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運動2小時,還是得乳癌...醫師:運動過度,也會傷身!運動養生正確3原則
photos放大顯示
運動,只是幫助減重?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甚至在肥胖、糖尿病流行的今日,醫師都建議患者多多運動,運動不但對於體重控制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而且對於血糖的控制俱有一定的效果,不過運動就只有消耗熱量的功能而已嗎?答案非也,運動其實也會影響基因表現的。
運動會開啟抑癌基因的表現
以癌症為例,我們知道一種名為APC 的基因是一種抑制癌症的基因,APC可以確保細胞的分化正常,換句話說,如果APC基因無法表現,那麼細胞就容易失控,造成如大腸直腸癌、乳癌等癌症。研究發現如果APC基因的啟動區域過度甲基化,那麼這APC基因就無法順利轉錄,造成的結果是無法幫助身體抗癌,所以APC這種抑制癌症的基因功能就相當重要了。
2007年,美國得克薩斯州醫學中心學者柯立(Coyle YM)發表了一個運動影響基因表現的研究,研究發現運動可以降低APC基因啟動子的過度甲基化,使得APC這種抑制癌症的基因可以表達出來,而且越規律越持之以恆,降低APC過度甲基化的效果更好,也就是說,規律運動可以幫助身體的抑制癌症基因表現出來,達到抗癌效果,所以我在營養醫學門診的諮詢都會跟患者強調運動的好處。
2012年的耶魯大學研究就更妙了,他們找來了乳癌患者,分別在開始運動前,以及規律中強度運動六個月後,分別抽血檢測43項基因,結果發現有規律中強度有氧運動(每週129分鐘)的患者,這43個基因當中,有3個與增加乳癌患者存活率有關的基因甲基化降低了,尤其是抑癌基因L3MBTL1甲基化程度減少了1.48%,而運動不足的乳癌患者,L3MBTL1甲基化程度反而增加了2.15%。
換句話說,規律中強度有氧運動的乳癌患者,她體內抑癌基因L3MBTL1可以增加表現,協助抗癌,與不太運動的患者比較起來,運動可以降低因乳癌死亡風險60%。這真的是運動影響表觀遺傳的經典研究。
可是,運動過度OK嗎?這運動過度很難定義,我曾輔導過二位女性乳癌患者,一位是大學的老師,每日激烈運動超過二個小時,也深信運動可以防癌,當然,在得知罹患二期乳癌時,相當不能接受,另一位女士熱愛三鐵,尤其是跑馬拉松,當得知罹患乳癌後心中也是憤怒不平,為何我這麼熱愛運動,還是會得乳癌?
我必須強調幾點:
運動過度,也會傷身:因為運動時會耗掉許多氧氣,其廢物就是活性氧ROS,也就是自由基,當身體產生過多自由基時,如果代謝機制不足,反而會讓自由基刺激DNA,造成基因受損。
飲食營養也相當重要:研究已經發現,嗜食紅肉對於大腸直腸癌、乳癌、攝護腺癌等是促發因子之一,上述二位女性相當愛吃牛肉麵以及牛排,我認為這也是因素。
所以讀者可以回頭看看,這篇耶魯大學的研究強調的是每週二小時中強度的有氧運動喔,不是每天二小時,也不是輕鬆散步或是超強度的有氧運動喔,至於過度運動對於基因甲基化的研究相信未來一定會有人做出研究的。
改變脂肪細胞的基因,請運動吧!
另外,肥胖,顧名思義,就是體脂肪過多或是脂肪細胞增加,目前也知道脂肪細胞是一種發炎細胞,它會持續釋放發炎激素,增加身體個組織的老化甚至是癌變。那麼,運動會不會改變脂肪細胞的基因表現呢?答案是肯定的!
2013年瑞典學者提納‧榮恩(Tina Rönn)找來了23位不太運動的男性,然後要求他們每週上二次有氧運動,如此經過六個月後,看看脂肪細胞中的DNA表觀基因會不會改變?結果發現居然有7,663個基因上甲基化發生改變,而這些基因包括糖尿病基因以及脂肪細胞代謝相關基因都受到影響。
也就是說,運動會讓脂肪細胞某些基因多戴些甲基帽子,也會讓某些基因上的甲基帽子脫掉,總體來說,運動會促進脂肪細胞本身的抗發炎效應,這是相當正向的,如果以目前許多懶人吃藥瘦身的減重法,而不配合運動以及營養均衡飲食,後果是不堪的。
我經常建議朋友養成運動的習慣,如果能掌握
以下我整理的「ATM」法則,應該就能輕易養成運動的習慣──
A表示attainable,「可達成的」
如果不方便,千萬不要找需要特殊場地才能進行的運動,換句話說,請以隨時隨地可以方便進行運動的項目為主,譬如氣功、外丹功、太極拳、伏地挺身、仰臥起坐、瑜伽、快走、慢跑、騎飛輪、舉啞鈴、有氧舞蹈、跳繩等等。游泳是不錯的運動,但是要注意泳池氯消毒後三鹵甲烷太多反而會傷身的風險,此外,球類運動也是好的選擇。
T表示timing,「定時」
就像刷牙之於牙齒健康,運動也應該列入每日行程,請在每日行程當中設訂一個特定時間來運動,例如早晨六點半去打太極,或是晚飯後稍稍快走,或是早晚二個時段跳繩健身,以循序漸進原則,剛開始即使是15分鐘也行,慢慢增加為30分鐘,不過我提醒,因為運動完會產生腦內啡,情緒會稍興奮,如果有失眠的情形,請避免晚間運動。
M表示measurable,「可測量的」
請做一個簡單表格,以日為單位,項目包括體重、血壓、腰圍、運動時間、運動項目,舉例來說,今日飛輪騎多久、走路走多少步、伏地挺身幾下、游泳游多久時間、跳繩跳了幾下等等。當然現在有許多app軟體也可以輕易地將這些資訊記錄下來。
記住,運動前、後一定要暖身,我碰過許多朋友一時興起,沒有熱身,爆衝運動,結果弄的一身運動傷害,反而懼怕運動,結果更慘,不過我再強調,要活就要動,運動真的會影響你的基因表現喔!看到這,還不快運動!!
書籍簡介 誰說疾病一定會遺傳?:劉博仁醫師教您透過營養、運動、改變生活型態,扭轉基因表現,及早擺脫家族病史
作者: 劉博仁 繪者:黃川祐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17/07/26
劉博仁 醫師
相信疾病的治療不應只有一種方法,透過初步的醫食同源核心概念,加上進階的功能營養醫學調理,並將精準醫療檢測納入驗證,才是追求健康的不二法則。
現職
台北菁英診所功能醫學抗衰老中心營運長 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睡眠醫學中心主任、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台灣基因功能營養醫學會理事長
學經歷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所博士候選人 弘光科技大學營養醫學碩士 美國西太平洋大學醫務管理碩士 國防醫學院醫學系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科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耳鼻喉科專科醫師 台灣睡眠醫學會專科醫師 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 台灣保健食品工程師考試及格 國際進階長壽醫學認證醫師(IBALM) 國際螯合療法學會認證醫師(IBCMT) 中華針灸醫學會專科醫師 中國醫藥學院30屆針灸研習班第二名結業 2009年商業週刊百大良醫專刊推薦醫師
深耕基因功能研究的劉博仁醫師指出,規律運動可以幫助身體的「抑制癌症基因」 ... 一位是大學的老師,每日激烈運動超過二個小時,也深信運動可以防癌,當然,在得知 ... 運動過度,也會傷身: 因為運動時會耗掉許多氧氣,其廢物就是活性 ... 快走,或是早晚二個時段跳繩健身,以循序漸進原則,剛開始即使是十五分鐘 ...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甚至在肥胖、糖尿病流行的今日,醫師都建議 ... 運動過度,也會傷身:因為運動時會耗掉許多氧氣,其廢物就是活性氧ROS,也 ... 快走,或是早晚二個時段跳繩健身,以循序漸進原則,剛開始即使是15分鐘也 ...
規律運動☀運動新知識☀晚上運動會傷身嗎? ... 來就診時,醫師告訴他:「你的身體需要運動鍛鍊。」 ... 白天鍛鍊是養陽氣,晚上鍛鍊是傷陽氣。晚上連 ...
瘦身☀體脂肪☀【早安健康/史考特醫師】許多女孩常抱怨自己的「 肉鬆」,想要雕塑結實曲線卻又怕運動會讓肌肉變大塊, ... 頭皮臭過度清潔反而頭皮發炎! ..... 結果發現,在重訓後的38小時內,他們的氧氣消耗量都明顯高於運動前的水準。 ... 原則上來說,高強度的無氧運動會比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更能刺激後燃。
運動相關理念及傷害處理原則. 綱要: ... 促進肌肉質量和身體脂肪的比率,可運動得更久、強度更高. 以及更有效率。 ... 恢復時間要足夠(重量訓練需48小時,其它則需18-24. 小時) .... 滑囊部分(位肌肉骨骼間或肌腱骨骼間,大部分都是過度使用造. 成).
%E9 高上醫師的資歷 主治項目:運動傷害、手足外科、關節病變、脊椎相關病症、一般骨科現任:亞 ... (1) 睡眠的前後:早晨運動必須確定已做了伸展與暖身運動。 ... u飯後1小時再運動。 .... 運動傷害發生的原因多肇於意外或過度運動兩種,最常見的運動傷害為扭傷以及熱傷害,扭傷的處理可依照下列緊急處理原則說明急救後再送醫。
... 少的運動。今天的文章僅針對少數有過度訓練傾向的朋友而寫,千萬別誤解了本文的出發點! ... 適量的訓練可以鍛鍊心肺功能,但當高強度運動持續1-2個小時後,過勞的心臟就會開始承受損害。 過多的血液 ... 圖片來源:史考特醫師.
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每一項運動,任何運動,都會有體能及生理的限制;因此運動前,務必了解自己的體質究竟適不適合運動、適合哪一類型的運動,以免傷身又傷心。 ... 鞋型改善後,不會影響運動能力,若是病理型造成的足弓塌陷,運動過度會出現足、 ... 是要找出身體能夠承受的活動,以不產生疼痛為原則,以少量多次的方式來運動。
擲鐵餅英文跳遠英文運動中頭痛一天要消耗多少卡路里乳癌復發率計算持拍運動英文運動後頭暈耳鳴國民健康署運動531癌症重訓有睡意睡不著 台大獸醫分科數據 政策 新聞影片 網友 CTWANT
毛毛蟲掉在衣服上,不要用手撥!皮膚科醫師:小心奇癢無比的「毛毛蟲皮膚炎」
photos放大顯示十歲的小毛(化名)由媽媽帶來診所看診。「醫師,我家小朋友從今天下午開始,皮膚癢到不行,你看看這是不是吃...
減肥一定要先減壓!前台大醫師:從85到65公斤,我這樣突破3個減肥瓶頸
photos放大顯示我的減肥史Ⅲ──我如何化解減肥路上的挑戰養成好習慣的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首先要碰到的就是來自家人的阻力...
為什麼睡了8個小時還覺得累?醫師:關於睡眠,一個常見錯誤觀念
photos放大顯示關於睡眠,時常會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我的一位朋友,平日裡入睡極快,他有個訣竅就是睡前看書,而且必須是那...
「一開始,只是熬夜會胸悶...」女大生感冒掛急診,竟得淋巴癌...內科醫師:惡性淋...
photos放大顯示怎麼會是淋巴癌?阿梅是一個剛考上大一的新鮮人,正值享受青春的年紀,人緣佳的她總有許多邀約排隊等著,就像...
游泳是最好的膝蓋復健運動?骨科醫師提醒:沒注意這件事,小心更傷膝
photos放大顯示「退化性」膝關節炎不是退化,是摩擦歷經百萬年的演化,人體膝關節構造之精緻完美,理論上,軟骨並不容易受傷...
「退化性關節炎」就像牆壁長「壁癌」...保健食品效用不大!骨科醫師:改靠「這招...
photos放大顯示防疫期間無法出國,只能在國內趴趴走,於是掀起登山健行熱潮。但是,骨科門診也發現,有一些年紀僅40多歲的人...
武漢肺炎》患者1滴口水中,就有1億個病毒!醫師揭:症狀開始變異,小心「這件事」...
photos放大顯示圖片來源:吳昌騰醫師臉書注意:新冠肺炎病人入院臨床特徵已經改變Lancet3月2日刊登了1篇來自中國武漢大學人...
你跑40K馬拉松,胸部也跑了快3K...別讓胸部跑殘了!國際馬拉松冠軍教你挑運動內衣
photos放大顯示從腳型來選擇跑鞋《天生就會跑》(BorntoRun)這本書裡講述了墨西哥銅峽谷裡,塔拉烏馬拉人光腳跑超級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