器官 系統 自立晚報抗癌 秘辛 中華花蓮縣政府暑期工讀112
晚餐這樣吃遠離肥胖、幫助骨骼肌肉!健康晚餐3原則3款建議搭配看這裡"
飲食均衡才能維持身體健康,而晚餐是三餐當中的最後一餐,太晚吃、吃太好或不吃都是NG行為!營養師建議,健康的晚餐不能吃得...
出現這5個現象,就是要掉髮的前奏!每天5分鐘,皮膚科醫師的「頭皮回春按摩術」
photos放大顯示僅僅是改變一個習慣,就能開始讓頭髮長回來不過求美者也不用太過擔心,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對於頭皮也是有效的...
別把「病毒疣」當雞眼!症狀類似,皮膚科醫師告訴你:為什麼病毒疣一定要治療?
photos放大顯示長在腳底、腳趾頭的雞眼或是病毒疣,兩者有類似的症狀;雞眼和病毒疣一開始都不會造成身體不適,不過當病灶的...
你知道抗疫前線的醫師們,現在竟被政府要求「吐回薪水」嗎?第一現場的醫師這樣說...
photos放大顯示寒冬來臨,在連續雨天的日子裡,台灣連續253天無本土新冠肺炎(COVID-19)的記錄被正式打破了:一位紐西蘭籍...
失去另一半、找不到生活重心?當你有一天從照顧者變成被照顧者,諮商心理師給你的...
photos放大顯示電影「親愛的母親」(圖片來源MyVideo)受希望行銷的邀請參加了「親愛的母親」這部電影的特映會。已經很久沒...
吃素可降低73%染疫重症機率!營養師建議這種人吃素最有效防染疫呼吸衰竭、敗血症"
吃素好處又多一項!國內研究發現,長期吃素能有效降低新冠肺炎重症機率,尤其對65歲以上年長者效果最明顯。看更多:吃素比較...
你知道「大腦」也會過敏嗎?讓你暈眩好不了...耳鼻喉科醫師破解「2大暈眩疾病」如...
photos放大顯示前庭性偏頭痛是暈眩症最大的模仿者大腦過敏,就和腦中風、腦出血一樣,是一種在大腦裡發生的疾病。過敏的大腦...
網紅拉筋減肥8公斤,竟然也長高了!醫師認證有效果,人人都有用挺腰運動更有效
已經過了生長期還能長高?日本網紅想要減肥,利用拉筋的方式不僅體重大降8公斤、體脂減13%,意外發現還長高了!因此在網路...
跑步完,膝蓋外側疼痛是因為膝蓋退化?醫師教你2招改善「跑者膝」
你跑步完之後,膝蓋外側會疼痛?其實這就是很常見的「跑者膝」。醫師指出,跑者膝並不是膝蓋退化,而是一種嚴重的肌腱炎。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