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就該有責任、老二不受重視、老么最受寵...心理諮商師:老大魔咒,會怎麼毀了孩子的人生
photos放大顯示
心理學家阿德勒用「家庭星座」來形容手足排序對一個人的影響,相同出生順序的人可能會有普遍且類似的家庭經驗,是以發展出共同的特質,這些特質可以是優點,同時也讓人深受其苦。 別把孩子養成「長子/長女」走出「老大」魔咒「活著好累,人生為什麼這麼累呢?」阿娥滿臉疲憊,進晤談之後就攤在沙發上動也不動,彷彿身上被無數絲線綁得動彈不得,我想這反映了她的心境。阿娥說愈靠近過年,她就愈忙,壓力大到睡不著,「我滿腦子都是餐廳要訂哪裡?訂什麼時間?要給哪些人備禮物,禮物要買什麼品項,要去哪裡買?錢也很令人煩惱,不過比起前面那些事,花錢反而是次要的,我願意花錢請人來幫我做這些!」
只可惜阿娥被安排了一個無法用錢取代的爛位置,她是原生家庭裡需要張羅上下的長女,又嫁給一個傳統大家族裡承擔重擔的長子,聽到這,誰能不為她嘆口氣呢?過年是她最辛苦,憂鬱、焦慮症狀最嚴重的時候,不但藥量要加倍,還忙到沒時間來晤談,進了晤談室只能一鼓腦地訴說心裡的辛酸,好好替自己哭一場,還沒辦法騰出腦袋來為自己想一想,該怎麼讓人生輕鬆點。
但時間不等人,她的兒子小賢逐漸長大了,阿娥覺得處理自己心理議題的緊迫性提高了,如果她和先生身上背的長女長子重擔沒有卸下的一天,那麼身為長子長孫的兒子,將會承擔最多,甚至過多的壓力,從小賢的長年蒼白的膚色、低落的情緒、日漸沈默的親子互動,阿娥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
沈默羔羊第二集裡,漢尼拔・萊特醫師用某種鴿子的飛行型態,來表達自己對史達琳探員的看法,那種鴿子習慣快速往高處飛,然後向下俯衝,牠們又分成兩類,一類會俯衝的比較淺,另一類則俯衝得更深,如果雙親都有俯衝更深的基因,他們結合後的子代很可能會俯衝撞地而亡,萊特醫師大概是以此比喻,他認為史達琳探員身上有某種堅持卻可能為自己招致危險的人格特質,醫師說「只希望她的父母中有一個是前者」。
是的,家族議題往往透過基因和教養代代相傳,如果父母雙方有著很類似的創傷議題,那麼孩子承接的將會是更沈重的壓力。舉例來說,長子通常背負最多家庭期望,而長女常被要求負擔超齡越位的責任重擔,這些因素都容易讓他們變得自我要求高、完美主義、難以自我肯定、過於在意外界標準,長子長女的結合,就像兩隻帶深度俯衝基因的鴿子,這些容易造成憂鬱焦慮的人格特質會更明顯。開始自我療癒的阿娥很清楚這點,她希望自己能變成那個不一樣的父母,讓痛苦終止在自己這一代,孩子能過上比自己更好更自由的人生。
許多針對長子女議題的心理健康文章或書籍,整理出一些改變的建議,像是不要覺得什麼事情都「非我不可」,要習慣相信其他家人,練習把工作分配出去,別害怕拒絕家人過分的要求,而且能在違背家人期待,不滿足家人需求,嘗試獨立做自己的過程中,消化心中被家庭教條所約束而產生的虛假罪惡感。
如何不養出有「長子/長女」議題的孩子呢?我想阿娥會更想探索這個問題。如果要探討這個問題,也許我們連帶會想知道,如果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容易有某些處境,造成心理壓力甚至創傷,那其他排行就不會嗎?老二或老么難道就沒有困難的家庭處境,心中就沒有委屈嗎?他們有沒有獨特的心理議題呢?
photos放大顯示
心理學家阿德勒用「家庭星座」來形容手足排序對一個人的影響,相同出生順序的人可能會有普遍且類似的家庭經驗,是以發展出共同的特質,這些特質可以是優點,同時也讓人深受其苦。 別把孩子養成「長子/長女」走出「老大」魔咒「活著好累,人生為什麼這麼累呢?」阿娥滿臉疲憊,進晤談之後就攤在沙發上動也不動,彷彿身上被無數絲線綁得動彈不得,我想這反映了她的心境。阿娥說愈靠近過年,她就愈忙,壓力大到睡不著,「我滿腦子都是餐廳要訂哪裡?訂什麼時間?要給哪些人備禮物,禮物要買什麼品項,要去哪裡買?錢也很令人煩惱,不過比起前面那些事,花錢反而是次要的,我願意花錢請人來幫我做這些!」
只可惜阿娥被安排了一個無法用錢取代的爛位置,她是原生家庭裡需要張羅上下的長女,又嫁給一個傳統大家族裡承擔重擔的長子,聽到這,誰能不為她嘆口氣呢?過年是她最辛苦,憂鬱、焦慮症狀最嚴重的時候,不但藥量要加倍,還忙到沒時間來晤談,進了晤談室只能一鼓腦地訴說心裡的辛酸,好好替自己哭一場,還沒辦法騰出腦袋來為自己想一想,該怎麼讓人生輕鬆點。
但時間不等人,她的兒子小賢逐漸長大了,阿娥覺得處理自己心理議題的緊迫性提高了,如果她和先生身上背的長女長子重擔沒有卸下的一天,那麼身為長子長孫的兒子,將會承擔最多,甚至過多的壓力,從小賢的長年蒼白的膚色、低落的情緒、日漸沈默的親子互動,阿娥已經深深地感受到了。
沈默羔羊第二集裡,漢尼拔・萊特醫師用某種鴿子的飛行型態,來表達自己對史達琳探員的看法,那種鴿子習慣快速往高處飛,然後向下俯衝,牠們又分成兩類,一類會俯衝的比較淺,另一類則俯衝得更深,如果雙親都有俯衝更深的基因,他們結合後的子代很可能會俯衝撞地而亡,萊特醫師大概是以此比喻,他認為史達琳探員身上有某種堅持卻可能為自己招致危險的人格特質,醫師說「只希望她的父母中有一個是前者」。
是的,家族議題往往透過基因和教養代代相傳,如果父母雙方有著很類似的創傷議題,那麼孩子承接的將會是更沈重的壓力。舉例來說,長子通常背負最多家庭期望,而長女常被要求負擔超齡越位的責任重擔,這些因素都容易讓他們變得自我要求高、完美主義、難以自我肯定、過於在意外界標準,長子長女的結合,就像兩隻帶深度俯衝基因的鴿子,這些容易造成憂鬱焦慮的人格特質會更明顯。開始自我療癒的阿娥很清楚這點,她希望自己能變成那個不一樣的父母,讓痛苦終止在自己這一代,孩子能過上比自己更好更自由的人生。
許多針對長子女議題的心理健康文章或書籍,整理出一些改變的建議,像是不要覺得什麼事情都「非我不可」,要習慣相信其他家人,練習把工作分配出去,別害怕拒絕家人過分的要求,而且能在違背家人期待,不滿足家人需求,嘗試獨立做自己的過程中,消化心中被家庭教條所約束而產生的虛假罪惡感。
如何不養出有「長子/長女」議題的孩子呢?我想阿娥會更想探索這個問題。如果要探討這個問題,也許我們連帶會想知道,如果第一個出生的孩子容易有某些處境,造成心理壓力甚至創傷,那其他排行就不會嗎?老二或老么難道就沒有困難的家庭處境,心中就沒有委屈嗎?他們有沒有獨特的心理議題呢?
人際挫折與孤獨, 都來自童年傷痕: 傷你最深的往往是家人! 人際心理師教你解除依戀魔咒, 讓愛不再變傷害:好友疏離、戀情分手,感情為何難持久,悲劇總是再三重演?
知名的心理諮商師游乾桂,見多了原本應是燦爛昂揚的年輕生命,因為背負著父母過於殷切的期許,不勝負荷,失去的不只是歡樂的笑顏,還有健全的身心。心生不忍之餘,游乾桂將 ...
2022年12月9日 — 心理諮商師:父母的「3大謊言」如何毀了孩子人生 ... 孝道的社會,「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會成為一個巨大的魔咒,讓我們寬恕那些虐待甚至殺死孩子 ...
2017年1月4日 — 從心理諮商的角度來看,我們如果想要真正活出自己的樣子, ... 那麼,我們可以如何打破從小到大,父母親所給予的「催眠魔咒」呢?
2 小時前 — 別把孩子養成「長子/長女」走出「老大」魔咒「活著好累,人生為什麼這麼累呢? ... 老大就該有責任、老二不受重視、老么最受寵...心理諮商師:老大魔 ...
你可以難過但別為一句話傷透心pdfmlb勇士戰績作息表範例么女特質世界大賽2022戶籍謄本遺失風險人際溝通技巧作弊心理學老么定義小學生智慧小語
健身教練池田塔妮亞瘦下25公斤:因為我想「如果再這樣下去,人生就是一種浪費!」...
Tania在大學時期減肥,畢業後找到工作並進入職場,在東京擔任一名需要出差海外的銷售專員。然而,她的人生在這個時候再次發...
「為了養大我們,媽媽犧牲一輩子...」別再被「情緒勒索」,你為什麼拿自己的人生...
photos放大顯示情緒勒索是一種操控,只會讓彼此的關係崩壞。因為當對方一再屈服與退讓,那是因為懼怕,而不是因為親密、信任...
中途視障者透過音樂「視」界譜出自信人生樂章-TCnews慈善新聞網
世界衛生組織WHO為呼籲全球重視失明、眼睛相關疾病,自1988年起將每年10月第二週週四訂為「世界視覺日」。據衛生福利部2...
「斷捨離」終極版!這根本是空屋吧?一個35歲魯蛇領悟:丟掉這15樣東西,人生變幸福
極簡主義者photos放大顯示上面那兩張照片都是我的房間,過去的我無法丟東西,囤積一大堆雜物。十年沒搬過家,就連生活型態也...
別人送的禮物、花大錢買了卻不常用...這些物品到底該不該丟?人生必學的「清空練...
photos放大顯示新的一年,試一次清空練習!六個提問幫你斷捨離,讓人生減量整理物品時,會猶豫這件物品到底該丟還是該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