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壓力大、煩躁到快窒息,是恐慌發作還過度換氣?精神科醫師教你如何「自我檢測」
photos放大顯示
艾薇,國小六年級,有一次在班上被老師處罰跑操場,才跑沒多久就停了下來,呼吸很急促,臉色發白,整個人倒在一旁,被緊急送醫。急診檢查之後只有發現血中二氧化碳濃度太低,血液酸鹼值偏鹼性,其他都沒有問題。後來有一次跟別的同學吵架,被霸凌,相同的情況又出現,送到急診也是一樣的發現,醫師說是過度換氣症候群,造成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太低。筱美,36歲女性,在公司擔任行銷經理,平常工作很忙,加上有一個歇斯底里的老闆,一天到晚讓她很煩躁,又不能發脾氣。有一天半夜,她突然從睡夢中醒過來,渾身冒汗,覺得心跳很快,胸悶吸不到氣,覺得快暈倒,甚至快死掉了。她跑了3次急診,每次的檢查也是血中二氧化碳濃度太低,血液酸鹼值偏鹼性,其他都沒有問題。醫師也是說過度換氣症候群,但是開了一顆粉紅色橢圓形的藥丸給她,請她發作時使用,沒效再來急診。
筱美還是不放心,做了一系列的檢查,也都沒有異常發現,就這樣過了一年多,幾乎每週發作一次。後來有朋友建議她去看身心科(其實也就是精神科),醫師告訴她這叫恐慌症,經過抗憂鬱藥物治療後,她的恐慌發作越來越少,即使發作也沒那麼嚴重。
這兩個個案,發作的情形很類似,醫院的健查結果也一樣,急診醫師講的也很一致,都是過度換氣症候群,那為什麼身心科醫師說是恐慌症呢?恐慌症跟過度換氣症候群是同一件事嗎?治療一樣嗎?
我們來看看甚麼是過度換氣症候群,其定義是: 「因為急性焦慮所引起的生理、心理反應。發作的時候患者會不自主地加快呼吸,導致過多的二氧化碳被排出而造成低二氧化碳血症,因而也會引發呼吸性鹼中毒。」
臨床症狀:
患者發作時腦部會得到錯誤的訊息,誤以為自己正處於缺氧狀態,然後開始快而淺的呼吸,約1分鐘內就開始出現症狀。覺得四肢肌肉僵硬、嘴巴周圍及手指等處會有麻木或是刺痛的感覺,合併頭暈、頭痛、胸悶、胸痛、心跳加快、臉色蒼白、手腳冰冷等現象。通常患者愈不舒服、愈緊張的時候,反而會使症狀惡化,導致惡性循環。
嚴重的個案甚至可能發生昏厥,造成原因主要和情緒、工作壓力有關。一般比較容易發生在青少年的女性,往往是在學校,工作等場合,或和家人、朋友衝突時出現,一般都有誘發點,很少在休息時無緣無故發生。
至於恐慌症,其發作和所謂的過度換氣症候群最大的不同是:恐慌發作幾乎都是毫無原由的,甚至可能在睡覺時發生,沒有任何警告或明顯的理由。那讓人沒法克服的瀕死恐懼遠遠比一般人的緊張要來得強烈的多了,恐慌發作的症狀包括:
*心跳加速 *呼吸困難,感覺得似乎吸不到氣 *頭痛,頭暈,或反胃 *顫抖,冒冷汗 *感覺喉嚨有塊物阻塞 *胸痛 *身體或臉有灼熱感 *手指或腳指麻痺(針刺感) *害怕自己即將發瘋或死亡
另外
1.恐慌發作來得突然,沒任何警訊,也沒有任何方法停止恐慌發作 2. 恐慌發作的恐懼程度遠超過正常的感受,通常是沒有任何關聯 3. 恐慌發作一般從幾分鐘到幾十分鐘就會過去,身體無法靠自己作任何調適的,有時不舒服可以長達一整天。
恐慌發作對身體而言是不會有害的,但伴隨的感覺,像失去控制及對死亡的恐懼是最難克服的障礙,甚或引發社交畏懼、出門畏懼、憂鬱、自殺等行為。
判斷恐慌症不難,但醫師往往沒善盡職責
有研究顯示平均需看過十名醫師才能有正確的診斷是恐慌症,我有很多病人往往看了好幾次的急診,急診醫師都只講過度換氣症候群,有些開鎮定劑給他們發作時使用,有些連藥都沒開。即使後來病人到心臟科、胸腔科就診,醫師往往也不會告知恐慌症的診斷,就是開開粉紅橢圓的鎮定劑,或是紅色圓型交感神經抑制劑(降低心跳為主),然後讓病人一天吃個三四次。問題是這樣只能抑制發作,卻不是真正的治療;告訴恐慌症的病人說他是過度換氣症候群,開個鎮定劑打發人家離開急診室,也是為德不卒。
所以研究顯示,到最後只有1/4的患者得到他們須要的治療 – 適當的抗憂鬱藥物(調整焦慮跟恐慌中樞),以及認知行為治療,學會處理情緒、壓力,懂得放鬆,跟腹式呼吸。所以知道自己得的是恐慌症,找對科看對醫生,對你是否能早點得到幫助很重要。相同的對青少年的過度換氣症候群也是,因為症狀雖然幾乎一模一樣,抗焦慮的鎮定劑也都會改善症狀,但治療方向跟方式卻有不同。
有兩個很重要的可能原因讓醫師無法善盡職責,好好處理恐慌症的病人
1. 其實是病人對精神科的畏懼,往往病人寧可看精神科,忍受長期不被治好,也不願接受建議去看精神科。久而久之,內科醫師也不想碰釘子,留著自己治療,但卻不會治,只是讓病人經年累月的吃鎮定劑。 2.醫師的病人太多,無法花太多時間跟病人解釋,加上缺乏適當的知識,甚至有些醫師本身對精神疾病都有所排斥,覺得是病人自己抗壓性不夠。老實說恐慌症佔總人口的3%,不管是醫師或病人,缺乏或排斥相關的知識是沒有道理的。
以下的圖表簡單的比較過度換氣症候群和恐慌
photos放大顯示
一般來講,經歷一到兩次過度換氣症候群或恐慌發作是不需過度擔心的,除非症狀一而再的發生。恐慌症的治療並不難,難在去看精神科醫師,跟吃精神科藥物的心魔。
過度換氣症候群其實也是不容輕忽的,不是發生時套個袋子呼吸,緩和下來就了事。往往這些青少年相對缺乏處理情緒跟壓力的能力,未來比較可能發生憂鬱症及焦慮性疾患,早期的心理諮商除了讓病人不再發作,對未來的身心健康更是能防微杜漸。
作者簡介_黃偉俐 醫師
現任黃偉俐身心科診所院長;經歷:臺大醫院精神部總住院醫師、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重度憂鬱症協會教育推廣委員、輔仁大學醫學系臨床老師、跨國大藥廠醫藥學術總監、新店耕莘醫院主任醫師
黃偉俐醫師的部落格 黃偉俐醫師粉絲團
上班壓力大、煩躁到快窒息,是恐慌發作還過度換氣?精神科醫師教你如何「自我檢測」 ... 0回應. 上班壓力大、煩躁到快窒息,是恐慌發作還過度換氣.
上班壓力大、煩躁到快窒息,是恐慌發作還過度換氣?精神科醫師教你「自我檢測」跟治療原則. 艾薇,國小六年級,有一次在班上被老師處罰跑操場, ...
若經心臟科檢查後,確認心臟沒有器官方面的毛病,那麼問題恐怕是『過度換氣』 ... 【醫師講堂】. 「過度換氣」是指呼吸過度急促,在頻繁的吸吐頻率中,使得氧氣與 ... 現代人的壓力則多屬於慢性壓力,來自於工作或生活的積累,不見得會在一時三刻間危及 ... 又因為自律神經失調,生理上難免出現心臟砰砰跳、胸悶、沒精神、食慾不振等各種 ...
之後就被醫師建議掛精神科,去了身心科,判定結果為自律神經失調,醫師開了贊安 ... 醫生都說是壓力造成的,但自己的認為跟朋友的認為我應該不至於會因壓力變成 ... 你好過度換氣症與自律神經失調, 個人時常看,中醫成效很好,
當急性壓力出現時,身體的「下視丘-腦下垂體-腎上腺軸向」就會激發交感神經系統 ... 的病人通常分布在各科,如內科、復健科、腸胃科、精神科、婦產科、骨科、外科等都 .... 若過度換氣症候群一而再的發生,應該尋求適當的諮商管道(如身心科醫師),以 求 ...
過度換氣,顧名思義就是呼氣(吐二氧化碳)、吸氣(吸氧氣)的速率交換太快,造成 ... 或壓力問題而症狀加重,女性病人遠多於男性(7:1),急性發作時因過度換氣,血中 ... 尋求精神科醫師、心理醫師或家庭醫師的專業診治,以減少發生過度換氣症候群的 ...
... 諮詢醫師/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 問:錢大夫您好。 ... 你不妨到精神科就診,看看有無其他身心症狀,確認這些症狀是否因壓力 ... 恐慌症引發的過度換氣症候群,當事人的血中氧氣濃度會飆高,血液偏 ...
2018年7月31日 — 上班壓力大、煩躁到快窒息,是恐慌發作還過度換氣?精神科醫師教你如何「自我檢測」. 撰文者: 黃偉俐醫師2018-07-31. 艾薇,國小六年級,有一次在班上 ...
2018年8月2日 — 上班壓力大、煩躁到快窒息,是恐慌發作還過度換氣?精神科醫師教你「自我檢測」跟治療原則 · 這兩個個案,發作的情形很類似,醫院的健查結果也一樣,急診 ...
2018年8月2日 — 一般來講,經歷一到兩次過度換氣症候群或恐慌發作是不需過度擔心的,除非症狀一而再的發生。恐慌症的治療並不難,難在去看精神科醫師,跟吃精神科藥物的心 ...
2021年3月21日 — 千萬別以為恐慌症只是一時的恐慌而已,嚴重的話可能會衍變成憂鬱症,甚至產生自殺傾向。恐慌症可以治療,就怕患者排斥看精神科,或是將它與過度換氣症候群 ...
此外,需要跟其他造成胸悶胸痛的疾病做理學檢查或是及病史的問診來做進. 一步的排除,但是,常常會造成不必要以及過度的檢查。 ... 尋求更多心理諮詢專家,精神科醫師,社工 ...
2023年10月5日 — 若發作是因壓力而起,找出壓力來源,並學習調適壓力。及尋求心理治療師或身心科醫師做心理治療。 過度換氣症候群〈換氣過度、過度換氣)有哪些併發症?
塊面好多暗粒cac兒童評估中心引起過動的食物過動兒食譜下載換氣過度處理bb望燈專注力失調過動兒門診台北過度活躍症食物當醫生的學歷
長輩變得沒食欲...可能「吞嚥功能」已退化!復健專家教你檢測:長輩「30秒內」可...
photos放大顯示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復健科賴宣孜語言治療師表示,進食與吞嚥功能會隨著年紀增加而衰退,家中長輩有食慾減...
花了萬元做過敏檢測,還是沒有用》過敏科醫生:不用花大錢,最好的方法是...
photos放大顯示食物過敏常讓人摸不著頭緒,明明已避開了過敏原,但開心聚餐後皮膚竟開始紅腫癢?到底要避開多少會引發過敏的...
五十肩/肩膀疼痛是五十肩?穿脫衣服、睡覺都在痛!2招測試五十肩是否上身
五十肩在醫學上的正式學名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通常在50歲後出現無特定原因的肩部劇烈疼痛,故名五十肩或冰凍肩。罹患此...
我的腸道健康嗎?醫揭「腸」壽檢測2大重點:先看糞便長相正不正常-媽媽寶寶
46歲翁女士體重突然狂掉10公斤,加上脹氣、胃食道逆流等症狀越來越頻繁,暴瘦又腸胃不適的她,非常擔心自己身體出了大問題,...
7成民眾罹高血壓不知道!醫揭「9個易被誤認小毛病」的症狀壓力大要當心
高血壓既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也是造成心臟病、中風和腎臟病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張益華[1]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