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療會把腦袋「電壞掉」?被誤解了70年的精神科「電療法」
photos放大顯示
翻拍自電影《飛越杜鵑窩》有時會在電影中,看到病人頭上貼著電極或戴著頭套、四肢被綁著,旁邊是面無表情的精神科醫師,在機器上按下一個按鈕後,病人發出哀嚎而面目猙獰。這是在電影或戲劇中,常見用來展現精神科住院或治療之可怕的既定場景之一:電療。
但事實上,在精神科住院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可怕」,電療更不是一個恐怖、「通電」的治療。究竟什麼是電療?電療的全名是「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中文簡稱「電療」。
在一般醫療場域中,比較常聽到的「電療」,指的是放射線治療,是治療癌症的療法之一,主要是以儀器所產生的放射線,對準腫瘤施予高劑量照射,以消滅癌細胞,而不是以字面上的「電」或「烤」來接觸人體,沒有痛楚。同樣稱為「電療」的精神科「電痙攣療法」,又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同樣也不是「電」或「烤」來接觸人體。
精神科中所使用的「電療」方式,是將病患短暫全身麻醉後,透過貼附在頭部單側或雙側的金屬電極,將電流通過患者的腦部,引發腦部的整合放電 (Synchronized Discharge),出現腦細胞的生理變化,而能調整病患的大腦功能,控制或治療因大腦功能失調引起之重度精神或神經疾病。治療過程中若沒有注射肌肉鬆弛劑,則會產生短暫肢體痙攣(即俗稱的「抽筋」)現象;若有注射肌肉鬆弛劑,則治療過程中只有腦波的變化,不會有肢體抽筋的現象。整個治療過程一次只有數十秒,個案並不會有「觸電」的感覺,也不會有痛苦,所施打的麻醉劑為短效麻醉藥品,讓病患很快進入熟睡狀態,而治療過程後也很快甦醒,病人就如同睡了一場覺一般,不會有害怕、焦慮的感覺,清醒之後就可以恢復原先的進食、喝水與一般作息。
在抗精神病藥物尚未發展出來的年代,就已經有電療(1938年義大利精神科醫師Ceretti,第一次施行),在40及50年代曾是最盛行的精神疾病生物學療法。60年代開始,精神科藥物蓬勃發展,過去許多較具侵入性的精神科療法都已逐漸被淘汰,但因為電療的療效仍有優於藥物之處,電療的儀器和技術也日漸精良,是安全性高的治療方式,目前在精神疾病的治療上仍有重要地位。
前些日子接手急性病房,護理師告訴我:「你有一個病人已經亂很久了」。這位病人是王先生,一位中年男性,頭髮蓬亂、鬍渣亂長,眼神失去神采;寒流來的時間卻穿著短袖短褲,褲子拉鍊沒拉上,雙手雙腳都有些碰撞的傷痕。他躺在地上,用衛生紙不斷刷著自己的鼻頭,嘴巴不斷喊著「老師、老師」。
前去自我介紹,個案眼神無法對焦,嘴巴還是不斷喊著「老師、老師」,漫無目的地回應著,沒能再有更多切題、合宜的回答。扶他起來到床上坐好,準備用餐。吃下第一口稀飯,便嗆咳得滿臉通紅,看了令人不捨,看護提到這兩個禮拜來都差不多是這樣,由於嚴重嗆咳、進食困難,行為脫序也無法配合照顧,這段時間已經瘦了好幾公斤,原本就不壯碩的身材,看起來又更為清癯。
檢視個案的病史記錄,他是一個思覺失調症的患者。生病的時間從病名還是「精神分裂症」的年代就開始了,過去在穩定的抗精神病藥及長效針劑控制下,功能維持得還不錯,還能協助照顧家中其他亦患有躁鬱症的哥哥和年邁母親。幾個禮拜前,哥哥病情復發後,個案也隨之病況不穩,雙雙入院。
藥物造成的副作用使得個案嚴重嗆咳,而更換成其他的抗精神病藥,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調整,病情仍未見起色,反而有越來越多的脫序和混亂行為,自我照顧能力也越來越差。幾經思量,決定與家屬討論施行「電痙攣療法」。歷經了五個禮拜、每週執行3次的電痙攣治療後,目前個案的言談和思考仍顯得貧乏,也有輕微記憶缺損,但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復,外表乾淨整潔,能夠參與病房的職能活動,也能有合宜對答。預計在近日出院,接續日間病房持續精神復健治療,是電療成功緩解精神症狀的案例。
photos放大顯示
翻拍自電影《飛越杜鵑窩》有時會在電影中,看到病人頭上貼著電極或戴著頭套、四肢被綁著,旁邊是面無表情的精神科醫師,在機器上按下一個按鈕後,病人發出哀嚎而面目猙獰。這是在電影或戲劇中,常見用來展現精神科住院或治療之可怕的既定場景之一:電療。
但事實上,在精神科住院並不如外界所想像的「可怕」,電療更不是一個恐怖、「通電」的治療。究竟什麼是電療?電療的全名是「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中文簡稱「電療」。
在一般醫療場域中,比較常聽到的「電療」,指的是放射線治療,是治療癌症的療法之一,主要是以儀器所產生的放射線,對準腫瘤施予高劑量照射,以消滅癌細胞,而不是以字面上的「電」或「烤」來接觸人體,沒有痛楚。同樣稱為「電療」的精神科「電痙攣療法」,又是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概念,但同樣也不是「電」或「烤」來接觸人體。
精神科中所使用的「電療」方式,是將病患短暫全身麻醉後,透過貼附在頭部單側或雙側的金屬電極,將電流通過患者的腦部,引發腦部的整合放電 (Synchronized Discharge),出現腦細胞的生理變化,而能調整病患的大腦功能,控制或治療因大腦功能失調引起之重度精神或神經疾病。治療過程中若沒有注射肌肉鬆弛劑,則會產生短暫肢體痙攣(即俗稱的「抽筋」)現象;若有注射肌肉鬆弛劑,則治療過程中只有腦波的變化,不會有肢體抽筋的現象。整個治療過程一次只有數十秒,個案並不會有「觸電」的感覺,也不會有痛苦,所施打的麻醉劑為短效麻醉藥品,讓病患很快進入熟睡狀態,而治療過程後也很快甦醒,病人就如同睡了一場覺一般,不會有害怕、焦慮的感覺,清醒之後就可以恢復原先的進食、喝水與一般作息。
在抗精神病藥物尚未發展出來的年代,就已經有電療(1938年義大利精神科醫師Ceretti,第一次施行),在40及50年代曾是最盛行的精神疾病生物學療法。60年代開始,精神科藥物蓬勃發展,過去許多較具侵入性的精神科療法都已逐漸被淘汰,但因為電療的療效仍有優於藥物之處,電療的儀器和技術也日漸精良,是安全性高的治療方式,目前在精神疾病的治療上仍有重要地位。
前些日子接手急性病房,護理師告訴我:「你有一個病人已經亂很久了」。這位病人是王先生,一位中年男性,頭髮蓬亂、鬍渣亂長,眼神失去神采;寒流來的時間卻穿著短袖短褲,褲子拉鍊沒拉上,雙手雙腳都有些碰撞的傷痕。他躺在地上,用衛生紙不斷刷著自己的鼻頭,嘴巴不斷喊著「老師、老師」。
前去自我介紹,個案眼神無法對焦,嘴巴還是不斷喊著「老師、老師」,漫無目的地回應著,沒能再有更多切題、合宜的回答。扶他起來到床上坐好,準備用餐。吃下第一口稀飯,便嗆咳得滿臉通紅,看了令人不捨,看護提到這兩個禮拜來都差不多是這樣,由於嚴重嗆咳、進食困難,行為脫序也無法配合照顧,這段時間已經瘦了好幾公斤,原本就不壯碩的身材,看起來又更為清癯。
檢視個案的病史記錄,他是一個思覺失調症的患者。生病的時間從病名還是「精神分裂症」的年代就開始了,過去在穩定的抗精神病藥及長效針劑控制下,功能維持得還不錯,還能協助照顧家中其他亦患有躁鬱症的哥哥和年邁母親。幾個禮拜前,哥哥病情復發後,個案也隨之病況不穩,雙雙入院。
藥物造成的副作用使得個案嚴重嗆咳,而更換成其他的抗精神病藥,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調整,病情仍未見起色,反而有越來越多的脫序和混亂行為,自我照顧能力也越來越差。幾經思量,決定與家屬討論施行「電痙攣療法」。歷經了五個禮拜、每週執行3次的電痙攣治療後,目前個案的言談和思考仍顯得貧乏,也有輕微記憶缺損,但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復,外表乾淨整潔,能夠參與病房的職能活動,也能有合宜對答。預計在近日出院,接續日間病房持續精神復健治療,是電療成功緩解精神症狀的案例。
有時會在電影中,看到病人頭上貼著電極或戴著頭套、四肢被綁著,旁邊是面無表情的精神科醫師,在機器上按下一個按鈕後,病人發出哀嚎而面目 ...
電痙攣療法(英語: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又稱電療法。是經由電擊腦部的方式来誘發痙攣,以治療精神疾患的方式。精神科用來治療嚴重重性憂鬱障礙、躁鬱症和思覺失調症的物理治療法,尤其當 ... 中風、或腦腫瘤的的病患為電痙攣療法的禁忌症。因為在電療中有可能因腦壓偏高而造成這些疾患形成腦脫疝的風險。
【漫談電氣痙攣療法】 為陳俊欽撰寫之文章,收錄於杏語心靈圖書館,在不變動文章內容的前提下 ... 這畫面,是很多人一聽到精神科的「電療」時,腦中立刻浮現的景象。
以極低電壓,通過太陽穴位置,產生腦部正向化學反應 ... 在雙側電療法中,一旦誘發出痙攣後即可有療效,再多的電流都是多餘的而且會 ... 電療效益:過去研究報告顯示電療對於重度憂鬱、躁症及精神分裂症的幻聽、妄想、混亂語 ... 日. 98-10 精神科製.
看到精神科試圖以電療法處理憂鬱,我提供以下關於電氣痙孿治療(ECT)的事實資料,然後請您想想,您願意把自己的腦袋放在插座上“電”五分鐘嗎?精神科醫師自己會先願意嚐試,再告訴精神病人電療有什麼好處嗎? 1. 電氣痙孿 ...
電療會把腦袋「電壞掉」嗎?日期:2010.05.31. ◎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詹仁輝醫師表示, 林女士今年50歲,在公家機關服務,今年初 ...
電痙攣治療(Electro - Convulsive Therapy, ECT),簡稱「電療」,是近代及現代精神醫學的一種標準化醫療技術。其施行方法,簡單地講,就是將電流通過患者的腦部,引發腦部 ...
南投醫院精神科李志銘醫師表示電療的全名是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是透過電流經由腦部的方式來誘發痙孿。治療前會將病患麻醉,將電極放置於 ...
電痙攣介紹電痙攣治療為1938年,由義大利籍精神科醫師Cerletti及Bini所研發。此治療乃以微小電流,誘發腦部痙攣,藉以改善精神症狀。雖然目前已有許多對於重鬱症有效的藥物 ...
電痙攣治療為1938年,由義大利籍精神科醫師Cerletti及Bini 所研發。此治療乃以微小電流,誘發腦部痙攣,藉以改善精神症狀。雖然目前已有許多對於重鬱症有效的藥物及心理 ...
電痙攣療法(英語: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縮寫:ECT),簡稱電療,指經由電擊腦部來誘發痙攣,以治療精神疾患的療法。 ... 雖然有些精神科醫師認為電療法並沒有特別的 ...
2015年2月2日 — 整個治療過程一次只有數十秒,個案並不會有「觸電」的感覺,也不會有痛苦,所施打的麻醉劑為短效麻醉藥品,讓病患很快進入熟睡狀態,而治療過程後也很快 ...
很多人以為精神科的治療採取單一療法:眾所周知的藥物治療。其實有效的治療包括身 ... rTMS相較於電痙攣治療屬於非侵入性腦刺激治療,電療早在70年代提出,治療精神疾患 ...
由 劉翊安 著作 · 2017 — 新⽵市⾺⼤元精神科診所院⻑⾺⼤元. 解釋,雙側電療是電流經由通過雙側⼤腦顳葉達到療效,並將電擊放置在頭部兩. 側。單側療法多將電擊放置在右側顳葉,會放在右側,是因為 ...
南投醫院精神科李志銘醫師表示電療的全名是電痙攣療法(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是透過電流經由腦部的方式來誘發痙孿。治療前會將病患麻醉,將電極放置於 ...
現代「腦電盪療法」是由一群專業團隊(包括精神科醫生,精神科護士及麻醉科醫生),以精確的儀器,在適切的環境下進行治療。病人在腦電盪治療前,必須接受身體檢查及評估,以 ...
電痙攣療法(英語: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又稱電休克療法(electroshock therapy),簡稱電療,指經由電擊腦部来誘發痙攣,以治療精神疾患的療法。精神科用 ...
憂鬱症好不了林口長庚兒科憂鬱症電療副作用微笑型憂鬱症ptt輕度憂鬱症ptt電氣痙攣治療護理腦神經衰弱看什麼科憂鬱症記憶力pttptt大學版憂鬱症工作ptt 329許榮助寶肝丸價格2024香煙價格表兩性關係 男人幫 癌分
不只心血管危機!天冷「精神科病號」2週內增20%名醫:3類人最危險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最近幾天氣溫將逐日下探,中部以北將出現8℃~11℃低溫。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主治醫師許...
80歲談戀愛,跟18歲有什麼不一樣?精神科醫師:破解「老年人是無性動物」成見
photos放大顯示電視製作人周遊與丈夫李朝永及一位女友人的外遇事件,被媒體稱做「218歲的三角戀」,言下之意是:三個人都這...
憂鬱、失眠...為什麼病人到精神科看診一次就說「好多了」?
photos放大顯示台灣健保的特色是就醫方便,想看什麼科,幾乎當天就看得到。但看診次數多,相對的醫師能分給每一位病人的時間...
莫名疼痛、胸悶、肌肉緊繃...檢查結果卻都正常?精神科醫師帶你認識「廣泛性焦慮症」
photos放大顯示門診中肌肉緊繃、或莫名疼痛的病人非常多,很多人早就習以為常,三天兩頭跑去按摩、針灸、推拿、拔罐,復健。...
3個月治好憂鬱症!第一名精神科醫師教你:如何排除身體的負能量
photos放大顯示攝影:陳兆瑜酷暑難耐的夏日,不到下午2點,診所外等著掛號的人潮已排到隔壁藥局,不仔細看,還以為最近又有...
精神健康︱大肆報道自殺新聞惹反效果精神科醫生:「新聞疲勞」令人對自殺麻木-Yah...
精神科專科醫生指,腦部出現化學作用時會影響其功能,並帶來精神健康問題,透過專業評估與治療,病人可以康復。【Yahoo健康...
腦創傷後整晚睡不好,可以吃安眠藥嗎?精神科醫:先進行「1治療」-優活健康網
台北神經醫學中心院長暨台北醫學大學校級神經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蔣永孝於《輕度腦創傷其實很傷!別忽視它帶來的影響》一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