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價疫苗對BQ和XBB家族沒效?新科技「鼻噴劑」 出門前噴一下防感染
藥物病毒疫苗科技疫情蛋白質家族噴劑奈米感染免疫鼻噴劑預防新冠姜冠宇新冠肺炎免疫逃脫雙價疫苗保護XBBBQBQ﹒1 文章 參考資訊


國內出現BQ.1、XBB本土個案,世界衛生組織更預測將成為歐美主流株,雙價疫苗能否有保護效果?醫師表示,美國研究發現,新的病毒變異株BQ.1.1和XBB等,都有優異的免疫逃逸特徵,即使是BA.5雙價疫苗當第4劑追加劑也一樣。不過,每一波感染都會提供給下一波一定的保護力,所以不必太擔心。而明年可望有更好的鼻噴劑,動物試驗發現有預防感染效果,預計通過人體試驗即可推向市場。
看更多:國內首例BQ.1本土病例!4歲女童研判社區感染 快篩擴大發放最快周三宣布
雙價疫苗當追加劑保護效果也有限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一般內科專任主治醫師姜冠宇在臉書表示,美國德州團隊預印本揭露,新冠病毒變異株BQ.1.1和XBB等,都有優異的免疫逃逸特徵,即便是BA.5二價疫苗當成第4劑也一樣,變異株對BA.5二價的加強中和梯度依序遞減,數據如下:
BA.4 & 5降為原始株的1/12.1、BF.7降為原始株的1/11.9、BA.4.6降為原始株的 1/19.8、BA.2.75.2降為原始株的1/36.9、BQ.1.1降為原始株的1/49.6、XBB.1降為原始株的1/103。
看更多:要等BA.5次世代疫苗!第4劑不打了?專家:XBB、BQ.1.1、BF.7都來了!「這些人」不能等
XBB.1免疫逃脫力最好
姜冠宇表示,最後三個數據實在是太低了,偏偏又是即將成為主流的病毒株。不過這是還沒有感染過BA.5的受試者,如果是已經感染過BA.5,數據應該還能再提升。但即便經歷過BA.5的感染,可能對於BQ.1.1和XBB.1的保護力還是不太夠,逃避能力以XBB.1最優異。
每一波感染都提供給下一波一定的保護力
姜冠宇強調,看到這個數據也不必希望破滅,之前各國住院率提升的狀態下,上述變異株還沒成為主流,如今有些超過30%、要成為主流趨勢時,住院率卻又下降,尤其西歐的德國相當明顯,連XBB已經盛行的新加坡也不例外,這代表每一波感染,都會提供給下一波一定的保護力,所以除了年初的BA.1、BA.2之外,後面真的越來越弱。
2023年鼻噴劑新技術 出門前噴一下防感染
姜冠宇表示,鼻噴技術正在持續發展,鼻噴疫苗還在等待數據證實,而鼻噴抗體一度傳出有被變異株逃逸、看似並不順利。不過Nature Brefing報導,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Moscona的團隊正在發展「spritz」,是一種把奈米顆粒變成鼻腔內壁和喉嚨的保護膜、建立抗感染物理屏障,這個奈米顆粒結構是短鏈氨基酸,和模仿蛋白質的小分子。目前動物試驗非安慰劑雪貂和小鼠沒有感染到病毒。美國科學家預期,效果比口服抗病毒藥物再更好一些,預計再過一段時間,通過人體試驗可推向市場。不過這個要每天噴,出門前噴一下可以不用戴口罩。
他呼籲,比較脆弱的族群要採取一定程度的保護措施,例如有長輩和嬰幼兒的場合,選擇戴口罩。面對新冠、RSV和流感交加三重襲擊的冬天,只要符合資格就去接種相關的預防針,覆蓋率越高、個別病程越短、傳播幅度就越小,也能減少社區潛在重症死亡。
看更多:RSV和A流病毒竟「異種雜交」!醫示警:症狀更嚴重、肺部威脅更大,2招降低感染
《健康2.0》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姜冠宇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
Kidsolone soln做麵包 的奶油養生養慧 班
新北市增2例確診者都打過疫苗!足跡遍布三重8處7-11、全聯都遭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新增12例本土個案,其中新北市有2例,分別居住在三重、永和,新北市衛生局公布確診者足跡,共...
疫苗還沒打滿就確診,之後要再打嗎?什麼時候打?醫授一妙招註記關鍵日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全台感染新冠病毒的本土病例6月底已累積近370萬人,將近1/5民眾確診;確診後有了「無敵星星...
愛在疫起時/確診媽自然產男嬰無染疫!醫戴頭燈負壓病房當產房
國內COVID-19日漸升溫的疫情中,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上週一名確診孕婦在負壓隔離病房內,以自然產方式順利產下男嬰。凌晨3...
加嚴口罩措施!北北基桃醫院、長照禁探視探病,長程班機入境規劃篩檢陰性才放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6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1例本土個案及49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
老番顛講不聽?結果是耳屎塞住耳道!疫情影響老人就醫評估退化國健署推出Line在家...
防疫宅在家可能提高長者失能、憂鬱和失智風險!國民健康署表示,失能是可以預防的,因此特別建置「長者量六力」Line官方帳號...
蒟蒻乾、乳酸菌飲料都是健康食物?便利商店有5大偽健康地雷食物不要碰"
便利超商在台灣非常普遍,賣的東西也很多元,不過有些看似健康食物卻是偽健康!營養師舉出五種常見的偽健康食品,包括蔬果汁...
本土疫情封不住?從清零到共存,台灣有哪些挑戰?世界級公衛專家揭關鍵
本土疫情不斷創新高,已連續3天確診數飆破400例,大眾輿論也圍繞在防疫政策究竟是否以清零為目標,還是要與病毒共存?台灣該...
新冠確診後容易出現急性肌少症!醫點名這4種人最危險,飲食3招可預防
新冠病毒感染之後很容易導致急性肌少症,研究發現,超過8成患者在康復後,股四頭肌強度只有正常值54%,顯示大肌肉群的功能...
愛在疫起時/疫情下連報喜!染疫2孕婦大千醫院順產,醫護齊歡呼
國內COVID-19疫情嚴峻,社會氛圍一片緊張,苗栗大千醫院接連傳來喜訊,婦產科團隊近日成功為2名染疫孕婦剖腹產,順利接生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