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為何忽高忽低? 怎麼量這幾個「時間點」很重要
photos放大顯示
鈉,是礦物質的一種,同時也是人體不可缺的元素,但若飲食攝取過多,會使血壓上升。鈉可以從自然食物、調味品、加工食品等獲得,主要的來源是食鹽,每1公克食鹽中約有400毫克的鈉。許多醫學研究已經證實,飲食中食鹽(氯化鈉)的攝取量和血壓值有明顯的正相關,因此可以確定,攝取過多鹽分,是血壓升高的主因之一。
美國國際預防高血壓會議第7次會議報告(JNC7)也已訂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超過2.4克,換言之,每日攝取的食鹽應控制在6公克以內,由於天然食物中很多已含鈉鹽,所以,在食物調味添加的鹽分應減量。大家愛吃的洋芋片、泡麵、醬菜、培根、燻肉等都屬高鹽食品,一包泡麵的鹽分超過5公克,雞湯、火鍋湯頭的含鹽量也都超標。此外,如罐頭、醃製食物,鹽分含量也都非常高。
如果覺得飲食缺鹽索然無味,其實可以透過烹調技巧,來達到減鹽不失美味的目的,例如可用當令新鮮食材吃出鮮味或以烤、蒸、煎、燉等烹調方式,品嚐食物的原味或利用檸檬、蘋果、鳳梨、柳丁汁等各種酸味,增添食物風味,如烤魚擠上檸檬汁或用糖醋方式調味,都可達到減鹽目的。
每天的血壓值高高低低,在什麼狀況之下,就得開始吃降血壓藥?傳統做法在經過飲食調整及規律運動後三至六個月,如果血壓仍然無法控制在目標值之內,那麼就得開始服用降血壓藥物來控制血壓。
但台灣高血壓學會祕書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最近的醫學研究結果顯示,只要一開始出現高血壓現象,就代表著中風風險、心血管疾病風險即產生,為了避免這些隨時引爆的危機,目前的高血壓治療指引均建議醫師早期就先用藥物來降低血壓,但若可以配合飲食、運動等生活方面的控制且做得不錯,就有機會可以減藥,甚至停藥但是如果服用高血壓藥物後,血壓仍然無法下降,還必須考量是否有其他疾病造成血壓難以控制。
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賴志泓指出,人的血壓本來就會高高低低,且影響血壓的因素相當多,不能單以一次的血壓值來斷定是否有高血壓,而是得測量多次血壓值,若是大多數測出的數值都偏高,才要懷疑有高血壓的問題。因此,要知道自己是否有高血壓,建議可在家中多次測量血壓。
如何正確量血壓呢?賴志泓說,量血壓務必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如果多次測出的血壓值都偏高,再到醫院由醫師確診,先前在家中測量的血壓數值,也應該帶至醫院,做為醫師診斷時的參考。除了得多次測量血壓,觀察血壓的變化之外,由於情緒、壓力、活動等,都會影響血壓的起伏。所以,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準則,測量血壓必須是在休息後,心平氣和下的情況下測量,此數值也才具參考的價值。
賴志泓建議,早上在起床一個小時內,先不吃任何藥物前測量,晚上則是在睡前一個小時內測量。早晚各測量兩次,兩次時間間隔1分鐘。不少民眾認為,每次在家測量的血壓值都不一樣,乾脆不量,這是錯誤的做法。因為醫師在擬定高血壓治療策略時,居家量測血壓值的參考價值,其實是高於求診時所量的血壓。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建議將一個星期的居家血壓量測值平均作為治療參考。
通常高血壓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都會偏高,但部分、特別是老高血壓患者的收縮壓往往高於160mmHg,但是舒張壓卻低於90 mmHg,屬於「單純收縮性高血壓」,但這類患者日後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機率,其實與一般高血壓患者一樣。因此,不管是收縮壓或是舒張壓,只要有任一個數值偏高,就是罹患高血壓了,就應該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乾癬性關節炎不敢「輕舉妄動」! 小心反釀關節僵化攣縮
更多健康資訊,請上《健康醫療網》
錯誤時間量測易失準早餐完、運動後皆不適合. 當血壓波動值越大、中風及死亡率越高,未來罹患失智症風險也高。長期、放鬆狀況下測量的血壓,比 ...
測量血壓原則量血壓左手右手血壓什麼時候最高躺著量血壓早晚量血壓時間量血壓標準早晚何時量血壓血壓量測方法量血壓緊張量血壓步驟 小琉球鄉 長 開票台灣open api職能治療 找 工作
吃東西就能燃脂咖啡挑時間喝更減脂!6大超燃脂食物:這1種還能穩定血糖"
想促進身體代謝、建立燃脂體質,用吃的就能燃脂!營養師張宜婷分享以下6種確實能幫助改善體質甚至幫助能量代謝的食物,讓你...
改善小孩拖拉毛病》媽媽就要像公務員,「服務時間」到立刻打烊!
photos放大顯示某一天,老同學來找我。已成中年婦人的女人在寒暄之後,必然從老花、白髮、筋骨痠痛談到健康問題。我先招認:...
歐美糖尿病學會最新共識:控糖、控血壓、控血脂要「5S」!睡眠、步行、流汗都重要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是現代人常見的三高疾病,今年更新的美國糖尿病學會及歐洲糖尿病學會共識報告,提到幾項有助控制血糖...
單腳站無法超過「這時間」死亡風險增兩倍?專家建議3運動強肌力、平衡感
一項刊登在最新《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中的研究報告指出,中年人和老年人若無法用單腳站立10秒鐘,未來10年內死亡風險比可單腳...
高血壓是心臟病的第一誘因!泡澡完最要注意,心臟內科醫師:生活中控血壓9重點
photos放大顯示高血壓通常沒有自覺症狀,易引發重大合併症高血壓對血管壁過度施加壓力,會導致血管硬化,可是高血壓幾乎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