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玟曝左腿缺陷,害怕術後無法跳舞!這類疾病女性好發 醫師教3招自我檢查
疾病女性醫師檢查關節退化丁瑋信梁景涵李玟骨盆錯位髖關節脫臼髖關節發育不良關節檢查左腿 文章 參考資訊


48歲歌手李玟(Coco)近來屢傳分居、婚變,沒想到身體也出狀況。近日她罕見地在社群發聲,PO出自己左腳掌以繃帶緊緊纏住,左膝也正在接受紅外線儀器治療照片,並表示害怕手術後無法再跳舞。李玟因出生時骨盆錯位,左腿有天生缺陷,讓她連走路都會痛。醫師推測,李玟的情況可能是先天性關節脫臼或發育不良,通常出生3~6個月就要盡快處理,以免髖關節提早老化。
李玟左腿出問題 只能靠復健緩解症狀
李玟和加拿大籍富尪Bruce結婚12年,但近來屢傳婚變,港媒更爆料Bruce多次出軌,2人已分居半年之久,就連繼女也對她不理不睬。她日前罕見在IG限時動態中,分享自己躺床照,只見李玟的左腳掌以繃帶緊緊纏住,左膝也正在接受治療,床邊更有疑似紅外線治療儀,她寫下:「Damn leg.really don't wanna the pending surgery but I know I will come out a better version.there are good days n really bad days.(腿真不爭氣,真的不想再等待手術了,但我知道我會變得更好,人生總有好有壞。)」
李玟害怕手術無法跳舞 身形消瘦健康堪憂
腳傷看來頗為嚴重的她更表示「害怕手術結束,我不能像以前那樣跳舞,跳舞使我快樂。暫時要逼自己乖,不能亂動亂跳」。其實李玟的左腿天生有缺陷,出生時因骨盆錯位,2歲開刀沒能好轉,讓她每天都很不舒服,連走路都會痛。
看更多:登山越爬越痛 竟查出股骨「壞死」!醫曝髖關節缺血壞死的原因是「這些」
先前她來台開唱時,曾坦言痛得要死,即便醫生要她別跳了,但她就是喜歡跳舞,而今年1月更有人拍到她演出結束後行動不便,被工作人員攙扶離開場館。另外,李玟去年底就曾Po出身上掛著引流袋且暴瘦到42.3公斤的照片,健康狀況堪憂。今年1月她分享和工作人員討論演唱會籌備照片時,身形也明顯消瘦。
▲李玟PO出引流管和體重照片,健康堪慮。(圖片/翻攝自李玟IG)
李玟可能是先天性髖關節脫臼或發育不良
正隆骨科診所院長梁景涵表示,雖然無法完全確定,但李玟的狀況看起來應該是「先天性髖關節脫臼」,或是「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這類疾病如果小時候沒治療好,長大後髖關節容易退化。目前真正的發生原因不明,但推斷和遺傳有重要關係,所以母親如果患有此疾,小孩也有較高機率,且80%患者都是女性。此外,胎位不正也可能是其中一項因素。
看更多:4歲童走路像企鵝 竟長期髖關節脫臼!嬰兒包巾太緊恐影響發育 不到30歲就得換關節
新生兒出生3~6個月內應做髖關節檢查
要及早發現先天性髖關節脫臼或發育不良,必須進行新生兒髖關節檢查。出生3~6個月內透過小兒科醫師觸診,觀察髖關節穩定度、是否脫位等,可早期診斷。如果發現疑似異常,通常會進一步轉診骨科、復健科照超音波,6個月大之前要診斷出來才有機會避免開刀,因為這時候還能穿骨盆吊帶固定,超過6個月後就需要打石膏、或動手術把關節喬回去再打石膏固定。
長大後才治療已太晚 3招簡易自我檢查
梁景涵表示,有些孩子是直到上學才被發現長短腳、走路一拐一拐、步態不穩,進一步發現是先天性髖關節脫臼或發育不良。由於長短腳原因很多,有的大人可能以為孩子是脊椎側彎,或是故意沒站好,因此忽略。
建議父母可以讓孩子躺在床上、雙腳併攏,看看腳踝關節突出的骨頭處,兩腳是否一致。另外也可以讓孩子像青蛙腿一樣打開雙腿,觀察兩邊髖關節緊度是否有差異。或是讓孩子翹腳,兩腳輪流,看看角度是否一樣。這3招可初步判斷是否有髖關節問題。
看更多:冬天出生的嬰兒髖關節脫臼高2倍 長庚研究:嬰兒大腿不要包緊裹直
關節若還沒退化可鋸骨修整
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臼或發育不良者,如果沒有在出生6個月前發現並治療,長大後關節會提早老化。可能30~40歲就需要換人工關節,而且因人工關節使用年限大約20年,所以50~60歲又要再換一次。如果長大後才發現,關節還沒有明顯退化,那還有矯正機會。
看更多:關節退化疼痛不換人工關節怎麼辦?「這療法」減緩痛感 傷口小免住院
梁景涵解釋,髖關節位在骨盆的球狀凹槽,可以想像成用碗放蘋果,但這類患者卻是像用盤子放蘋果,所以很不穩,矯正手術就是把盤子盡量修成碗狀,以穩定關節。小孩子因為髖關節還會發育,所以手術後,修整過的髖關節會逐漸長成碗狀,但能長到什麼程度就因人而異。而這項矯正術因為需要鋸骨,患者的接受度較低,會施做的醫師也較少。
吃藥、復健只能緩解症狀
梁景涵強調,這類疾病在嬰兒期矯正效果最好,如果長大後才發現,就無法延緩關節傷害,只能靠吃藥、復健緩解疼痛;平常少走路、勿搬重物,幫助也很有限。李玟雖然在2歲時曾動過手術,但可能只改善了一部分,跳舞會加速惡化,所以應盡量減少跳舞運動。
髖關節檢查尚未列入嬰兒常規項目
梁景涵表示,英國有把髖關節檢查列入常規項目,規定每個嬰兒都要做,醫師會在本子上打勾;而這項技術不是每個小兒科醫師都會,要有特殊手法和手感訓練。馬偕醫院資深主治醫師丁瑋信表示,台灣髖關節檢查還沒有成為例行項目,骨科醫學會和新生兒科學會,正積極推動髖關節照護認證。
◎ 圖片來源/翻攝自李玟IG ◎ 諮詢專家/梁景涵醫師.丁瑋信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退化性關節炎手指小腿黑色素沉澱怎麼辦小腿酸原因腿酸痛的原因膝蓋x光檢查左腳酸軟無力苗栗弘大醫院院長劉有漢評價突然全身關節痛髖關節疼痛檢查 counselling master邊間好#路邊攤 #眼鏡 #問題中風 期恢 聯合報
想靠「喝咖啡」提神,該怎麼喝最有效?醫師告訴你:喝完oo分鐘後讓你精神最好
photos放大顯示你喝什麼?咖啡已經成為全美無處不在的提神飲品。你知道咖啡的提神效果是怎麼發現的?傳說東非衣索比亞的牧羊...
耳鼻喉科醫師的真心告白:感冒藥不能治感冒,覺得有效是因為裡面加了...
photos放大顯示你吃的感冒藥到底是什麼?感冒藥其實只是症狀治療,你可知道,有好多感冒藥其實根本不需要吃?感冒藥其實不存...
一次看懂!心血管疾病常見症狀,心血管阻塞預防,與保養方法!-蕃新聞
了解心血管疾病的常見症狀可以幫助我們及早發現問題並尋求適當的治療。一些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症狀包括胸痛、呼吸困難、心悸、...
別再吃「重鹹」!醫警攝取過量釀「3疾病」嚴重恐致癌-中天新聞網
...心血管疾病與高血壓外,其實對於腸胃也有正相關的風險。因此,黃郁純醫師也整理了以下攝取過量納會出現的「3疾病」給大家...
一週快走一次,能降死亡風險,就連這3種疾病罹患率都下降了-Yahoo奇摩新聞
一直沒辦法抽時間運動怎麼辦?不必擔心,最新研究發現,一週只要做一到兩次的快走,就可以降低心臟病、中風或是癌症的風險唷...
尿失禁不是老化的正常現象!婦產科醫師傳授3個方法:甩開離不開廁所的悲慘下半生
photos放大顯示去尿尿,還是不要去讓我們先澄清一個觀念:尿失禁(urinaryincontinence)並不是老化的正常現象。當有女性告...
除夕氣溫下探10度下!新年冷氣團湊熱鬧醫師教在家泡澡保暖不輸泡溫泉
歡喜迎新年一定要健康,氣象也要看!據氣象局預報,最近又有一波冷氣團南下,除夕可能下探10度。老年醫學專家提醒,泡澡和泡...
COVID-19確診後心悸怎麼辦?醫師:心跳忽快忽慢、心慌恐長達1年治療靠這個
新冠病毒感染後可能出現心悸、心跳加速等問題!心臟科醫師表示,光是一週就看了超過20位新冠確診後、心跳加速的患者,除了少...