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 一周沒解便竟罹大腸直腸癌
photos放大顯示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衛福部所公布的最新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再度蟬連榜首,而大腸直腸癌發生率仍居第一,癌症死亡率則排第三。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罹患率高居不下,主要受到後天飲食及環境影響,尤其是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容易忽略大腸癌症狀警訊,例如解血便常以為是痔瘡出血,而掉以輕心,導致年輕的大腸癌病患確診多已是後期,後果並不理想。
大腸鏡支架置入術 助緩解腸道阻塞症狀
奇美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周家麟日前收治一名39歲黃姓先生案例;該名病患因腹脹且一週沒有解便,經檢查發現乙狀結腸處有一腫瘤,造成腸道完全阻塞,診斷為大腸癌第三期,經過評估,採用大腸鏡支架置入術,免去以往腸造口手術引起的腸道破裂導致腹膜炎,患者腸道阻塞的症狀立刻獲得緩解。目前,患者除輔助性化療外,並接受血液循環腫瘤細胞監測,病情已恢復穩定,且順利回職場工作。
新型微創腹腔鏡手術 可加速術後功能恢復
周家麟表示,大腸直腸癌以傳統剖腹手術傷口較大,約20到30公分,有術後疼痛、復原時間長及感染等問題,傷口恢復約需10到14天,且出血量機率較高,導致使用止痛藥情形較為頻繁。現在利用微創腹腔鏡手術,除了縮小傷口、減少疼痛,且能加快術後功能恢復,並提早回歸正常生活作息。
循環腫瘤細胞監測 降低大腸直腸癌復發率
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謝秉欣指出,臨床上有許多病人十分抗拒裝人工肛門,擔心人工肛門產生側漏、異味,造成社交上的不便。現在透過大腸支架手術,以內視鏡方式將腸壁先撐開、再放支架,術後即可解決排便問題。
奇美醫學中心病理中心部長李健逢更引進循環腫瘤細胞監測,提供大腸直腸癌復發率高的危險族群,能更靈敏且提早偵測腫瘤復發的追蹤。隨著醫學進步,大腸直腸癌的治療更是日新月異,若發現身體異狀,千萬別掉以輕心,盡速就醫才是照護健康的最上策!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健康醫療網》
2015年10月22日 — 彰濱秀傳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俊偉表示,不能因為吃素、吃得清淡就對大腸直腸相關疾病掉以輕心,因為大腸息肉不一定會有症狀,早期大腸癌也可能沒有 ...
2017年9月11日 — 奇美醫學中心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周家麟日前收治一名39歲黃姓先生案例;該名病患因腹脹且一週沒有解便,經檢查發現乙狀結腸處有一腫瘤,造成腸道完全阻塞 ...
2017年9月12日 — 醫師指出,大腸直腸癌罹患率高居不下,主要受到後天飲食及環境影響,尤其是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容易忽略大腸癌症狀警訊,例如解血便常以為是痔瘡出血,而 ...
春風電影高血脂 荷葉 烏龍茶全一中醫診所
5年做了3次大腸鏡都沒發現腫瘤?做「大腸鏡」前,你必須知道的5個關鍵
photos放大顯示「為什麼有人做了大腸鏡,結果還是大腸癌?」這個問題,在我的門診中頻頻被問起,由於大腸癌發生率在台灣已連...
余苑綺挺過9次開刀、化療70次不敵病魔,生命停格39歲!醫:血便這顏色、有黏液大...
余天女兒余苑綺挺過9次開刀、70次化療,今8/21仍不敵大癌腸病魔而與世長辭,以39歲英年早逝。余苑綺在初次發現癌症時曾受訪...
腹瀉又血便,女子檢查發現竟是三期直腸癌!專家呼籲重視來自腸胃的警訊
怎麼好好的突然血便跟腹瀉?就算去上廁所也還是感覺肚子脹脹的沒有解決便意,體重還一直往下掉,出現這些症狀請注意!有可能...
大腸直腸癌再奪命!何時該作腸癌篩檢?醫揭3關鍵時機「這族群」青春期就該檢查
中研院院士朱雲漢因直腸癌病逝,享壽67歲,令各界震驚與悲痛,對此,台南市安南醫院副院長、腸胃科醫師許秉毅指出,大腸直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